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牛肉丸打出精彩人生_北京时间

靠牛肉丸打出精彩人生

坚持潮汕传统工艺的女掌门成长之路

靠牛肉丸打出精彩人生

北京王府井有家谭记合勝潮汕牛肉火锅店,掌门人叫谭富香,这位女掌门7年在北京开了4家店,招牌除了地道潮汕味儿,还有自己研发的直径约8厘米,单个重2两的超大牛肉丸

谭富香

【不走寻常路 拒绝同质化竞争】

谭富香做的牛肉丸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非常直接的,寻常牛肉丸在它面前仿佛袖珍玩具。丸子个头虽大,但潮汕牛肉丸的灵魂,那份极致的弹、韧、鲜、香,被完美地浓缩、放大。当筷子戳破弹韧的表皮,滚烫的汁水瞬间涌出,醇厚的肉香弥漫开来,食客的表情从惊讶转为满足。创始人谭富香在后厨,一边熟练地用掌心将牛肉浆团成巨大的丸子,一边回忆,“吃牛肉嘛,大口大口的吃肉才过瘾,那我能不能大口大口的吃牛肉丸?”这个念头就是她研发超大牛肉丸的动力。

制作超大牛肉丸,要用牛后腿上的瘦肉,去掉筋膜,保留些牛油,切好后用手心往上面团,团到圆为止,把牛油和牛肉的汁水锁在里面。团超大牛肉丸的工作台旁边放着一盆一百度的开水,团好的牛肉丸要在这里先定型。定好型的丸子,再放到锅里煮熟,但是丸子的个头做的比标准的大了不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还用传统的火候,很有可能外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所以谭富香在研发的时候,在火候上,且琢磨了一阵。每一个环节都关乎这颗“巨无霸”的成败——既要熟透,又要保持内部的鲜嫩多汁。

【坚持潮汕传统工艺】

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盛夏的北京,气温直逼40度,谭富香却总穿着偏厚的衣服。“刚开店那会儿,凌晨两三点就去接食材,忙到晚上十点,睡不到4小时。”她和采购员每人要扛三四十斤的东西,“胳膊疼得抬不起来。”经年累月,严重的肩周炎和颈椎病成了她奋斗的“勋章”。 谭富香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苛,带壳的海鲜得壳薄不漏水,鱿鱼要看每一只的眼睛,必须要透亮才能进入后厨。

店里的海鲜都来自潮州市饶平县,头天渔民捕捞上来的海货,第二天一早就会到达店里。潮汕人搭配海鲜,还要用到一种当地特有的香料:金不换。金不换,也叫罗勒,有一种类似薄荷的清香。谭富香结合当年跟潮汕老师傅学的方法,用它和鲜鱿鱼搭配出一道金不换焗鱿鱼

新鲜鱿鱼去掉里面的透明软骨,切成宽度均匀的鱿鱼圈,焯水去除腥气。但鱿鱼的质地比较特殊,但凡火候一过,就会导致鱼肉变老,谭富香很有经验,15秒的时间,刚刚好。过油会让鱿鱼保持脆嫩的口感,谭富香用的是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的非转基因大豆油。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品质纯正,营养健康。

过好油的鱿鱼与金不换等香料一起爆香,最后装入砂锅。利用食材自身的水分,在砂锅内形成蒸汽循环,最大程度保留鱿鱼的鲜嫩和金不换的清香。

【坚守本真 不忘初心】

喝茶,是谭富香每天到店第一件要做的事,这是潮汕人早上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别看她讲着一口流利的潮汕话,其实,谭富香是地道的湘妹子。从学校毕业后,她从老家湖南衡阳去广东汕头实习,后来在汕头成了家,做了潮汕媳妇。谭富香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也对潮汕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厨房里“偷师”。没想到谭富香进步很快,几年时间,就学会了不少潮汕菜的制作方法。2008年,谭富香的儿子刚刚八个月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个来北京做餐饮,让更多人认识潮汕菜的机会。一生要强的她,抓住了这个机会,用更多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一晃17年过去了,谭富香已经成长为京城潮汕火锅的味道掌门,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谭富香有四家店,她最喜欢交通大学附近的这家店,店里来来往往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看着这些年轻人,谭富香觉得能稍微弥补下自己没有读过大学的遗憾。来谭富香店里吃饭的学生,只要出示学生证,就可以全单八五折,她用这样的方式,默默支持着年轻的大学生们,也算圆着自己那个没能实现的大学梦。

2022年,谭富香把新店开到了寸土寸金的王府井。位置好,客流多,餐饮竞争更加激烈。每个季度,谭富香都会琢磨研发新品,这次,她想用店里的招牌黄牛肉,做出点不一样的菜品。除了做菜,谭富香喜欢买花,她不光会用鲜花布置店面,还会用心搭配成小束,送给来店的女客人。爱美食,爱生活,爱分享,在谭富香看来,无论是美食还是鲜花,正是生活中这一个个小美好,点亮了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今年,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谭富香很欣慰,她又多了一份在北京奋斗的动力。

谭记合勝·火锅·潮汕大排档(王府井店)

