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落选”可以当做一堂生动的公众科普课。
30日,国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就常说的“三有”目录。很多人注意到,在新版目录中,长期以来在一些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被调出了名录。
新调整的“三有”名录共收录野生动物1924种。与2000年首次发布的原名录相比,在基本保留原有种类的同时,新增了700多种野生动物。对野猪等原名录所列物种中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的,或广泛分布,种群数量极高,无灭绝风险,甚至可能造成危害的等情形予以调出。
这次野猪被调出“三有”目录,还真是让更多人关注到了野猪的近况。比如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野猪的数量已经达到上百万头,而且在局部地区造成了一定危害。简单搜索资料就会发现,近在北京密云区石城镇赶河厂村附近的农田,近年来就频频遭遇野猪袭击,被野猪糟蹋过的农田基本上都是绝收。
2020年8月,密云石城镇赶河厂村村民家被野猪踩踏、啃食的玉米地。图/新京报
当然,即便调出目录也不是可以随意猎杀,更不能随便吃,因为科学界公认野生动物携带了大量人类未知的病菌、病毒和微生物。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厘清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边界。我们总说“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随着中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增多,类似这种人与动物的“亲密接触”甚至是直接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多,如何更科学地让人和野生动物和平共处?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也需要全民生态意识的提升,这次的野猪“落选”就可以当做一堂生动的公众科普课。
评论员:马迟
编辑:张博宇
责编:徐悦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