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普及大运河相关知识,宣传和弘扬大运河文化,人文之光网将分期介绍大运河入遗河道。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普及大运河相关知识,宣传和弘扬大运河文化,人文之光网将分期介绍大运河所流经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变迁,并对此地区的入遗河道进行相关介绍。今天我们将推出第三期,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运河天津段及其入遗河道——北运河、南运河天津三岔河口段的历史人文概况。
大运河天津段
大运河天津段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南至静海县九宣闸,总长约174公里,占京杭大运河全长的十分之一。包括北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在三岔河口与海河连通。
北运河北起木厂闸,南至三岔河口,全长87.8公里。天津段北运河是元朝时期,在白河下游河道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自古以来便是华北重要的漕运河道;南运河南起九宣闸,北至三岔河口,全长86.3公里。南运河在公元前602年之际曾是黄河故道,亦称清水,曹魏时期,沿此清水河修建白沟水运。南运河在隋朝时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时称永济渠,又名御河。
历经千年,大运河在天津段留下众多遗产,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两侧相关的地下遗存和历代沉船;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城镇乡村、古街古寺、古驿馆等。
大运河天津境内沿线共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码头等不同类型的地下古代遗存近百处,年代涵盖战国至明清时期,最大的遗址面积达几十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遗址属于首次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天津市运河文化遗产资源。
2012年5月,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在大运河天津段考古发掘出两艘明代沉船,出土了元、明、清时期铜、铁、瓷、陶、骨、木、竹等不同质地文物及标本600余件。这两艘沉船均为木质结构,第一艘沉船损毁严重。第二艘沉船整体保存较好,呈东西向覆扣在河道底部,全长约13米。这两艘沉船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漕运史、水利史、船舶发展史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大运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大运河天津段入遗河道——北运河、南运河天津三岔河口段概况
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河流简图
2014年6月22日,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河道保护与“申遗”点段,天津市申报的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全长71公里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段河道流经天津静海、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西青7个区,全长71公里。其中北运河部分自武清区筐儿港减河与北运河连接处至三岔河口,长48公里;南运河部分自三岔河口至西青区杨柳青镇镇区,长23公里;遗产区面积共计975公顷。
北运河、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是北方城区运河典型段落之一,也是古代河海漕转运的节点,见证了漕运发展的历史脉络。
这是继长城之后,天津拥有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天津段入遗河道——北运河、南运河天津三岔河口段历史
河道变迁流经岁月沧桑
天津三岔口
三岔口夜景
天津建置的由来,源于大直沽。大直沽是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是天津城区商品经济的发祥地。而大直沽的位置就是今天的三岔河口一带。三岔口见证了天津的城市演变与发展,因此多年来流传着这样一个形象化的说法:“三岔口——天津的摇篮。”
