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被列车员称为“革命老区号”,因为它沿途经过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故事发生地武安、涉县129师司令部和将军岭等革命胜迹。

6423/4次列车从1982年开始运行,全程209公里,运行时间5小时50分,停靠24个中间站,约十分钟停靠一站。这趟列车从邯郸出发一路向西,途经武安、涉县、黎城等地,终点站为山西潞城。
列车被列车员称为“革命老区号”,因为它沿途经过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故事发生地武安、涉县129师司令部和将军岭等革命胜迹。

早上,从邯郸发往潞城的6423次列车进入站台准备迎接旅客,一名铁路工作人员正在执勤。
从邯郸站至午汲站大约40公里,公交车票价为8元,火车票为2元。而南峧站至东阳关站车票仅需1元,学生票0.5元,可谓是中国最便宜的车票了。这趟车至今仍然是老人、学生和通勤职工出行的首选工具。
家住山西黎城的崔大娘77岁了,几十年前她就隔三差五乘坐719/720次(如今的6423次列车)将土鸡蛋、核桃、花椒、山楂等土特产卖到集市。现在生活好了,她仍然坐这趟车看儿子闺女,与这趟车有几十年的感情。

这辆车的车头,是老式的东风4型编号为2553燃油机车。
“这趟车以前是我们过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帮助我们脱了贫。现在它变成了惠民便民的革命老区旅游专列,还在发挥作用。我把车上的列车员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亲人。”崔大娘说。
中国已有超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超过世界其他地方高铁线路的总和。步入高铁时代,绿皮车在速度和舒适感上已处于被淘汰的状态。仅剩的一部分绿皮车,成为“活的列车博物馆”。
“这趟列车20年来票价从未变过。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运行成本远高于收入。但是,它却给沿线村民和铁路职工带来便利和优惠,是实实在在的惠民车。”列车长王志强说。

进站旅客正在上车。

6423次列车长王志强。据他介绍,这趟列车每日往返客流约为400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打在孩子的脸上。邯郸上学的九年级学生在列车上写数学作业。据列车员介绍,许多在城里念书的学生周末都坐这趟车回家,便宜和安全成了学生的首选。

列车在磁山站停车,图为正在上车的小乘客。

列车上6岁小乘客对着镜头笑。

在邯郸从事美牙服务的韩阳坐车准备回家过年。从邯郸回老家阳邑坐这趟列车只需4元钱,而坐客车则要花费15元。

来自山西黎城的崔大娘今年77岁,坐这趟车几十年,受几代列车员的帮助,和许多列车员成了熟人。“我把这趟车的列车员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崔大娘说。

冬天,老绿皮车密封不严、没有电暖气,靠烧锅炉取暖。“添煤烧火,不能将炉膛里的煤块堆积成山,其水平面要低于炉膛口边缘,常添煤、少添煤,才能保证炉火旺。”列车员张长兴说。

烧锅炉的煤炭每次到磁山站进行补充。图为工人向车上运煤炭

列车没有设置餐车,列车员都是自带午餐,放在锅炉上加热后食用。

绿皮车的窗户之前是可以打开的。为了防止乘客乱扔废弃物影响高速列车行驶,车窗近几年都进行了改装,窗户只能开到10厘米。

列车员张长兴,今年是跟这趟车的第13个年头。手里的暖瓶裂开了口子,但他舍不得扔。

6423次列车停靠在站台,等待乘客上车。

由于沿途车站位于深山,车站的工作人员看病买药比较困难。6423次列车的列车员时不时会将常用药品送到各车站。

列车快到终点站,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几年、十几年后,绿皮车或终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