店铺地址:建国门内大街65号二栋

靠牛肉丸打出精彩人生

坚持潮汕传统工艺的女掌门成长之路

靠牛肉丸打出精彩人生

北京王府井有家谭记合勝潮汕牛肉火锅店,掌门人叫谭富香,这位女掌门7年在北京开了4家店,招牌除了地道潮汕味儿,还有自己研发的直径约8厘米,单个重2两的超大牛肉丸

谭富香

【不走寻常路 拒绝同质化竞争】

谭富香做的牛肉丸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非常直接的,寻常牛肉丸在它面前仿佛袖珍玩具。丸子个头虽大,但潮汕牛肉丸的灵魂,那份极致的弹、韧、鲜、香,被完美地浓缩、放大。当筷子戳破弹韧的表皮,滚烫的汁水瞬间涌出,醇厚的肉香弥漫开来,食客的表情从惊讶转为满足。创始人谭富香在后厨,一边熟练地用掌心将牛肉浆团成巨大的丸子,一边回忆,“吃牛肉嘛,大口大口的吃肉才过瘾,那我能不能大口大口的吃牛肉丸?”这个念头就是她研发超大牛肉丸的动力。

制作超大牛肉丸,要用牛后腿上的瘦肉,去掉筋膜,保留些牛油,切好后用手心往上面团,团到圆为止,把牛油和牛肉的汁水锁在里面。团超大牛肉丸的工作台旁边放着一盆一百度的开水,团好的牛肉丸要在这里先定型。定好型的丸子,再放到锅里煮熟,但是丸子的个头做的比标准的大了不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还用传统的火候,很有可能外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所以谭富香在研发的时候,在火候上,且琢磨了一阵。每一个环节都关乎这颗“巨无霸”的成败——既要熟透,又要保持内部的鲜嫩多汁。

【坚持潮汕传统工艺】

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盛夏的北京,气温直逼40度,谭富香却总穿着偏厚的衣服。“刚开店那会儿,凌晨两三点就去接食材,忙到晚上十点,睡不到4小时。”她和采购员每人要扛三四十斤的东西,“胳膊疼得抬不起来。”经年累月,严重的肩周炎和颈椎病成了她奋斗的“勋章”。 谭富香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苛,带壳的海鲜得壳薄不漏水,鱿鱼要看每一只的眼睛,必须要透亮才能进入后厨。

店里的海鲜都来自潮州市饶平县,头天渔民捕捞上来的海货,第二天一早就会到达店里。潮汕人搭配海鲜,还要用到一种当地特有的香料:金不换。金不换,也叫罗勒,有一种类似薄荷的清香。谭富香结合当年跟潮汕老师傅学的方法,用它和鲜鱿鱼搭配出一道金不换焗鱿鱼

新鲜鱿鱼去掉里面的透明软骨,切成宽度均匀的鱿鱼圈,焯水去除腥气。但鱿鱼的质地比较特殊,但凡火候一过,就会导致鱼肉变老,谭富香很有经验,15秒的时间,刚刚好。过油会让鱿鱼保持脆嫩的口感,谭富香用的是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的非转基因大豆油。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品质纯正,营养健康。

过好油的鱿鱼与金不换等香料一起爆香,最后装入砂锅。利用食材自身的水分,在砂锅内形成蒸汽循环,最大程度保留鱿鱼的鲜嫩和金不换的清香。

【坚守本真 不忘初心】

喝茶,是谭富香每天到店第一件要做的事,这是潮汕人早上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别看她讲着一口流利的潮汕话,其实,谭富香是地道的湘妹子。从学校毕业后,她从老家湖南衡阳去广东汕头实习,后来在汕头成了家,做了潮汕媳妇。谭富香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也对潮汕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厨房里“偷师”。没想到谭富香进步很快,几年时间,就学会了不少潮汕菜的制作方法。2008年,谭富香的儿子刚刚八个月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个来北京做餐饮,让更多人认识潮汕菜的机会。一生要强的她,抓住了这个机会,用更多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一晃17年过去了,谭富香已经成长为京城潮汕火锅的味道掌门,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谭富香有四家店,她最喜欢交通大学附近的这家店,店里来来往往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看着这些年轻人,谭富香觉得能稍微弥补下自己没有读过大学的遗憾。来谭富香店里吃饭的学生,只要出示学生证,就可以全单八五折,她用这样的方式,默默支持着年轻的大学生们,也算圆着自己那个没能实现的大学梦。

2022年,谭富香把新店开到了寸土寸金的王府井。位置好,客流多,餐饮竞争更加激烈。每个季度,谭富香都会琢磨研发新品,这次,她想用店里的招牌黄牛肉,做出点不一样的菜品。除了做菜,谭富香喜欢买花,她不光会用鲜花布置店面,还会用心搭配成小束,送给来店的女客人。爱美食,爱生活,爱分享,在谭富香看来,无论是美食还是鲜花,正是生活中这一个个小美好,点亮了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今年,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谭富香很欣慰,她又多了一份在北京奋斗的动力。

谭记合勝·火锅·潮汕大排档(王府井店)

店铺地址:建国门内大街65号二栋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