三岔口形成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只能就海河水系的形成过程加以推断。海河古称逆河,见于《禹贡》记载(此书相传完成于战国时期),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称之为泒河尾。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 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征讨袁绍与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沟通滹沱河与泒河)、泉州渠(沟通泃水与泒河)、新河渠 (自泉州渠东通濡水)等人工河道,汇入泒河尾,便于用兵与供应军需,从而初步形成海河水系网络。又据《魏书·地理志》载称:泒河尾名沽河。
南北朝末期 (公元581年),北周隋国公杨坚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后灭南陈,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大业四年(608 年)隋炀帝杨广为攻取辽东与游幸北方,开凿永济渠,打通南达余杭(今杭州)北抵涿郡(今北京)的大运河。不过,此时的大运河自静海西折入拒马河、永定河北上涿郡,并不经过三岔口,直至六百年以后金朝建都燕京(今北京),开凿运渠潞河(北运河),与卫河(南运河)接通,从而提升三岔口作为南北水上运输的枢纽地位。大致在同一时期,以沽河东流直接入海之故,更名直沽,因此三岔口也称直沽口,又因三水交流而称三沽口、三汊沽。
就目前所见史料,三岔口地名最先出现于辽金时期史籍。据《辽史·太宗记》记载:天显四年十一月“甲申,观渔三岔口”;又据《金史·世宗记》记载:大定八年“七月甲戌,秋猎,乙卯,次三岔口。”辽、金二朝都曾定都燕京,三岔口遂成为卫戍都城的军事重镇,以致金朝在贞祐二年(1214)设直沽寨于三岔口,调任武清县巡检完颜佐、柳口镇巡检完颜咬住为正、副都统,领兵驻守。都统司系金朝一级军事建制,编制5000 兵员,足以说明直沽寨所处地位的重要。至此,直沽由河名转化为地名,而直沽寨亦成为天津独立建置之始,故当代著名史学家侯仁之先生断言:“今日探讨天津聚落之起源,当自直沽始;直沽以前史无确证,概从略焉。”
南宋咸淳七年(1271),漠北蒙古军入主中原,改国号为元,定都燕京(后改称大都),大兴土木,人口激增。《元史·食货志》称:“元都入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大都需用的粮食、布帛、盐茶等种种物资,皆从南方源源不断运来,三岔口遂成为重要的漕运中转码头;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试行海运,成功后海上漕运大兴,亦以三岔口为终点码头。元代诗人张翥的名句“晓日三汊(岔)口,连樯集万艘”,生动地描绘了三岔口的繁盛景象。三岔口作为内河与海上运输的泊岸码头,带动了直沽地区的商业繁荣,并逐步形成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
天子津渡
明朝初年,朱棣率军南下,向明朝皇都应天(今南京)进发。一路征伐,当朱棣来到直沽(今天津)三岔河口西侧,登高埠而四望,只见“一汐潮来集万船”的景象,不禁大悦,赞道:“好地方,宝地也!”自此之后,朱棣每每回忆创业征程,都有感宝地三岔口誓师之盛,于是敕建天津卫城,于建成之日御赐“天津”之名,取“天子津渡”之意,又在当初渡河处立“龙飞”“渡跸”两座牌坊,以纪靖难胜利,昭示千秋功业。
清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各国商船接踵而来,英法租界的紫竹林河段被开辟为海运码头,从此天津的航运口岸逐渐移至租界区,但三岔口作为内河运输码头依旧久盛不衰,以迄民国年间。
清末李鸿章曾提议裁直三岔河口,因遭反对未能实行。1918年,在天津绅商筹捐和广大市民的配合下,当时北洋政府对旧三岔河口进行裁弯取直工程,从而解决河道弯曲容易积水、影响交通等问题,三岔河口上移至金钢桥以西大王庙以北。北运河避去了大弯,经子牙河取直道向北;南运河侯家后至老铁桥段也进行裁弯取直,去掉了侯家后大湾,南运河与北运河在大王庙以北金钢桥以上,与海河干流交汇,三岔河口向北推移至今天的位置。
《潞河督运图》浮雕
《三岔河口记》碑文
如今,人们可以在金钢桥海河堤岸看到一块百米浮雕墙,上面雕刻着由清代画家江萱所绘的《潞河督运图》浮雕,以及当代史学专家南炳文撰写、书法家李德海书写的《三岔河口记》碑文,其描绘了三岔河口的历史变迁。
水路漕运促进商业繁荣
估衣街
