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奉贤迎龙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治理“三部曲”_北京时间

他山之石|奉贤迎龙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治理“三部曲”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迎龙村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的力量,激活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他山之石|奉贤迎龙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治理“三部曲”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迎龙村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的力量,激活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到“美丽乡村·美丽约定”,再到“守护家园”,这三大行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奏响乡村振兴乐章中的乡村治理“三部曲”。

“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划小治理单元,引导村民自治,释放农村治理活力,记忆中那一抹乡愁又回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迎龙村颇为热闹。河边垂钓、树下烧烤、小径慢走、农田采摘……不少平日里住在城区的年轻人,或带着家小回老宅待上几天,或邀上三五好友到村里踏青休闲。

田间窝棚不见了、历史违建拆除了、陈年垃圾清理了、河坡鸡鸭棚搬走了,迎龙村水清岸绿、春意盎然的江南田园风光让人沉醉。“这里越来越美了!”“记忆中那一抹乡愁又回来了。”欢声笑语里,满满的是对村容村貌的赞叹。

迎龙村的可喜变化,正是“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当“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不再是政府强制推行的行政管理手段,而是广大村民的意志体现时,许多治理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迎龙村是“生态村组·和美宅基”整建制创建成功的行政村之一。从创建伊始的嘀咕埋怨“要求这么高,做不到的吧”“违章都要拆掉,经济损失可不小啊”,到后来的积极讨论“柴垛、砖块如何处理放置?”“腾退的空地如何搭配花草树木?”,村民的想法从不理解转变为积极参与,自治意识也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创建以来,村组内的邻里纠纷也明显减少。

“美丽乡村·美丽约定”,用“村民的话”管“村民的事”,升级版村规民约有效提升指导性和约束力

别看“美丽约定”的内容只精简为10条左右,不超过1张纸,但都聚焦农村治理难题,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因此更易被村民认同。比如,在“三块地”改革方面,约定要配合实施村庄规划、宅基地置换和归并、集中居住等政策,将闲置宅基地委托村集体开发民宿、总部经济;承包地不得变更土地用途和性质等。又比如,在生态宜居方面,约定村民建房要符合乡村风貌;围绕“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标准,约定垃圾分类、不乱堆物、消除旱厕、不新建违法建筑等。

“美丽约定”还明确了奖励和罚则内容,进一步发挥“草根宪法”的约束作用。在“票子”方面,迎龙村将“和美宅基”奖励金留存一部分,作为长效管理考核金,每月考评,合格则奖励,不合格则扣发;对违反约定的村民暂停或取消当年度村级自筹福利待遇;对丧事从简的村民,给予一定资金补偿或设宴折扣。在“面子”方面,迎龙村全面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开展诚信村、诚信户评选,对违反约定的村民,警告后仍不整改的,纳入村级“黑名单”,不能参加任何评优活动;对违反约定的党员视情予以通报批评。

迎龙公益服务社,是迎龙村自主培育的社会组织,259名社员均为50岁至70岁有劳动能力及意愿的迎龙村村民。他们在该村范围内从事护宅管理、物业服务、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篱笆制扎等工作,以工作量获取相应报酬。今年年初,服务社积极参与“守护家园”行动,承接迎龙村“护宅考评”长效管理项目,招录村内具有劳动能力、责任心强、认真履行“美丽约定”的村民作为“护宅员”,对宅基长常态巡查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考评。

“守护家园”行动,是迎龙村在“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和“美丽乡村·美丽约定”行动的基础上,以常住村民为对象开展的又一乡村治理新举措。行动通过全面调查掌握村内有劳动意愿和劳动需求的人员情况,以生态环境长效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体,结合既有岗位安排现状,因村制宜、立足实际设置项目,并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劳动和就业。

(转自《上海基层党建网》)

他山之石|奉贤迎龙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治理“三部曲”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迎龙村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的力量,激活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他山之石|奉贤迎龙村: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治理“三部曲”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迎龙村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的力量,激活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到“美丽乡村·美丽约定”,再到“守护家园”,这三大行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奏响乡村振兴乐章中的乡村治理“三部曲”。

“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划小治理单元,引导村民自治,释放农村治理活力,记忆中那一抹乡愁又回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迎龙村颇为热闹。河边垂钓、树下烧烤、小径慢走、农田采摘……不少平日里住在城区的年轻人,或带着家小回老宅待上几天,或邀上三五好友到村里踏青休闲。

田间窝棚不见了、历史违建拆除了、陈年垃圾清理了、河坡鸡鸭棚搬走了,迎龙村水清岸绿、春意盎然的江南田园风光让人沉醉。“这里越来越美了!”“记忆中那一抹乡愁又回来了。”欢声笑语里,满满的是对村容村貌的赞叹。

迎龙村的可喜变化,正是“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当“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不再是政府强制推行的行政管理手段,而是广大村民的意志体现时,许多治理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迎龙村是“生态村组·和美宅基”整建制创建成功的行政村之一。从创建伊始的嘀咕埋怨“要求这么高,做不到的吧”“违章都要拆掉,经济损失可不小啊”,到后来的积极讨论“柴垛、砖块如何处理放置?”“腾退的空地如何搭配花草树木?”,村民的想法从不理解转变为积极参与,自治意识也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创建以来,村组内的邻里纠纷也明显减少。

“美丽乡村·美丽约定”,用“村民的话”管“村民的事”,升级版村规民约有效提升指导性和约束力

别看“美丽约定”的内容只精简为10条左右,不超过1张纸,但都聚焦农村治理难题,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因此更易被村民认同。比如,在“三块地”改革方面,约定要配合实施村庄规划、宅基地置换和归并、集中居住等政策,将闲置宅基地委托村集体开发民宿、总部经济;承包地不得变更土地用途和性质等。又比如,在生态宜居方面,约定村民建房要符合乡村风貌;围绕“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标准,约定垃圾分类、不乱堆物、消除旱厕、不新建违法建筑等。

“美丽约定”还明确了奖励和罚则内容,进一步发挥“草根宪法”的约束作用。在“票子”方面,迎龙村将“和美宅基”奖励金留存一部分,作为长效管理考核金,每月考评,合格则奖励,不合格则扣发;对违反约定的村民暂停或取消当年度村级自筹福利待遇;对丧事从简的村民,给予一定资金补偿或设宴折扣。在“面子”方面,迎龙村全面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开展诚信村、诚信户评选,对违反约定的村民,警告后仍不整改的,纳入村级“黑名单”,不能参加任何评优活动;对违反约定的党员视情予以通报批评。

迎龙公益服务社,是迎龙村自主培育的社会组织,259名社员均为50岁至70岁有劳动能力及意愿的迎龙村村民。他们在该村范围内从事护宅管理、物业服务、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篱笆制扎等工作,以工作量获取相应报酬。今年年初,服务社积极参与“守护家园”行动,承接迎龙村“护宅考评”长效管理项目,招录村内具有劳动能力、责任心强、认真履行“美丽约定”的村民作为“护宅员”,对宅基长常态巡查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考评。

“守护家园”行动,是迎龙村在“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创建和“美丽乡村·美丽约定”行动的基础上,以常住村民为对象开展的又一乡村治理新举措。行动通过全面调查掌握村内有劳动意愿和劳动需求的人员情况,以生态环境长效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体,结合既有岗位安排现状,因村制宜、立足实际设置项目,并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劳动和就业。

(转自《上海基层党建网》)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