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与煤制油混装?汇福粮油、中储粮回应油罐车运输黑幕_北京时间

食用油与煤制油混装?汇福粮油、中储粮回应油罐车运输黑幕

近日,新京报揭露了罐车运输行业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一些罐车在卸载完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情况。调查涉及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食用油与煤制油混装?汇福粮油、中储粮回应油罐车运输黑幕

近日,新京报揭露了罐车运输行业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一些罐车在卸载完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情况。调查涉及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针对相关事件,7月6日,中储粮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

8日,针对上述报道,汇福粮油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报。“这个油罐车不是我们单位的油罐车,涉及我们公司‘汇福’品牌的油是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该工作人员称。

同日,媒体从河北省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获悉,针对汇福粮油集团卷入油罐车运输乱象一事,相关部门已完成调查,并已将调查结果报给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资料显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0月,是以大豆加工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产品为汇福食用油、汇福豆粕。

汇福粮油的创始人石克荣原为燕郊辖区内高楼镇的党委书记,凭借高楼镇一家粮油加工企业改制的机会下海从商,成立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后一步步发展壮大。

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7家粮油企业成功入围,分别是: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渤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香驰控股有限公司。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以667.19亿元营收,在入围的7家粮油企业中排名第一。

天眼查APP显示,中储粮集团通过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全资持有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还全资持有中储粮油脂(唐山)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张家港)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新郑)有限公司等。

有评论认为,媒体发现问题,涉事企业当日即介入,这种自我检视的态度和做法,无疑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响应,也有利于其赢得公众的信任。但要想进一步保障好食品安全,显然不能止步于企业自我检视,前置相关监管工作、做好预防把关是更为重要的步骤。接下来,除了食品安全监管要拿出“硬杠杠”、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外,涉事企业也要举一反三,把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主动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来源:新京报、天眼查等)

食用油与煤制油混装?汇福粮油、中储粮回应油罐车运输黑幕

近日,新京报揭露了罐车运输行业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一些罐车在卸载完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情况。调查涉及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食用油与煤制油混装?汇福粮油、中储粮回应油罐车运输黑幕

近日,新京报揭露了罐车运输行业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一些罐车在卸载完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情况。调查涉及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针对相关事件,7月6日,中储粮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

8日,针对上述报道,汇福粮油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报。“这个油罐车不是我们单位的油罐车,涉及我们公司‘汇福’品牌的油是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该工作人员称。

同日,媒体从河北省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获悉,针对汇福粮油集团卷入油罐车运输乱象一事,相关部门已完成调查,并已将调查结果报给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资料显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0月,是以大豆加工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产品为汇福食用油、汇福豆粕。

汇福粮油的创始人石克荣原为燕郊辖区内高楼镇的党委书记,凭借高楼镇一家粮油加工企业改制的机会下海从商,成立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后一步步发展壮大。

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7家粮油企业成功入围,分别是: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渤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香驰控股有限公司。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以667.19亿元营收,在入围的7家粮油企业中排名第一。

天眼查APP显示,中储粮集团通过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全资持有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还全资持有中储粮油脂(唐山)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张家港)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新郑)有限公司等。

有评论认为,媒体发现问题,涉事企业当日即介入,这种自我检视的态度和做法,无疑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响应,也有利于其赢得公众的信任。但要想进一步保障好食品安全,显然不能止步于企业自我检视,前置相关监管工作、做好预防把关是更为重要的步骤。接下来,除了食品安全监管要拿出“硬杠杠”、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外,涉事企业也要举一反三,把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主动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来源:新京报、天眼查等)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