天津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筑城,漕运业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明中叶以后,其势更为迅猛。天津三岔河口一带、东门外天后宫附近因紧倚运河、海河,漕船和客商停靠便捷,成为水路陆路入津的通衢,人流熙攘,热闹异常,形成了店铺货摊林立的繁华商业区。与此同时集市贸易也日渐增加。宣德至成化年间(1426—1487年),天津卫城以鼓楼为中心的集市就有五处,如鼓楼附近的宝泉集,东门内的仁厚集,西门内的富有集,南门内的货泉集,北门内的大道集等。各集一般逢农历不同时日每隔十天左右行集一次,接二连三,市井万千,商机无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集市已不能满足需求,城区附近又添设五集一市。大学士李东阳曾有诗言道:“玉帛都来万国朝,梯航南去接天遥。千家市远晨分集,两岸河平夜退潮。”
附近最有名的无疑是估衣街。“估衣街上古衣多,高唱裙衫值几何。檐外行人一回首,不往里坐也来拖。”这首传唱于清咸丰年间的竹枝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天津北门外估衣街唱卖吆喝的情形。估衣街的兴盛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海河三岔口交汇处,发达的漕运业,通畅的水陆交通,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一切都促使估衣街的商业迅速发展。东西走向的估衣街长约五百米,宽约五米,西口接北大关,与竹竿巷相对,东口与锅店街相连,南倚北马路,北邻南运河。估衣街上云集了瑞兴号、源兴号、德和号、华盛号等二十余家知名的估衣店铺。估衣铺每天早晨在门前铺张大苇席,上摆大摞估衣,南腔北调地吆喝着,边说边唱,引人发笑,吸引买主。
古今景观见证运河兴衰
金钢公园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大悲禅院
望海楼教堂
从金代的直沽寨、元代的海津镇、明代的天津卫、到清代的天津府,官府衙署都坐落在三岔河口,明清时期此地设立中央直属机构和军事要地。1898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荣禄为了迎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津阅兵,在三岔口窑洼木浮桥北端临时修建“天津行宫”,后因戊戌政变行宫未启用,窑洼木浮桥后被金钢桥所取代,直隶总督袁世凯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天津,省城由保定迁至天津,并将“天津行宫”改成直隶总督衙门。辛亥革命后,直隶总督衙门旧址又成了直隶(河北)省政府所在地,1937年遭日军轰炸,成为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片废墟上新建了金钢公园。
《天津运河故事》一书中介绍,三岔口这一带园亭密布,寺庙林立。其中,望海寺、崇禧观和海河楼这三处建筑堪称“准行宫”,是乾隆皇帝在天津驻足最多的地方。最早出现的是望海寺,殿阁楼台上能饱览三岔河口绝美风景,乾隆皇帝每次巡幸天津,都来望海寺进香,题咏诗文刻在石碑上。1918年海河裁弯取直时望海寺被拆除。1985年修建中环线时,八里台一民房地下挖出御诗石碑,碑上镌有乾隆所作七首诗。这一钟一碑成为望海寺幸存的文物。
望海寺东侧原是康熙初年创建的道观“香林苑”,当时是文人墨客的雅集胜地,被戏称为“诗厂”,乾隆为其赐名“崇禧观”并亲书匾额。崇禧观东侧建筑就是海河楼,是天津盐商们集资为皇帝建造的“恭进茶膳”之所。三处“准行宫”交相辉映,吸引世代文化名人纷至沓来、佳作层出。
今天,红桥、南开、河北三区交界处的三岔河口,大运河在此与海河相容,这里依据交通便捷、商业繁荣,周围景点众多,形成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岔口上建有世界首座跨桥高空观览车——“天津之眼”。建筑师将北运河、南运河、海河形象地做成支撑摩天轮的三根呈辐射状钢架,由此,象征三岔口的“天津之眼”摩天轮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而旋转于水天之间。只要您乘坐“天津之眼”,即可俯览屹立于三岔口北岸的大悲禅院,其大雄宝殿里供奉着唐僧玄奘的骨殖,香客往来如流;进而放眼,隐约可见梁启超故居“饮冰斋”、曹禺故居和曹禺剧场、弘一大师李叔同故居以及袁世凯府邸、冯国璋府邸,还有望海楼教堂等。逐浪海河,见各式桥梁横跨两岸,呈现“万国桥梁博览会”之臻景……也可深味历史的回音:就在这里,梁启超写出《少年中国说》,鼓舞中国青年变法图强的斗志;就在这里,弘一大师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回肠荡气、声犹在耳;就在这里,曹禺写出振聋发聩的《雷雨》和《日出》……
一位家住红桥区的八旬老人说,他依稀记得三岔河口周边那些“水上人家”组成的村落,渔民吃住都在船上,后来漕运衰落了,河道也改变了,船只渐渐退出百姓日常交通工具的行列。他说,那一带曾诞生了谦祥益、瑞蚨祥、正兴德等老字号,也有许多茶园和戏楼,许多曲艺戏剧名角登台,风味小吃一应俱全,三条石大街曾有一片天津机械铸造业的工厂。
三岔河口底蕴绵长,虽不复原貌,但却以“天津发祥地”的历史情结,深深镌刻在天津儿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