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终成功的奋斗人生
本期主荐
——酱猪蹄——
费时费料只求好味
三十六味匠猪蹄(三元桥店)
店铺地址:东三环北路欣怡酒店隔壁
人均消费:71元/人
北京有个主打酱猪蹄的招牌“三十六味匠猪蹄”,十五家店遍布京城,每天能卖将近一吨猪蹄。这字号是掌门人林俊环起的,因为自家猪蹄味道的配方里有36种材料。

林俊环
关于做好酱猪蹄,林俊环有几个坚持。第一个坚持是新鲜。猪蹄必须每天两次现酱,绝不隔夜。

第二个坚持是前蹄。林俊环做的酱猪蹄必须选大小均匀,没有黑毛根,没有淤血,没有破损和黑指甲的A级前蹄。猪的一生运动不多,相比之下,前蹄的使用率更高,所以前蹄的肉质比较紧实,皮厚、瘦肉多、蹄筋丰富,吃起来口感更为饱满、有嚼劲,做酱卤猪蹄或者红烧猪蹄都是极好的。

而猪后蹄运动量少,肉质松散,骨头大肥肉多瘦肉少,更适合煲汤。林俊环采购猪蹄的时候,一吨前蹄要比后蹄贵一万块钱,不过,为了做出达到自己标准的酱猪蹄,他愿意多花这个钱。

第三个坚持是用料要足。处理过的猪蹄,煮好之后,要放入老卤汤里卤制。林俊环酱猪蹄的方子基础是早年间自己学习做酱卤肉的方子,后来按照自己的理解,调整和改良了配方,形成了正好36味配料的酱猪蹄秘方。这套方子讲究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比如使用辣椒,林俊环需要把三种辣椒混合在一起,既有辣感又有辣的香味,但不会引起干辣不适,不会以辣盖味。酱猪蹄的麻来自林俊环混合的麻椒和花椒,两样椒还要泡一下再用,让麻味不抢不夺,柔和到位。

林俊环做酱猪蹄用高汤不加水,用老字号品牌六必居出品的黄豆酱油。这种酱油精选非转基因黄豆和优质冬小麦自然发酵而成,酱香浓郁,适用于各种炒菜、炖菜,佐餐凉拌。

经过3个小时的卤制,猪蹄吸足了汤汁的精华,色泽红亮,软烂脱骨。林俊环说,做猪蹄不难,但想要做好也不简单,得舍得花时间,花心思,花成本,每个环节做到极致,味道自然就好了。

本期掌门
——林俊环——
屡败屡战终成功的奋斗人生
打造三十六味匠猪蹄是林俊环第五次创业。30年前,17岁的林俊环来北京打拼。在建筑工地当过工人,在餐厅做过学徒。读书时候,林俊环成绩很好,没能继续学业,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不过他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360行,只要努力,就能出人头地。因此,林俊环学手艺非常下功夫,很快就掌握了做酱肉的方法。年轻的林俊环渴望成功,刚学会手艺就辞职自己创业。然而做一手好菜和做生意是两码事,缺少经验的林俊环,前几次创业都失败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林俊环完成了成家生子的人生大事,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关于成功,林俊环总是跟现在的年轻人讲“垃圾桶哲学”。刚来的新员工没有经验没有技术,要从其他人不愿意干的活干起。比如酱卤店灶上有个活,要早上6点通火,把火养旺,把熟食放到酱罐里,到11点酱熟,下午5点还要出一锅,这中间,是休息不了的。非常辛苦,但是只要吃得了这个苦,一定会有回报。

如今,林俊环在北京成家立业,买了房。酱猪蹄的招牌在京城里也是响当当。然而,在中午店里的用餐高峰期,哪个岗位忙不过来,林俊环还是会去帮忙。这些年,生意好了,林俊环想为家乡代言,他开始陆续把内蒙古的特色食材带到店里,做出符合北京人口味的美食,椒麻鸡就是第一个成功的案例。

林俊环总是笑呵呵的,经历过创业失败,欠债,孩子生病,这些人生的低谷,他依旧还是刚来北京时那个充满激情的林俊环,只是更乐观,更从容,还用自己的能量,温暖着周围的人。林俊环特意在店里推出了九大免费的承诺,想为那些和他一样,正在北京打拼的人,带来些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