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今明两天(7月4日至5日)将迎来本轮高温过程的鼎盛阶段。北京近期频繁降雨、闷热潮湿,这湿度,这体感,咱北京又“火”又“潮”!
北京近期频繁降雨、闷热潮湿
“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等话题
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

原来高温桑拿天里最忙的
还是牛(马)……

据中国气象台数据
7月4日14:00
北京实时湿度为76%
@气象北京 显示,
15:00北京城区气温在
34.4℃至35.7℃之间
记者来到街头
市民吐槽“跟蒸炉一样”“衣服都晒不干”
“身上黏黏糊糊的”
这湿度,这体感
咱北京又“火”又“潮”!
据北京市气象台预报,今天(7月4日)后半夜至明天上午将有较强雷阵雨袭扰京城。未来8天(7月5日至12日)也基本每天都有雨,多为分散性降雨。如此闷热多雨,是南方的梅雨扩张到北方来了吗?
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信息显示,北京自6月26日之后,分散性阵雨、全市范围降雨穿插出现,分散性降雨居多。截至7月3日,基本上连续7天都有雨水,今天还将有一场较强雷阵雨。另据预报,未来8天(7月5日至12日)也基本每天都有雨,多为分散性雷阵雨或者阵雨。这样来看,北京过去7天、未来8天都有雨,潮湿天气将持续半个月。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孙倩倩解释,最近北方多地闷热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提前北跳,其边缘的偏南风将热带地区的湿热空气输送到华北、东北等地,导致持续湿热天气。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此时出现这样闷热的天气在常年同期是少见的,常年在大暑期间才会出现的情况,今年明显提前了。
接下来,北京仍将维持多雨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也出现了“梅雨”。孙倩倩表示,只能说今年的情况异于常年,华北体验到了类似梅雨的感觉,但不能说梅雨开始向北蔓延。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多云、风力较小等。由于长时间的时雨时晴高湿天气,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的典型梅雨持续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当梅雨出现时,到处湿乎乎、衣服晾不干、家具冒水珠。目前来看,北京的潮湿多雨情况和真正的梅雨相差甚远。
北方闷热天气何时能结束?这还得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位置调整。展望后期,副热带高压5日后会减弱东退,同时4号台风还可能北上,不过目前台风路径还不确定,至少未来一周,北方多地还将持续这样闷热的天气。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今明两天(7月4日至5日)将迎来本轮高温过程的鼎盛阶段,高温范围达本轮过程最大,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的高温。6日起高温范围将逐渐缩小。
请老人和孩子等重点防护人群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户外工作者要定时休息,合理安排工作,随身携带防暑用品,谨防中暑。如果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保持通风,补充水和电解质,如无缓解或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北京新闻广播综合记者张冰冰、@中国天气、@气象北京 等
责编:郭峥
监制:刘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