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座椅“亮相”北京朝阳站地区_北京时间

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座椅“亮相”北京朝阳站地区

9月12日,北京朝阳站东广场公交候车区迎来了一批特殊“新成员”——3组承载着“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历史记忆的观礼座椅。这些座椅经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朝阳站办协调申请,从国家庆典现场“转岗”至市民日常出行场景,成为站区“从观礼台到会客厅”红色传承实践的生动载体。

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座椅“亮相”北京朝阳站地区

9月12日,北京朝阳站东广场公交候车区迎来了一批特殊“新成员”——3组承载着“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历史记忆的观礼座椅。这些座椅经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朝阳站办协调申请,从国家庆典现场“转岗”至市民日常出行场景,成为站区“从观礼台到会客厅”红色传承实践的生动载体。

座椅启用首日,便引发旅客纷纷驻足体验。来自东北的李女士坐在座椅上拍照发朋友圈:“坐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阅兵盛典的庄严,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让人心潮澎湃。”经常在北京朝阳站通勤的王先生感慨:“这是第一次在火车站地区能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这种设计既实用又有教育意义。”

此次座椅移设是朝阳站办打造“城市会客厅”的创新尝试。通过将国家庆典活动现场的设施转化为公共服务资源,不仅实现绿色节俭的可持续利用,更构建起“红色记忆—站区肌理—民生服务”的传承链条。“这批座椅严格遵循‘传承纪念价值、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既满足候车旅客休憩需求,又成为站区‘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让‘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在方寸之间实现时空对话。”朝阳站办工作人员介绍道,“每一把座椅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递。我们希望让旅客在候车时也能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温暖力量。”

如今,这些座椅已成为站区“暖心服务与红色传承交融”的靓丽风景线,让历史记忆在市民日常出行中“活起来”,激励着每一位市民旅客在平凡生活中传承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记者石旻

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座椅“亮相”北京朝阳站地区

9月12日,北京朝阳站东广场公交候车区迎来了一批特殊“新成员”——3组承载着“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历史记忆的观礼座椅。这些座椅经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朝阳站办协调申请,从国家庆典现场“转岗”至市民日常出行场景,成为站区“从观礼台到会客厅”红色传承实践的生动载体。

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座椅“亮相”北京朝阳站地区

9月12日,北京朝阳站东广场公交候车区迎来了一批特殊“新成员”——3组承载着“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历史记忆的观礼座椅。这些座椅经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朝阳站办协调申请,从国家庆典现场“转岗”至市民日常出行场景,成为站区“从观礼台到会客厅”红色传承实践的生动载体。

座椅启用首日,便引发旅客纷纷驻足体验。来自东北的李女士坐在座椅上拍照发朋友圈:“坐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阅兵盛典的庄严,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让人心潮澎湃。”经常在北京朝阳站通勤的王先生感慨:“这是第一次在火车站地区能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这种设计既实用又有教育意义。”

此次座椅移设是朝阳站办打造“城市会客厅”的创新尝试。通过将国家庆典活动现场的设施转化为公共服务资源,不仅实现绿色节俭的可持续利用,更构建起“红色记忆—站区肌理—民生服务”的传承链条。“这批座椅严格遵循‘传承纪念价值、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既满足候车旅客休憩需求,又成为站区‘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让‘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在方寸之间实现时空对话。”朝阳站办工作人员介绍道,“每一把座椅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递。我们希望让旅客在候车时也能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温暖力量。”

如今,这些座椅已成为站区“暖心服务与红色传承交融”的靓丽风景线,让历史记忆在市民日常出行中“活起来”,激励着每一位市民旅客在平凡生活中传承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记者石旻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