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1983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自主择业创办阳光语言矫正培训学校,专注语言障碍矫正研究37年。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从没说过话的孩子开了口,曾经口吃的孩子长大当了老师。语言障碍者发出新声,也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导 读
何玲,1983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自主择业创办阳光语言矫正培训学校,专注语言障碍矫正研究37年。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从没说过话的孩子开了口,曾经口吃的孩子长大当了老师。语言障碍者发出新声,也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何玲教听障姑娘张蓝蓝发声/记者拍摄
何玲:对,特别棒,你宁可慢也要准,记得吗?来,跟老师念,爸爸的茶杯。
张蓝蓝:爸爸的茶杯。
何玲:对,特别棒,再来一遍。
坐在何玲对面的是张蓝蓝,一位先天重度耳聋但却对说话有执念的姑娘。2021年,蓝蓝考上大学,来到了北京,见了大世界的她发现听障也有很多可能性。但蓝蓝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听的经验,既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阳光语言创始人何玲说:
何玲:她以前完全是手语交流的,戴着助听器也听不太清,有声音进来了她能听见,但是你说了一句话她听不懂。孩子很有志气,很有想法,所以我们现在一边给她训练发音,同时训练她听辨音,反复训练让她对这个音要有感觉。

蓝蓝在上课/记者拍摄
教蓝蓝,何玲和训练师们都需要提高音量,口部动作更夸张些,方便蓝蓝模仿唇形、感受声带的震动,再辅助以专家团队编写的训练教材。现在,蓝蓝可以清晰地介绍自己。
张蓝蓝:你好,我叫张蓝蓝。
何玲:特别棒啊,特别棒!

孩子与训练师在互动中进行语言障碍矫正/记者拍摄
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之中,有一个叫小豆丁。小豆丁两岁时,妈妈康女士发现,跟同龄人相比,小豆丁还不会说叠字,也不爱说话,几乎没有声音,不和家人互动。
康女士:正常孩子八、九个月就有开始冒话的,有的孩子一岁多基本上就能说挺多了,那像我们家孩子这样就算慢的了,看医生说孩子有点语言发育迟缓。
辗转多家医院检查后,康女士决定带孩子来阳光语言做康复训练。我们见到康女士时,看得出她现在没那么焦虑了。
康女士:他刚来到这儿的时候,其实也是相当于无语言状态,对于声音比较敏感,胆子比较小。他现在就是会主动说很多词,比如看到车,会说“小汽车,开走啦”,比如想厕所,会说“我要上厕所”,“大斑马”这种三个不同字的词,还有四个字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基本都会说了。对,确实是,我们家孩子这三个月真变化挺大的。

语言障碍会影响交流、心理、行为与社交/记者拍摄
蓝蓝和小豆丁都属于语言障碍者。更常见的语言障碍还有口吃、构音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大舌头、腭裂语音障碍、脑瘫听力言语障碍,以及语言发育落后等儿童发育问题导致的语言障碍。阳光语言创始人何玲介绍:
何玲:语言障碍从大类上说,一个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孩子不会说话,还有一些孩子会说话,但他表达能力很差,人家会讲故事,他只会说一两个字,整个语言表达逻辑不清。还有很大一类的就是语音问题,比如说“姥姥”说成“袄袄”之类的,一部分人说不清楚,咱们听不懂,其实是一种构音障碍,这种类型是功能上的,但也有一些结构性的,比如唇腭裂的孩子他说话不清楚,他有很重的鼻音。我刚刚开始研究的时候,那个时候首先是解决的方法有限,另外一个就是人们的认知,如果真遇到了,家长就觉得那只能认倒霉了。

