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车、堵心、出行不畅?在北京,家门口遇堵点儿可以这样反映———_北京时间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殷浩,科员张日、李志刚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北京的疏堵工程。
导 读
多年以来,疏堵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本市缓堵工作的一项常规举措。交通疏堵工程致力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什么是疏堵工程?
疏堵项目的来源有哪些?
在2025年,疏堵工作总体情况如何?
2026年又有哪些疏堵计划?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殷浩,科员张日、李志刚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北京的疏堵工程。
2025年北京30项市级疏堵工程
已完工27项
北京市疏堵工程已开展23年
北京市疏堵工程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23年,共完成1972项工程,从最初清理占道物、挖潜桥下空间、改造平交路口等内容开始,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和类型,先后将拓宽道路瓶颈路段、完善立交节点功能、完善慢行系统等内容纳入实施范畴。通过积极开展疏堵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效果显著的工程项目,如万泉河桥区匝道完善工程、西五环晓月苑增设出口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为缓解局部点段的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年计划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截至目前,已完工27项,包括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丰台北路万丰桥下增设掉头车道、崇文门东大街增设主路出口等改造项目。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改造、道路进出口优化调整等措施,对本市重要环路桥区节点、医院周边道路等交通热点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完善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北京同仁医院门前拓宽改造工程
预计在11月中旬建设完成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李志刚 介绍,在今年疏堵工程建设中,重点针对易发拥堵路段、路口等实施“微手术”,通过路段拓宽、路口渠化改造、增设掉头车道等方式,打通瓶颈,消除小微堵点。
以崇文门内大街(同仁医院门前)瓶颈段拓宽改造工程为例,崇文门内大街标准路段为双向6车道,但是崇文门路口至同仁医院段受早期天桥跨度影响,导致北行方向车道只有2车道,且公交车停靠还需占用最外侧车道,高峰时段只剩1条北行的社会车道,于是该路段产生3车道变1车道的瓶颈路段,极易造成拥堵。
改造方案:通过拆除路西侧的主辅分隔带(增加1条车道),同步迁走隔离带上的电车线杆、公交车站等设施,并将崇文门内大街道路中线向西偏移,从而多分配1条车道给北行车辆,届时将打通瓶颈点,完成崇文门内大街全段3上3下。目前正积极推进该项目建设,预计在10月底建设完成。
缓解京港澳高速拥堵为
2025年重点关注的疏堵工程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李志刚 介绍,京港澳高速作为本市最早建成的高速路段之一,是西南部地区进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交通需求量大,承担着房山区和丰台区大量进京流量,早高峰进京方向交通量已达饱和状态。其中,宛平桥至大瓦窑桥路段受五环路、京港澳高速辅路、张仪村路等多条道路匝道车辆汇入以及7-9点公交专用道启用时车辆交织的影响,宛平桥西侧部分路段供社会车辆通行的车道仅剩一条,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形成“瓶颈”路段。
为缓解京港澳高速早高峰进京方向交通拥堵问题,组织实施了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于2025年3月31日5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开通首日早高峰,杜家坎收费站至大瓦窑桥进京方向路段(约4公里)平均通行时间19分钟,较改造前40分钟缩短一半,宛平桥断面交通量增长44%,大瓦窑桥断面交通量增长38%。随着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吸引部分市民选择小汽车出行,通行效果有所降低,经观测正常情况下(不包括交通事故)该路段2025年4月早高峰平均通行时间约21分钟,2025年9月份平均通行时间为23分钟,趋于稳定。
宛平桥西侧 改造后/市交通委城养中心提供
2026年
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涉及这几个方面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 殷浩 介绍,2026年,北京将持续推进市级道路疏堵工程建设工作,为居民出行做好交通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安排
1持续推进桥下空间动态交通组织优化。利用今年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契机,对腾退后的桥下空间优先进行动态交通改造,通过增设掉头车道、转向车道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桥下路口的通行效率。
2提升医院周边过街设施功能。在总结中日友好医院天桥、肿瘤医院天桥增设电梯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对医院周边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进行研究,结合周边用地、地下管线等调查情况,具备疏堵工程改造条件的设施增设电梯,完善无障碍过街功能,解决特殊人群过街不便问题。
3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的道路设施资源,完善和提升大容量快速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效率,通过调整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让社会车辆能够在保障公共交通出行的前提下,更多的享有道路使用权限。
4结合两会建议提案、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对市民反应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通过采取路口渠化改造、道路进出口调整、瓶颈路段拓宽、立交节点改造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
疏堵工程项目实施周期约一年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张日介绍,疏堵工程主要是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议的方式确定项目计划,项目提出后,我们会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具体实施条件、是否符合疏堵工程性质,然后组织现场踏勘和方案设计,召开由交通部门、园林绿化部门、交管部门和属地区政府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方案,谈论工程的科学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可实施性,决定是否纳入疏堵工程实施。在此基础上将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年度投资计划以及施工招标,一般从提出到完成需要1年左右时间。
如何反映身边需要治理的堵点
张日介绍,一部分疏堵项目的来源是市民建议,市民反映渠道主要有: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举报投诉中心12328;北京市非紧急救助中心12345;首都之窗网站等,市民朋友们可以提出您的治堵建议,相关部门收集后加以整理分析,符合疏堵工程实施条件的列入项目储备库进行推进。
您身边有没有亟待解决的堵点?
