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植物园内,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院落。这是曹雪芹落魄时的故居,他藏身于香山脚下的乡间,撰写了洋洋大观的《红楼梦》。
北京西郊植物园内,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院落。老树昏鸦自不必提了,低矮的围墙下面,搁置着废弃的磨盘、辘轳,乃至半筐暗黄的老玉米棒子之类的物什,这深山里藏着的便是曹雪芹纪念馆。
1971年,有人在北京香山发现了“正白旗39号”老屋中的题壁诗。当时,这老屋内居住的是北京二十七中退休语文教师舒成勋夫妇。
1971年4月4日,舒成勋的夫人陈燕秀在挪动靠墙的木床时,将墙上的白灰刮下一块后发现,脱落墙皮内另有一层墙皮,而且内侧墙皮上似乎还有着斑斑的墨迹。
陈燕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慢慢将外层的墙皮揭了下来。结果发现,60%的墙面上都写满了字迹。
其中写在墙面正中央的菱形对联最为引人注目:“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横批:“真不错。”这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这一重大发现在学界乃至整个华人圈引发了一场“地震”。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些题壁诗与曹雪芹有关,甚至有人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故居”。在这些人看来,这里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这些人包括中国曹雪芹研究会第一任会长胡德平及研究《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孔祥泽等。“这副对联才是证明正白旗39号是曹雪芹故居的最重要证据。在正白旗39号老屋中发现的题壁诗中就有这副对联的内容,但文字稍有不同。”在《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一书中,胡德平注明。
也有人怀疑题壁诗会不会是后人仿造,而1977年文博大家张伯驹探访正白旗39号,看过题壁诗的照片和舒成勋家中文物后说:“我不是研究《红楼梦》的,只是研究书画文物以考证历史。按发现之书体、诗格看,断为乾隆年代无疑。”
后经学者考证,此建筑就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它也成为日后北京曹雪芹纪念馆的所在地。
为记念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根据有关诗文所说曹雪芹的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以及其他描述,特于北京植物园(原正白旗所在地)中辟地8公顷,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
黄叶村中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呈现出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非常令人陶醉。
曹雪芹纪念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
曹雪芹到底什么时候来到香山?在香山有过什么经历?若香山是曹雪芹直至逝世前的居所,那就意味着《红楼梦》诞生于这里,可为何没有任何痕迹显示……多年来,正白旗39号是不是曹雪芹故居依旧处于争议之中,甚至绝大多数红学家都不认可,但争议归争议,不认可归不认可,但大家却支持在那里建“曹雪芹纪念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这里确实是一处有几百年历史的“旗下老屋”,曹雪芹晚年就是在西山一带度过的,离这里很可能不远,而这一带又确实有关于曹雪芹的传说,在无法确定哪里是曹雪芹故居的情况下,在这里建一座‘曹雪芹纪念馆’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哪怕是有争议,有一个纪念曹雪芹,纪念《红楼梦》的地方,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终究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