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湖南、山东等多地陆续有新闻报道,在居民小区池塘或是公园湖泊中发现“怪鱼”鳄雀鳝,其中河南省汝州耗时一个月抽干湖水捕获鳄雀鳝的事件,更是引发超千万名网友在线围观。由鳄雀鳝引起的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另一则把鳄雀鳝做成酸菜鱼的消息,也在网上炸了锅。

吃播博主把“怪鱼”鳄雀鳝做成酸菜鱼
最近,北京、湖南、山东等多地陆续有新闻报道,在居民小区池塘或是公园湖泊中发现“怪鱼”鳄雀鳝,其中河南省汝州耗时一个月抽干湖水捕获鳄雀鳝的事件,更是引发超千万名网友在线围观。由鳄雀鳝引起的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另一则把鳄雀鳝做成酸菜鱼的消息,也在网上炸了锅。鳄雀鳝是世界上最凶猛的肉食性淡水鱼之一,能长到2米长、上百斤。它的卵有剧毒,不小心误食会有危险。

虽然鳄雀鳝肉质粗糙,却有主播把它做成酸菜鱼,来吸引粉丝关注。这位博主还在视频中打上“鳄雀鳝是远古活化石,身上鳞甲和鳄鱼相似”的字样。


之前的新闻中,都有提到工作人员会把抓获的鳄雀鳝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很多网友调侃,“鳄雀鳝被抓后要起锅烧油做了吃”。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对鳄雀鳝下嘴了。当时也有网友提出:对于鳄雀鳝这一外来物种,能不能用吃来避免它泛滥成灾?对此,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技术专员丁兆宸表示,雌性鳄雀鳝在繁殖期的时候,卵巢有剧毒,通过吃掉鳄雀鳝来控制数量的想法是有危险的。
看来靠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过,一些博主在这个时候发布吃鳄雀鳝的视频,似乎有蹭热度的嫌疑。到底有没有,只有吃播博主本人心知肚明了。
猎奇式吃播:直播烹饪大白鲨、“水母雪兔子”煮泡面
对于某些吃播博主来说,什么奇怪就吃什么,这一点儿都不新鲜。前段时间有媒体就曝光过,一些博主会故意吃那种不常见或者挺危险的食材,以此来吸引眼球。今年7月,某网红美食博主在自己的账号里,发布了一条“吃鲨鱼”的视频。她手舞足蹈的在做着讲解,说嗨了竟然直接跟鲨鱼并排躺了下来,可以说是相当“入戏”了。网友发现,视频中的鲨鱼疑似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噬人鲨,也叫大白鲨。舆论发酵后,视频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经相关鉴定,视频中的鲨鱼确实是噬人鲨,目前该主播账号被封禁,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该段视频全程都标注“人工养殖可食用”的字样,但专家指出,“大白鲨这个物种,目前为止没有成功养殖的案例,所以这是一个虚假标记。”
实际上,她还不是因为发布猎奇吃播视频而触犯法律的头一人。早在2020年7月,拥有300多万粉丝的某美食博主,在视频中采摘濒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并与泡面同煮而食,引发网友质疑。后来博主发表道歉声明并删除了视频。2021年5月,又一位主播因发布食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尾螺的视频,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一些博主为了流量,无视法律,早晚都会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将食材新奇性作为卖点的博主不在少数。许多博主还会把最吸引眼球的食材作为视频封面图,并加上“百年一遇”“全网首吃”等极限形容词强调食材特殊,从而吸引用户点击观看。

还有一些主播,以记录“乡村美食”为名,发布一些生吃活鱼、昆虫、野生菌等内容的视频。然而,此类“吃播”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生吃肉类、鱼虾、昆虫类,存在着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而生吃野生菌则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专家也指出,发布传播此类吃播视频,同样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多比怪又比贵 吃播行业乱象频出
“吃播”的初衷是带网友“云享美食”,但是某些吃播博主为了博出位,可以说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花招,以夸张的食量和吃相争夺流量的“大胃王”式吃播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招。

相信很多人都刷到过这样的吃播视频,所谓的“大胃王”博主一口气能吃下堆成小山的食物。有人质疑,人的胃真的能装下这么多食物吗?“大胃王”吃播视频究竟是怎么拍摄的? 据央视报道,一位美食博主通过亲身实践讲述了一个“大胃王”视频是如何完成的。他说,在保证场景不变的情况下,多次间隔进食,再透过视频剪辑,最终可以用30个小时实现一次性吃完所有食物的效果。

有的博主是在吃东西的过程中,偷偷捞出去一点,或者吃完之后再催吐。

还有一位“大胃王”,看似吃完了摆在面前的三十份面条,而且每一口都吃进了嘴里。但另一个角度拍摄的视频中,塞进博主嘴里的面条,又被吐在了桌下的垃圾桶里。这种先吃后吐、边吃边吐的情况,成为了一些“大胃王”博主心照不宣的套路。

“大胃王”式吃播,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吃法首先就会伤害到博主自己的身体。此前就有主播因“吃”发生了悲剧。2020年8月,沈阳一位30岁吃播播主,半年内从200斤飙升到了280斤,最后在一次准备直播的过程中突然去世。还有一个案例也很过分,2020年8月,一位三岁女童被父母拍摄“儿童吃播”,胖到了70斤,走路都费劲,引发全网批评。

在短视频平台上,这种暴饮暴食、假吃、催吐等行业乱象,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颁行,严令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内容,“大胃王”吃播类视频被叫停。
然而吃播博主们并不消停,不让比谁吃得多,那就来比谁吃的怪。像刚才说的吃鳄雀鳝、“水母雪兔子”等等,都成了吃播博主眼里的“流量密码”。
还有一些博主在秀自己“吃的贵”,在他们发布的视频里,价值五位数的螃蟹、3000多元一份的手擀面、8000元一只的烧鹅、10000元的主厨特别料理,这些都纷纷粉墨登场。

那么吃这么贵的东西,他们就不担心吃播视频的制作成本太高了吗?这些吃播博主的如意算盘是这么打的:靠名贵食材,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围观的粉丝。有了粉丝就有了流量,通过商业合作换取利益,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这些充斥着高消费内容的视频,赤裸裸传递着一种虚荣拜金的价值观。对此,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点名批评某些一味炫富的吃播博主。
另外,有一种吃播视频,主角不是人类,而是宠物。比如《半月谈》报道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视频博主让自己的宠物狗食用辣椒,宠物狗流下痛苦的眼泪,引发网友众怒,随后该视频被平台方下架。这种博主强迫宠物吃辣椒、吃跳跳糖,或者让宠物当“大胃王”的行为,同样也是令人不齿。
多管齐下 砸掉无良吃播博主的“饭碗”!
近年来,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整顿是有效果的,胡吃海喝的大胃王式吃播明显少了,但是另一些吃播乱象又开始冒头,显然,执法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对以身试法者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在我看来,吃播乱象屡禁不止,与平台自身监管不利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平台能把社会责任感当回事儿,能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审核,一发现触碰红线的吃播视频就立马下架处理,上面说的种种变了味儿的吃播,还有可能大行其道吗?
图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半月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