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体系建设运营的终端部分,分拣处置平台分拣中心采取APP和PC管理系统双重结合的形式,在各品类入库、大件垃圾拆解、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选各个环节,均使用APP完成扫码入库、下单拆解分选等线上操作。
“您好,我们是海淀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人员,之前接到您在平台下单的大件垃圾上门回收订单,我们过来收运。”2月1日,“海淀E回收”新版小程序上线,除功能优化外,新增针对个人用户的大件垃圾上门收运业务。这也是北京市海淀区首个针对居民、社区物业保洁、党政机关单位和社会单位的全品类上门收运服务平台。平台管理系统还将全面对接海淀城市大脑,为垃圾分类全周期管理提供实时数据。

大件垃圾回收后,运送到最近的大件垃圾中转站或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摄影:高玉超)
“六楼不是事儿”上线两日首单告捷
据了解,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主要承担大件垃圾(床垫、沙发、家具等)、低值再生资源(玻璃、木头、铁皮、泡沫、织物等)和有害垃圾收运任务。对此,公司提出“打造一个体系、搭建四个平台、解决三大问题”的战略目标,通过建设海淀区大件低值回收体系,搭建前端回收中转站平台、物流运输平台、分拣处置平台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做好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回收处置工作。
“这是我们接到的个人用户第一单,还是挺有意义的。”2月3日,记者跟随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人员来到羊坊店街道一户居民家中收运大件垃圾。工作人员首先出示工作证,随后核对订单信息,确认无误后正式开始工作。
这一“开门”单并不轻松。下单居民杨先生所住小区没有电梯,家又在六楼,因为刚搬过来,有不少东西需要处理。床垫、实木沙发、木质衣柜……工人们每往返一趟都气喘吁吁。“师傅们喝点儿水!”看到工人们头上冒出了汗,喘起了粗气,杨先生连忙让大家先歇一会儿。但工人们却干劲儿十足:“没事没事,来,您往边上侧身,别碰着。”往返四五趟,屋里的大件垃圾终于被清理干净,工人师傅还顺手将杨先生家门口的生活垃圾也带了下去。
这些大件垃圾被搬到运输车上并码放整齐。据介绍,根据实际收运情况,如果东西少,会先送到周边最近的大件垃圾中转站,如果东西多,就直接送到位于韩家川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
收运正规费用低于市场价近一半
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关注“海淀E回收”公众号,前几天搬家,正愁怎么处理这些废旧家具呢,“海淀E回收”新版小程序上线,且对个人用户开放的好消息就跳了出来。“在这之前我打听过不少搬家公司,在网站上也咨询了一些收运业务,但我发现不少公司只管运,最后拉到哪儿、怎么处理,还得需要我自己联系,甚至他们有可能会直接随处丢弃。这样对市容市貌、环境秩序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得知“海淀E回收”新版小程序上线后,杨先生立即注册下单,“对比一些平台的价格,这个平台收费还是非常合理的,总共三百多块钱,网上给出的价格都在五百块钱以上。”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回收管理部工作人员雒益石介绍,目前居民大件垃圾上门回收价格由大件垃圾品类+运输方式+楼层情况三部分构成,其中运输费分普通运输和闪运,普通50元,闪运260元。目前针对社会单位、居民个人端开放上门回收大件垃圾服务,同时居民个人、物业保洁、社会单位、党政机关4类用户可以预约交投大件垃圾并自行交投到就近的回收中转站。有害垃圾的预约交投服务目前针对物业保洁、党政机关和社会单位开通。居民个人的有害垃圾直接交投到小区分类驿站即可。
雒益石说,传统的废品收购站虽然能承担部分资源回收的工作,但因点位分散,回收品种有限,还有可能会影响市政市容。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处理更让人头疼,经常被混在其他垃圾里一起丢弃,既危害环境也无法回收利用。为解决低值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无处消纳难题,公司前期在全区29个街镇分别建立了至少1处大件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为加强体系运营过程中数据监管、科技支撑、信息应用等功能,满足多类用户使用,海淀区大件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智能运营管理平台——“海淀E回收智能云平台”也由此诞生了。
再生资源实现全流程运营监管
二维码技术解决垃圾溯源问题,社交软件平台解决用户交投下单方式,大数据联通掌握各业务环节数据情况……围绕交投、回收、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的需求及特点,根据不同用户角色、多种交投场景、各类回收人员业务内容,海淀E回收同步开发微信小程序、员工助手APP以及PC调度管理系统,满足体系信息化作业,实现线上全流程运转。
在用户交投环节,用户可在“海淀E回收”微信小程序上注册后使用。通过回收价格预估、线上支付费用等功能,感受“购物式”的交投体验。记者看到,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注册角色:一般居民、物业保洁、社会单位、党政机关,基本达到用户全覆盖。用户既可以预约下单选择上门回收,也可以自行送往回收站点。
回收中转接收环节也摈弃了以往手工台账的方式。回收中转站管理员通过“海淀E回收”员工助手APP,扫描交投用户二维码,即可获取用户下单相关信息,并追溯交投垃圾来源;物品重量信息可通过智能称重设备,自动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也极大减轻了管理员工作量。运输司机同样可以通过“员工助手”APP接收分拣中心派车任务,借助车辆北斗导航系统获取车辆当前点位信息,调度指挥中心规划最优路线,车辆轨迹、收运情况后台实时监控。
作为体系建设运营的终端部分,分拣处置平台分拣中心采取APP和PC管理系统双重结合的形式,在各品类入库、大件垃圾拆解、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选各个环节,均使用APP完成扫码入库、下单拆解分选等线上操作。
“过去大件低值回收体系存在涉及品种繁多、处理方式存在差异、用户类型丰富、交投方式多样等问题,且在收储、物流和终端处置的环节数据彼此独立。新的信息平台则会将大件低值回收体系业务线进行有机串联,通过系统实时收集经营数据、运输车辆信息等内容,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可视监控、车辆智能化调度管理等功能。这样既可以保证大件低值回收体系全流程监管,数据准确可追溯,又能节约人员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雒益石说。
来源:海淀区通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