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房山区委“两新”工委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促,助力“两新”组织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房山区委“两新”工委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促,助力“两新”组织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红擎强基”
筑牢组织与队伍根基
持续健全新兴领域“1+27+27+N”党建责任体系,明确“两新”工委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专项座谈与联合调研等方式,协调解决中关村房山园分园党建工作推动难、脱钩体育行业协会党组织组建、社会组织党建台账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建立由2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专班,聚焦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科技中小型重点企业及工业园区、重点楼宇、商圈等关键领域,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动态消除组织覆盖“空白点”。构建“区级‘红擎大讲堂’示范培训+部门系统培训+乡镇(街道)兜底培训”体系,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示范、民营企业党建品牌创建、新就业群体全时驿站实地调研等多场次培训;依托“房山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推出“红擎微课堂”“红擎领航课”140余期,以图文、视频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2025年“两新”工委会
“红擎服务”
精准对接需求与保障
持续深化“红擎爱企日”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定点联系“两新”组织,提供政策解读、人才招聘、资源对接等服务。“两新”工委牵头深入企业走访问需,协调解决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问题47件;联合区人保局推动解决快递网点工伤保险办理问题,今年已完成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确认137人,支付相关待遇1135万元。发布《房山区新就业群体“邻+”暖新服务阵地建设导则》,统一设计“邻+”暖新标识,在全区229个社区推出基础型暖新场景建设,示范打造“邻+”暖新社区30个、精品打造集装箱式“邻+”暖新全时驿站3个,依托餐饮企业建成“邻+”暖心门店38个,实现新就业群体“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推动“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公益慈善,引导新就业群体化身“移动哨兵”,今年以来,全区新就业群体已累计上报问题隐患160余个,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西潞、长阳、拱辰等地区成功引导超150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
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长阳镇新就业群体过中秋做月饼活动
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
“红擎协同”
深化联动与品牌建设
制定印发2025年新兴领域“红擎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聚力、强基、领航、赋能、暖新”5大行动、20项具体举措,发布“红擎聚力”重点项目清单,涵盖关爱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行业治理等4个领域10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推动成员单位融合互促。建立“红擎三走访”机制,全年共走访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成员单位66家,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等10余家单位座谈,共同谋划工作载体。深化“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推动区卫健委、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智慧医工、绿色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4大产业链党委;指导区交通局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实现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党员的全覆盖管理;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与5大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建立联系,推动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以“房山好邻居”品牌为主线,挖掘培育区国际商会党委“新商务 心服务”、太和康美“康美红妍”、德润十方“三德”工作法等“两新”党建特色品牌,参与市、区级党建品牌评选,培育3个党建品牌获评市级100个“党建强 发展强”党建品牌;联合社科院大学专家梳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案例50余个,筹备出版案例合集,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两新”组织融合质效提升。
房山区四大产业链党委成立大会
走访考察参观新希望集团
区委“两新”工委通过“红擎工程”,实现“两新”党组织覆盖质效双升,精准对接企业发展与新就业群体需求,同时带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培育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已实现“三有”非公企业、重点区域社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区670余处友好场景已形成房山“邻+”服务的温馨港湾,“红擎工程”“邻+”暖新等品牌被多家市区媒体报道。这些成果充分证明,推动“两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需求导向,紧扣“两新”组织发展与新就业群体生活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才能让党建从“有形”变“有效”,持续释放“红色引擎”效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