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奇,抽象模糊的历史由此变得具体生动。
近日,“益”童成长 “文巷”研学安定门街道“安仁学堂”暑期青少年成长营系列活动之国学体验营——“文化传承小小讲解员”活动圆满落幕。
来自安定门街道的10位青少年,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出道”。
专业老师指导“小小讲解员”背地里下苦功
“欢迎大家来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7月23日,“文化传承小小讲解员”启动仪式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行。

启动仪式上,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社教部金鑫老师为孩子们就孔庙和国子监的历史、文化以及重点文物知识进行了介绍。
在随后进行的业务培训中,金鑫老师又围绕讲解员的工作职能、岗位要求,以及作为一名“小小讲解员”的责任和意义进行了讲解。

讲解过程中应该掌握什么节奏?声调应该如何变化?词语有什么轻重格式?在跟随金鑫老师一次次的气息、呼吸练习中,小小讲解员们开始渐渐注意自己与人沟通的方式。

金鑫老师说:“很多孩子经过培训后,都知道自己讲解是一种礼仪,说话的内容是要让更多的人爱听,还要听得懂。这种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锻炼孩子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以前,我说话节奏很快,而且有时候语速快了还会有吃字的现象,通过这次老师的指导,我明白了当好讲解员首先要让别人听清楚我在讲什么。”培训后小小讲解员李子璇说。

结束第一次培训后,时隔一周,7月29日第二次培训如约而至。“我们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分出了10个讲解点位,10位讲解员每人认领一处。”在此次培训中,金鑫老师带领10位小小讲解员分别根据每人的自身情况进行了一对一指导。


“我是1号讲解员,负责讲解孔庙概述、孔子像以及孔庙一进院的部分。”当天小小讲解员李依阳第一个完成了一对一学习,她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我是开场第一个,讲解词比较多,这次老师又强调了讲解过程中的站位和手势,我得再下下功夫。”


正如李依阳所言,在此次培训中,金鑫老师除了对每一位小小讲解员的讲解词进行了指导,还对讲解过程中的站位以及讲解动作提出了更精准的规范要求。
2号讲解员符子兮负责进士题名碑和孔子加号碑的讲解,不仅内容多、年份多、人名多,讲解词中还有不少生僻字,为了能更好的熟记讲解词,他除了背诵还通过看书查资料、和家人一起模拟讲解等方式加深记忆。
“我希望在正式讲解过程中能有好的表现。”通过学习如今符子兮已经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专属讲解词,每次讲解总能带给听众好多意想不到的额外知识。
大大方方展示收获知识更收获了自信
“说起进士题名碑就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止,共持续了1300年之久……”在近日举行的“文化传承小小讲解员”最终汇报讲解活动中,2号讲解员符子兮在进士题名碑前,绘声绘色地讲解着文物和历史,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知识,倒背如流。


活动中,与符子兮一样,其余9位小小讲解员们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乾隆石经、国子监集贤门、辟雍……通过小小讲解员们之口,这些历史文物被介绍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参与此次活动的地区青少年跟着和自己同龄的小小讲解员们,走过一个个展区,仿佛亲眼见证了历史演变,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活动结束后小小讲解员们在钟鼓人家APP上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袁梓嘉说:“在这个夏天,小小讲解员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骄阳似火的青春回忆……”李雨宸说:“感谢大家让我在活动中收获、进步……”符子兮说:“炎炎夏日,虽然汗流浃背,但讲解起来仍然要神采飞扬……”
“孩子参与此次实践学习后,不仅学习更多的知识,自信心也更足了,如今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越来越高。”看着孩子自信满满的讲解身影,常羽彤的家长十分自豪。
今年,安定门街道“安仁学堂”暑期青少年成长营,围绕“益”童成长 “文巷”研学主题,在原有活动基础上,创新推出“文化传承小小讲解员”活动,旨在努力为地区青少年打造高质量“第二课堂”。
“去博物馆当小小讲解员比单纯去博物馆参观游览要更有益处。因为孩子通过主动体验训练了观察、思考、联想、表达等综合能力,为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环境与职场生活积累了经验。” 安定门街道“安仁学堂”项目负责人表示,“文化传承小小讲解员”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能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准备资料,牢记内容,反复演练等过程,收获真正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专业老师给孩子们进行面对面指导,以及岗前模拟训练,让孩子们体会仪式感与责任感,收获全面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