何玲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受访者提供
为了帮助语言障碍者恢复语言健康,老兵何玲深耕钻研了37年。而这份执着,缘起于她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就读时,跟随带教医生的一次出诊,那是1988年。
何玲:说来其实是一种缘分吧,我都没想到,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条路。在我实习那年,在沈阳空军医院,当时是咱们全军的耳鼻喉科中心,这方面的疑难杂症可能也会多一些。当时,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眼睛忽闪忽闪的不说话,她妈妈说这个孩子会说话,就是说话不清楚,自己很自卑,她就不敢说话,在学校被别的小同学笑话,后来干脆都不上学了。妈妈很痛苦,她为这个事情也是东奔西走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老师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最后给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你回家多练练吧”。当时其实我也很惊讶,家长那种失望的眼神,包括小女孩自己也忍不住哭了,这个事情对我其实触动很大。那年的寒假我没回家,我就在四医大查资料,包括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去查资料,结果发现这方面有用的资料真的很少。
每个人都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你我都有先天或后天形成的一些长处和短板,但语言障碍之所以需要从小被重视,是因为它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生活和社交,更会影响孩子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态度。
何玲:因为人,生而不同嘛,但是如果说他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到他无法上学、无法上班,就是个问题了。很多语音有问题的孩子,特别是那种中重度的孩子,他都不仅仅有语音问题,他还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孩子他会合并有语言能力的落后、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可以针对他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同步提升。

何玲独立研发“AFPP完美语音矫正法”等语言障碍矫正方法/记者制图
为了系统性地帮助语言障碍者,何玲突破领域空白,独立研究发明了AFPP完美语音矫正法、AFPR口吃语音矫正法和AFPC综合干预训练法等三大专利方法,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功能性和病理性语言障碍。
何玲: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有不同的训练方法或者说理论体系。比如说,针对发音问题的,我们有AFPP完美语音矫正法,其实“A”就是分析(assessment),包括对孩子的诊断分析,训练过程中还要对孩子的变化进行定期分析,找到原因之后你才能去解决问题。“F”就是功能(function),所有语音问题,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都一定存在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所以“F”是核心。接下来“P”就是发音(pronunciation),我们是指的是发音要素训练,这种训练它更高效,最后这个“P”是完美化提升(perfection)。

阳光语言训练效果保障体系/受访者提供
语言障碍的康复之路没有模版,需要根据训练目标个性化定制方案,康复周期长,见效也许慢,所以更需要专业的社会力量加入。阳光语言创办以来,已有医疗与教育科研专家团队20余人,训练专家团队近百人,机构分布在长春、北京和上海。
何玲:咱们语言障碍这个学科,它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另外它是个交叉学科。作为训练师,首先你要有责任心,你要有爱心,你要喜欢孩子,普通话要标准,听力要比较好。专业背景上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康复专业的、心理专业的、教育专业的、医疗专业的。咱们分几个学部,所有人来了以后都是从头培训,跟医生在医院规培一样,我们还有“1+1督导”,就是专门有人听他上课,每隔半年我们对老师的技能都会有考核。
在阳光语言接受过语言障碍矫正的孩子中有很多都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何玲说,其中一个姑娘来的时候有口吃,后来不仅去了美国留学还留校任教。今年暑假,孩子们还回来看她。
何玲:那这样的案例太多了,真的数不过来。你看我们有一个孩子,当时是一个高中生,一个女孩,她是非常严重的口吃,都不说话的那种程度,妈妈想了解孩子情况要通过我来了解。现在,孩子在美国读博士,在美国定居了,留在大学任教,非常优秀的孩子。

何玲进行公益直播/记者拍摄
今年春天,何玲开始探索线上直播。每周四晚上,她都会在视频号、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进行公益直播,针对语言障碍问题答疑解惑。
何玲:家长这方面困惑很多,还是有很多误区,甚至有些家长的操作给孩子的帮助都是反向的,我们就是想在这种公益直播上普及一些专业知识。我觉得做这件事还是一种使命感吧!
喝几口水,整理一下思绪,六点钟,何玲准时开播了。
小助理:开播了,开播了,何教授今天真的好忙好忙,都没有来得及吃饭啊。
何玲: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打在公屏上......

退役老兵、阳光语言创始人何玲/记者拍摄
一朝入伍,终生是兵。何玲说,认准了一件事,你就脚踏实地地做下去,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这就是军人底色。
何玲:参军21年培养了我一个品质,就是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另外“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军人的宗旨。我是总觉得我就是个军人,没有那种“我现在已经是老百姓了”的感觉,不是这样的。不照镜子可能感觉自己还是穿着军装呢,骨子里就是这样的!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李天一、主编 朱来生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谢思楠
监制: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