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行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举行_北京时间

【“京”彩行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举行

11月21日上午,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该校举办。

【“京”彩行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举行

11月21日上午,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该校举办。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杜飞进,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相关负责同志,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仪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主持。

杜飞进指出,首都师范大学充分运用学校公共空间,用心挖掘红色资源,精心展陈红色文物,这种探索性、开创性的做法,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的有益尝试,也是完善校园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让红色主题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引导功能,关键是要讲好五个方面的“中国故事”:一是讲好党为了人民牺牲奉献的故事;二是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故事;三是讲好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奋斗的故事;四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五是讲好英雄模范的故事。要教育引导师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培养和激励更多“现在的大学生”成为“未来的大先生”。

孙晓峰指出,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依托“‘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平台,用红色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展览的定期引入,切实发挥革命文物的立德树人价值,让全校师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入了解感受北京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今后,学校将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打造红色文化信息传播矩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让青年学生在参与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罗存康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积极发挥红色纪念馆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借助“‘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送进高校,馆校双方共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征文,此后将以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为契机,加强双方共建共享,发挥好抗战馆资源优势和首都师大学科学理优势,深化交流合作,打造共赢互促的馆校合作新模式,为共同承担起育新人职责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随后,嘉宾们共同为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征文获奖师生代表上台领奖,馆校双方签订“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仪式结束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专业讲解员为学生宣讲员进行专题展宣讲培训。

此前,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活动已走进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抗战馆讲解员为良乡校区的200余名师生讲述了抗战历史及抗战文物史料背后蕴藏的故事,带领大家重温峥嵘岁月。此次活动是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之“‘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项目”成果固化,通过成立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强化高校与纪念馆合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承办,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将流动的红色展板送进高校、组织党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史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活动已走进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首都12所高校参与其中,14场精彩活动共覆盖观展师生14.1万人次。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京”彩行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举行

11月21日上午,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该校举办。

【“京”彩行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举行

11月21日上午,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暨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仪式在该校举办。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杜飞进,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相关负责同志,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仪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主持。

杜飞进指出,首都师范大学充分运用学校公共空间,用心挖掘红色资源,精心展陈红色文物,这种探索性、开创性的做法,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的有益尝试,也是完善校园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让红色主题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引导功能,关键是要讲好五个方面的“中国故事”:一是讲好党为了人民牺牲奉献的故事;二是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故事;三是讲好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奋斗的故事;四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五是讲好英雄模范的故事。要教育引导师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培养和激励更多“现在的大学生”成为“未来的大先生”。

孙晓峰指出,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依托“‘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平台,用红色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展览的定期引入,切实发挥革命文物的立德树人价值,让全校师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入了解感受北京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今后,学校将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打造红色文化信息传播矩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让青年学生在参与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罗存康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年来积极发挥红色纪念馆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借助“‘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送进高校,馆校双方共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征文,此后将以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为契机,加强双方共建共享,发挥好抗战馆资源优势和首都师大学科学理优势,深化交流合作,打造共赢互促的馆校合作新模式,为共同承担起育新人职责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随后,嘉宾们共同为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征文获奖师生代表上台领奖,馆校双方签订“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仪式结束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专业讲解员为学生宣讲员进行专题展宣讲培训。

此前,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活动已走进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抗战馆讲解员为良乡校区的200余名师生讲述了抗战历史及抗战文物史料背后蕴藏的故事,带领大家重温峥嵘岁月。此次活动是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之“‘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项目”成果固化,通过成立首都师范大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强化高校与纪念馆合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承办,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将流动的红色展板送进高校、组织党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史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活动已走进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首都12所高校参与其中,14场精彩活动共覆盖观展师生14.1万人次。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