北京基础教育AI应用“超市”上线,23款产品供教师选择
(记者 白雪微 )2月28日,在以“AI启智·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成果,北京将上线基础教育AI应用“超市”、高校AI创新社区,为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提供专属AI工具。


现场,“北京市基础教育AI应用超市”正式亮相,北京聚焦AI“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六大核心领域,打造了一站式AI教育应用平台,面向不同学段、学科、角色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服务供给。目前,北京启动了25所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AI应用“超市”从试点校里选取了最优质的、最受师生欢迎的AI应用智能体和产品,放在‘超市’里,面向全市推广。学校教师可以登录北京智慧教育平台查看并根据实际选择,目前“超市”已上线23款产品。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主任田鹏介绍:“比如说作业、作文批改,作业的布置组卷,比如面向初高中生组卷,包括批改、判卷,在线对试题的答疑辅导,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阅读方面,包括身心健康方面,包括体育方面,方方面面都有一些,主要聚焦助学和助教,主要面向教师在教师教学方面持续发力。”
最新亮相得还有首都高校AI创新社区,AI创新社区为青年学生、学者打造集学习、实训、应用、创新、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应用平台。大学生们在首都高校AI创新社区里,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各种探索,比如在智能矩阵里,一键选用平台工具或外部AI应用;在造物空间里,利用各类开发工具资源制定专属智能体;在AI FOR SCIENCE里,智能调取论文、文献,支撑学术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介绍:“我们实际上还在规划一个大的事情,这种叫无边界的学习,我们学生可以跨越各个高校自己的现在的现有这种连接,通过人工智能享受最高等的这种教育,然后我们在这方面也是在打造未来学习中心,那么基于未来学习中心,可能学生可以不到学校,也能够进行各种专业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提升它的跨学科跨专业,这种交叉的创新能力。”
现场,由西城、海淀、石景山、门头沟共同发起的北京市‘教育+AI’应用场景创新联盟成立,“首创·中关村发展人工智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北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也同步启动。

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介绍:“在共同倡议中间,我们希望教育和AI双向赋,能够产生更多的新质生产力;第二,我们反对数字异化,反对技术使用使一些教育行为,如果背离了教育初心的话,那么我们反对那样的技术使用;第三,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一个人机和谐共生的一个教育新生态。”

近年来,北京市教育领域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和《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率先在市属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试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市市属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试点,全力打造多元新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中关村学院),组织市、区、校三级联动开展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助力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朝阳区、海淀区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6所学校入选了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2所高校和25所中小学培育了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