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是故乡》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_北京时间

《青山是故乡》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代新农民到底什么样?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青山是故乡》给出了答案——男主角董大林。

《青山是故乡》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代新农民到底什么样?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青山是故乡》给出了答案——男主角董大林。

在他身上,既有传统农民的勤劳质朴和重情重义,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开放视野。从农科院完成进修后,董大林决心做一个不一样的农民,带领村民发展绿色种植。在推广绿色种植的过程中,他展现出极强的行动力,面对重重困境,始终初心如磐,从未动摇守护亲情、建设家乡的信念,以持之以恒的行动诠释坚韧的力量。

说起来,这部电视剧从诞生到播出,几经周折。日前记者专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道出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

■编剧:与村民同吃同住,呈现原汁原味故事

《青山是故乡》的编剧郝国忱、田德中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与长期的关注。他们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传统农业式微,大量土地荒芜,村民外出务工;也感受到了乡村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这些真实的场景和故事,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编剧郝国忱说: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虽然走出了乡村,但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发展。这些年,农村变化太大了,我看到很多土地荒芜,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写好这部剧,我和田德中老师多次深入乡村,和村民们一起生活、劳作。我们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那些为了生活奔波的艰辛,还有家庭里的琐事、矛盾,都特别真实。我们就想把这些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乡村振兴路上农民们的努力和坚持。”

导演:拍摄历尽艰辛,一切都很值得

《青山是故乡》的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剧组为了拍出真实的农村景象,特意选择在一个偏远的乡村进行拍摄,那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给拍摄带来了很多不便。

导演刘洋谈及拍摄时的艰辛,感慨地说:

“我们选择了一个偏远的乡村作为拍摄地,就是为了追求最真实的乡村风貌。但那里条件真的很艰苦,交通特别不方便。有一次下大雨,拍摄设备都运不进去,没办法,大家只能一起动手,把设备一件一件扛到拍摄现场。虽然很累,但看到最后的画面那么真实,一切都值了。”

在探讨剧中主题时,导演刘洋表示:

“这部剧的主题很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亲情与利益的抉择,这些都是当下农村发展中很现实的问题。拍摄的时候,我经常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怎么能把这些主题通过剧情和角色更好地展现出来。像绿色种植那场戏,大家一起出主意,最后加了很多对比镜头,效果特别好。”

主演:干了好几个月的农活换来的“演技”

为了塑造好剧中角色,演员们下足了功夫。

饰演董大林的褚栓忠特意去农村体验生活。他跟着当地农民一起干农活,从播种、浇水到收割,每个环节都亲身体验,学习农民们的动作习惯、说话方式。

褚栓忠分享道:

“我专门去了农村,跟着当地农民干了好几个月的农活。从春天播种,到夏天浇水施肥,再到秋天收割,每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有个大爷特别照顾我,教了我好多实用的种植技巧,还跟我讲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这些都让我对董大林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拍戏的时候,那些在田间地头的动作,都是我实实在在学来的,观众看着也能更有代入感。”

梁林琳饰演的大嫂冯邱兰,为了把握角色温柔善良又有主见的特点,反复研读剧本,分析邱兰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变化。

她回忆道:

“我拿到剧本后,就一直在琢磨邱兰这个角色。我自己家里也有长辈,我就观察她们平时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把那些智慧和耐心都用到邱兰身上。有一场调解妯娌矛盾的戏,我就想着怎么能让观众感受到邱兰的包容和善良,所以在表情和语气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希望能把这个角色演活。”

(作者:刘颖)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戴武 毕明

《青山是故乡》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代新农民到底什么样?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青山是故乡》给出了答案——男主角董大林。

《青山是故乡》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代新农民到底什么样?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青山是故乡》给出了答案——男主角董大林。

在他身上,既有传统农民的勤劳质朴和重情重义,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开放视野。从农科院完成进修后,董大林决心做一个不一样的农民,带领村民发展绿色种植。在推广绿色种植的过程中,他展现出极强的行动力,面对重重困境,始终初心如磐,从未动摇守护亲情、建设家乡的信念,以持之以恒的行动诠释坚韧的力量。

说起来,这部电视剧从诞生到播出,几经周折。日前记者专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道出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

■编剧:与村民同吃同住,呈现原汁原味故事

《青山是故乡》的编剧郝国忱、田德中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与长期的关注。他们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传统农业式微,大量土地荒芜,村民外出务工;也感受到了乡村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这些真实的场景和故事,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编剧郝国忱说: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虽然走出了乡村,但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发展。这些年,农村变化太大了,我看到很多土地荒芜,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写好这部剧,我和田德中老师多次深入乡村,和村民们一起生活、劳作。我们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那些为了生活奔波的艰辛,还有家庭里的琐事、矛盾,都特别真实。我们就想把这些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乡村振兴路上农民们的努力和坚持。”

导演:拍摄历尽艰辛,一切都很值得

《青山是故乡》的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剧组为了拍出真实的农村景象,特意选择在一个偏远的乡村进行拍摄,那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给拍摄带来了很多不便。

导演刘洋谈及拍摄时的艰辛,感慨地说:

“我们选择了一个偏远的乡村作为拍摄地,就是为了追求最真实的乡村风貌。但那里条件真的很艰苦,交通特别不方便。有一次下大雨,拍摄设备都运不进去,没办法,大家只能一起动手,把设备一件一件扛到拍摄现场。虽然很累,但看到最后的画面那么真实,一切都值了。”

在探讨剧中主题时,导演刘洋表示:

“这部剧的主题很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亲情与利益的抉择,这些都是当下农村发展中很现实的问题。拍摄的时候,我经常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怎么能把这些主题通过剧情和角色更好地展现出来。像绿色种植那场戏,大家一起出主意,最后加了很多对比镜头,效果特别好。”

主演:干了好几个月的农活换来的“演技”

为了塑造好剧中角色,演员们下足了功夫。

饰演董大林的褚栓忠特意去农村体验生活。他跟着当地农民一起干农活,从播种、浇水到收割,每个环节都亲身体验,学习农民们的动作习惯、说话方式。

褚栓忠分享道:

“我专门去了农村,跟着当地农民干了好几个月的农活。从春天播种,到夏天浇水施肥,再到秋天收割,每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有个大爷特别照顾我,教了我好多实用的种植技巧,还跟我讲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这些都让我对董大林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拍戏的时候,那些在田间地头的动作,都是我实实在在学来的,观众看着也能更有代入感。”

梁林琳饰演的大嫂冯邱兰,为了把握角色温柔善良又有主见的特点,反复研读剧本,分析邱兰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变化。

她回忆道:

“我拿到剧本后,就一直在琢磨邱兰这个角色。我自己家里也有长辈,我就观察她们平时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把那些智慧和耐心都用到邱兰身上。有一场调解妯娌矛盾的戏,我就想着怎么能让观众感受到邱兰的包容和善良,所以在表情和语气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希望能把这个角色演活。”

(作者:刘颖)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戴武 毕明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