转发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殷浩,科员张日、李志刚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北京的疏堵工程。
导 读
多年以来,疏堵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本市缓堵工作的一项常规举措。交通疏堵工程致力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什么是疏堵工程?
疏堵项目的来源有哪些?
在2025年,疏堵工作总体情况如何?
2026年又有哪些疏堵计划?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殷浩,科员张日、李志刚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北京的疏堵工程。
2025年北京30项市级疏堵工程
已完工27项
北京市疏堵工程已开展23年
北京市疏堵工程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23年,共完成1972项工程,从最初清理占道物、挖潜桥下空间、改造平交路口等内容开始,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和类型,先后将拓宽道路瓶颈路段、完善立交节点功能、完善慢行系统等内容纳入实施范畴。通过积极开展疏堵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效果显著的工程项目,如万泉河桥区匝道完善工程、西五环晓月苑增设出口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为缓解局部点段的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年计划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截至目前,已完工27项,包括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丰台北路万丰桥下增设掉头车道、崇文门东大街增设主路出口等改造项目。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改造、道路进出口优化调整等措施,对本市重要环路桥区节点、医院周边道路等交通热点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完善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北京同仁医院门前拓宽改造工程
预计在11月中旬建设完成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李志刚 介绍,在今年疏堵工程建设中,重点针对易发拥堵路段、路口等实施“微手术”,通过路段拓宽、路口渠化改造、增设掉头车道等方式,打通瓶颈,消除小微堵点。
以崇文门内大街(同仁医院门前)瓶颈段拓宽改造工程为例,崇文门内大街标准路段为双向6车道,但是崇文门路口至同仁医院段受早期天桥跨度影响,导致北行方向车道只有2车道,且公交车停靠还需占用最外侧车道,高峰时段只剩1条北行的社会车道,于是该路段产生3车道变1车道的瓶颈路段,极易造成拥堵。
改造方案:通过拆除路西侧的主辅分隔带(增加1条车道),同步迁走隔离带上的电车线杆、公交车站等设施,并将崇文门内大街道路中线向西偏移,从而多分配1条车道给北行车辆,届时将打通瓶颈点,完成崇文门内大街全段3上3下。目前正积极推进该项目建设,预计在10月底建设完成。
缓解京港澳高速拥堵为
2025年重点关注的疏堵工程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李志刚 介绍,京港澳高速作为本市最早建成的高速路段之一,是西南部地区进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交通需求量大,承担着房山区和丰台区大量进京流量,早高峰进京方向交通量已达饱和状态。其中,宛平桥至大瓦窑桥路段受五环路、京港澳高速辅路、张仪村路等多条道路匝道车辆汇入以及7-9点公交专用道启用时车辆交织的影响,宛平桥西侧部分路段供社会车辆通行的车道仅剩一条,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形成“瓶颈”路段。
为缓解京港澳高速早高峰进京方向交通拥堵问题,组织实施了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于2025年3月31日5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开通首日早高峰,杜家坎收费站至大瓦窑桥进京方向路段(约4公里)平均通行时间19分钟,较改造前40分钟缩短一半,宛平桥断面交通量增长44%,大瓦窑桥断面交通量增长38%。随着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吸引部分市民选择小汽车出行,通行效果有所降低,经观测正常情况下(不包括交通事故)该路段2025年4月早高峰平均通行时间约21分钟,2025年9月份平均通行时间为23分钟,趋于稳定。
宛平桥西侧 改造后/市交通委城养中心提供
2026年
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涉及这几个方面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副科长 殷浩 介绍,2026年,北京将持续推进市级道路疏堵工程建设工作,为居民出行做好交通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安排
1持续推进桥下空间动态交通组织优化。利用今年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契机,对腾退后的桥下空间优先进行动态交通改造,通过增设掉头车道、转向车道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桥下路口的通行效率。
2提升医院周边过街设施功能。在总结中日友好医院天桥、肿瘤医院天桥增设电梯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对医院周边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进行研究,结合周边用地、地下管线等调查情况,具备疏堵工程改造条件的设施增设电梯,完善无障碍过街功能,解决特殊人群过街不便问题。
3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的道路设施资源,完善和提升大容量快速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效率,通过调整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让社会车辆能够在保障公共交通出行的前提下,更多的享有道路使用权限。
4结合两会建议提案、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对市民反应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通过采取路口渠化改造、道路进出口调整、瓶颈路段拓宽、立交节点改造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
疏堵工程项目实施周期约一年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综合治理科科员张日介绍,疏堵工程主要是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议的方式确定项目计划,项目提出后,我们会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具体实施条件、是否符合疏堵工程性质,然后组织现场踏勘和方案设计,召开由交通部门、园林绿化部门、交管部门和属地区政府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方案,谈论工程的科学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可实施性,决定是否纳入疏堵工程实施。在此基础上将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年度投资计划以及施工招标,一般从提出到完成需要1年左右时间。
如何反映身边需要治理的堵点
张日介绍,一部分疏堵项目的来源是市民建议,市民反映渠道主要有: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举报投诉中心12328;北京市非紧急救助中心12345;首都之窗网站等,市民朋友们可以提出您的治堵建议,相关部门收集后加以整理分析,符合疏堵工程实施条件的列入项目储备库进行推进。
您身边有没有亟待解决的堵点?
转发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