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一针在手,百病皆休”,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日前,主持人一菁来到了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和“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一起聊了聊针灸与中国的传统医学。




1991年12月,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鼓励人类运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以平衡传统医药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古人说:“一针在手,百病皆休”,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日前,主持人一菁来到了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和“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一起聊了聊针灸与中国的传统医学。
●人物介绍●

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嫡孙。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23被评为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之科普影响力人物。
体验:针灸居然不疼?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以其疗效显著闻名于世。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一提起针灸,心中不免会生出一丝恐惧:一枚细细的钢针刺入人体,该多疼啊!因此,尽管针灸的治疗神奇效果有无数例证,但许多人对针灸这种疗法还是望而却步。那么,针灸到底疼不疼呢?一菁决定亲自体验一下!
擅长:疼痛类及神经损伤类疾病
程凯教授告诉我们,在二三十年前,针灸治疗的接受者主要是中老年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的接受度和普及率有了显著的变化。如今,针灸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无论是男性、女性、老人还是儿童,都开始接受并尝试针灸治疗。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家长的健康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出现健康问题时,首选并不是药物治疗或注射,而是采用一些物理性的刺激方法。
访谈现场,程凯教授向一菁介绍了针灸治疗效果明显的优势病种,他说,针灸特别适用于疼痛类的疾病以及神经损伤类的疾病。
传承:不仅传家,还要惠及大众
程凯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爷爷程莘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评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程莘农一生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以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奉献了毕生精力。
程凯从小时候识字开始,就在家里耳濡目染,学会一些中医知识和道理。他说“人生的轨迹是家庭给你留下的影子,爷爷对我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他和一菁分享了小学时同学间流行红眼病,自己感染后,爷爷一针就妙手回春的故事。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针灸”的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教授说他身上有三个使命:一个是为医,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病人的问题,发挥针灸的长处,让大家感受到针灸的魅力;第二是为师,现在自己既要教校内的学生,也要教已经从院校出来开始行医的学生,助力他们在临床中能够快速起效,快速成才;第三个使命,就是要做好传播,让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的认知模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程凯教授说,传承不仅是传家,更多的是要惠及大众。
保养:大国医的日常小妙招
作为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之科普影响力人物,程凯教授还出版了很多普及养生知识的书籍,比如《程凯养生说·从头到脚说养生》,《大国医小妙招 程凯的家传穴位养生指南》,都非常受欢迎。访谈现场,他给一菁演示了几个解决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小妙招。
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传统的针灸依然以它独特的方式,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期待针灸这种诊疗技术能够在程凯教授们的努力下,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


拍 摄 花 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