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_北京时间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2025年4月24日

我们迎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浩瀚星空中

“群星”闪耀

我国共发射过21颗风云气象卫星

目前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

它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而我国也是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

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

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由于轨道不同

气象卫星目前被分为两类

就像两个超厉害的“小分队”

一类是静止气象卫星

另一类是近地轨道气象卫星

两个“小分队”

相互配合、协同观测

形成了“1+1>2”的气象观测效果

今天

象象用“乐高风”

绘制风云气象卫星“家族”

一起认识一下

两个“小分队”的成员吧!

↓↓↓

一、静止气象卫星小分队

先来说说静止气象卫星,它离地面大约3.6万公里远呢!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所以从地面上看,它就像被定在了空中一样,静止不动。静止气象卫星最显著的技能是能“凝视”某个区域,一刻不停地对该区域进行高频次不间断监测,监测频次都能达到分钟级啦!这对于天气监测和预报来说,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

成员:

风云二号G星(FY-2G)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二号G星于2014年12月3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G星的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风云二号H星(FY-2H)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二号H星于2018年6月5日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是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家族中的最后一员,具备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能力。H星定点位置为东经79度,其主要任务是在确保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连续稳定的基础上,覆盖南亚、西亚、中亚和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风云四号A星(FY-4A)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四号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实现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干涉式高光谱大气探测,全球首次辐射计、探测仪、闪电仪共平台装载、全天时工作,对地综合观测能力全球领先。

风云四号B星(FY-4B)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四号B星于2021年6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首发业务星,观测数据广泛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灾害天气预警、气候预测服务、生态环境监测、通信导航安全等领域。

二、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小分队

再来说说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它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探险家”,全天候沿轨道观测地球,能获取全球观测数据,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物理参数。因为它离地球近,所以看得更清楚,全球气象监测数据能被它轻松“拿捏”!

成员:

风云三号D星(FY-3D)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D星于2017年1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星是我国第二代近地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星中的下午星,搭载了10台/套先进遥感仪器,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为全新研制、首次上星搭载,并对核心仪器中的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大幅升级改进。它所具备的对气溶胶、温室气体探测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风云三号E星(FY-3E)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E星于2021年7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有效补充了6小时同化窗内卫星观测资料的空白。风云三号E星在确保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观测业务的基础上,侧重数值天气预报的应用目标,对热带气旋和其它极端气象灾害预警、气候监测、太阳和空间天气观测具有独特优势。

风云三号G星(FY-3G)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三号F星(FY-3F)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F星于2023年8月3日成功发射。作为风云气象卫星“上午星”家族的新成员,F星的载荷配置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在确保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全球成像观测和大气垂直探测业务基础上,强化大气成分定量探测和气候变化监测,服务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业务及研究。

或许,每一位航天人、气象人

都是喜爱探头看天的“大孩子”

一颗颗风云气象人

就是他们心目中

最珍爱的宝贝

星河璀璨

逐梦苍穹的脚步

从未停歇

今天

让我们一起仰望星辰大海

来源:中国气象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用积木“搭建”风云卫星“家族”,能认出来吗?

2025年4月24日

我们迎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浩瀚星空中

“群星”闪耀

我国共发射过21颗风云气象卫星

目前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

它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而我国也是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

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

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由于轨道不同

气象卫星目前被分为两类

就像两个超厉害的“小分队”

一类是静止气象卫星

另一类是近地轨道气象卫星

两个“小分队”

相互配合、协同观测

形成了“1+1>2”的气象观测效果

今天

象象用“乐高风”

绘制风云气象卫星“家族”

一起认识一下

两个“小分队”的成员吧!

↓↓↓

一、静止气象卫星小分队

先来说说静止气象卫星,它离地面大约3.6万公里远呢!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所以从地面上看,它就像被定在了空中一样,静止不动。静止气象卫星最显著的技能是能“凝视”某个区域,一刻不停地对该区域进行高频次不间断监测,监测频次都能达到分钟级啦!这对于天气监测和预报来说,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

成员:

风云二号G星(FY-2G)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二号G星于2014年12月3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G星的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风云二号H星(FY-2H)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二号H星于2018年6月5日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是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家族中的最后一员,具备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能力。H星定点位置为东经79度,其主要任务是在确保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连续稳定的基础上,覆盖南亚、西亚、中亚和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风云四号A星(FY-4A)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四号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实现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干涉式高光谱大气探测,全球首次辐射计、探测仪、闪电仪共平台装载、全天时工作,对地综合观测能力全球领先。

风云四号B星(FY-4B)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四号B星于2021年6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首发业务星,观测数据广泛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灾害天气预警、气候预测服务、生态环境监测、通信导航安全等领域。

二、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小分队

再来说说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它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探险家”,全天候沿轨道观测地球,能获取全球观测数据,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物理参数。因为它离地球近,所以看得更清楚,全球气象监测数据能被它轻松“拿捏”!

成员:

风云三号D星(FY-3D)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D星于2017年1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星是我国第二代近地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星中的下午星,搭载了10台/套先进遥感仪器,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为全新研制、首次上星搭载,并对核心仪器中的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大幅升级改进。它所具备的对气溶胶、温室气体探测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风云三号E星(FY-3E)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E星于2021年7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有效补充了6小时同化窗内卫星观测资料的空白。风云三号E星在确保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观测业务的基础上,侧重数值天气预报的应用目标,对热带气旋和其它极端气象灾害预警、气候监测、太阳和空间天气观测具有独特优势。

风云三号G星(FY-3G)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三号F星(FY-3F)

图片为AI制作

风云三号F星于2023年8月3日成功发射。作为风云气象卫星“上午星”家族的新成员,F星的载荷配置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在确保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全球成像观测和大气垂直探测业务基础上,强化大气成分定量探测和气候变化监测,服务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业务及研究。

或许,每一位航天人、气象人

都是喜爱探头看天的“大孩子”

一颗颗风云气象人

就是他们心目中

最珍爱的宝贝

星河璀璨

逐梦苍穹的脚步

从未停歇

今天

让我们一起仰望星辰大海

来源:中国气象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