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提供)近日,在最新一期浙江卫视梦想的声音的舞台上,一个名叫馕乐队的组合作为第一组讨教队员上台表演他们将一首改编过后的辛弃疾用摇滚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大家的喝彩五个大男孩在台上说:我们来自新疆,因为我们都是从小吃馕长大的...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代筱晔 实习生 吾兰·努尔兰别克 图/ 受访者提供)近日,在最新一期浙江卫视《梦想的声音》的舞台上,一个名叫“馕乐队”的组合作为第一组讨教队员上台表演。他们将一首改编过后的《辛弃疾》用摇滚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五个大男孩在台上说:“我们来自新疆,因为我们都是从小吃馕长大的,所以我们叫馕乐队。”最让人眼前一亮的,除了乐队中增加了冬不拉的配乐和哈萨克语的吟唱之外,五位队员带来了两套复原后的远古铠甲。而这两套铠甲都是出自他们之手,这几位远古铠甲的重度爱好者,聚在一起复原了一件又一件铠甲。
登上舞台与制作铠甲有关
谈到参加《梦想的声音》这档节目,“馕乐队”队长松卡尔·穆哈泰解释,得到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制作铠甲有很大关系。
2017年,由松卡尔和朋友们一起组建的奥宗手造公社已经成立有两年时间,在复原铠甲的圈子内,几个年轻人慢慢闯出了些名气。“当时有一个以工匠为主角的纪录片找到我们,想拍摄我们复原铠甲的故事。大家熟悉之后,他们也知道了我们还玩乐队。当时的编导将我们介绍给了这档节目的主办方。”
虽然,馕乐队在节目中并未挑战成功,但在场的嘉宾对他们的音乐以及复原的远古铠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嘉宾和观众们都被五位年轻人的音乐精神及工匠精神所打动。节目播出之后,不少网友评论馕乐队是“火炼冷甲、弦弹豪歌,是一群穿着铠甲唱摇滚的有范儿青年。”


坚持梦想 音乐与铠甲密不可分
今年27岁的松卡尔除了乐队吉他手的身份,同时也是奥宗手造的甲胄师。他大学之前生活在新疆,大学时在东北求学,后面组建了团队。
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一样,他们都来自新疆。在组建馕乐队与奥宗手造之前,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领域里各自奋斗。
除了组建乐队的五个人之外,奥宗手造公社的灵魂人物、复原铠甲的发起人叶思泰·卡得尔汗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上研究生,负责收集远古铠甲的相关资料。
但队员们都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因为大家同样都是远古铠甲的重度爱好者,也同样爱好音乐,聚在一起的时间除了复原铠甲之外,就是组乐队玩音乐。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历练两年之后,为了不让梦想流逝。6位年轻人离开北京,在能够为他们提供免费工作室的呼和浩特组建了奥宗手造公社。从这时开始,他们走上了“养活梦想”这条路。


铠甲的灵魂寄托在音乐之上
其实早在8年前,年轻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复原铠甲深感兴趣。叶思泰·卡德尔汗说,虽然铠甲已经在200年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是历史的鉴证。
“我们想象在古战场,战士与将领的面前是敌手、背后是家国,在他们的心中是热血与激荡。在他们的身上是沉重的铠甲、同时也保护着他们的生命和灵魂。”叶思泰说,在他心中,甲胄师也仍然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职业。
最近,奥宗手造公社刚刚完成一件骑兵战甲。拿这件战甲来说,复原它需要团队6个人合作35天来完成,期间要打造上千件铁片,为了增加皮具的韧性、要将它们在酸奶中浸泡长达40天,还要亲手连接铁片与皮绳。
最终,完成一件骑兵战甲需要200米皮绳、1032个零件。而这件铠甲也重达20公斤,在古战场上,这件战甲能够守护着一名将令从头至脚的8个要害部位。
“复原一件铠甲,根据朝代的不同,所需时间、材质也各不相同。花费的时间从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最终的重量从15公斤到25公斤也各不相同。但队员们所倾注的热情和信念都是相同的。”叶思泰说,每复原一套铠甲,光铁制品和皮具的成本就需要投入6000元到8000元,再加上人工费和耗时费,每套铠甲的成本费用极高。
成员们说,在这8年中,因为种种问题,奥宗手造曾多次面临解散的危急,其中最大的危急就是资金的来源。收集资料的时间、材料的费用、人工的消耗等等都是他们需要面临的问题。
“最苦的时候,我们六个人连吃了一个月的挂面。”松卡尔说,还好,队员们还能用音乐来养活自己,他们的馕乐队如今在呼和浩特已经小有名气,可以接到不少演出机会。慢慢的,音乐上的收入让团队有所好转,大部分所得都投入到复原铠甲当中。之前每年也就做几件,最近两年可以一年做20件左右。
好在这些年,他们复原的铠甲开始被大众熟知。一些博物馆、铠甲收藏师,以及一些概念餐厅开始向他们购买或定制铠甲。团员们对此很欣慰:“我们的梦想也开始给我们回报了。”
松卡尔说:“我们将铠甲的灵魂赋予音乐之中,希望可以带着我们的梦想一直走下去。”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