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那么,“九门八点一口钟”又是啥意思呢?
北京的文化向来都是一套一套的,例如“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那么,“九门八点一口钟”又是啥意思呢?

清末的鼓楼 英国摄影师唐纳德·曼尼拍摄
“九门八点一口钟”是老北京的一句俗语,说的是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启闭,都要听钟鼓楼的钟声和鼓声。从唐代起“暮鼓晨钟”便作为一项制度正式传承下来。“暮鼓晨钟”不能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为“晚上敲鼓,早上撞钟”,其意是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晨起,也就是早上七点撞钟报时;暮起,也就是晚上十九点击鼓报时。
同时按老规矩,北京城的九个城门,都悬挂一个报钟点的响器,当听到钟鼓楼“亮更”和 “定更”的钟鼓时,各城门就打点,开启或关闭城门。

点,是铁质或铜制的一种打击乐器,敲起来声音很响。型似桃形,呈扁平状,中间隆起,边上穿两孔,两端为云头形,因此在北京也叫做云牌或云板。各城楼的守城士兵到了相应的时候,一起敲击云牌,这种行为被称之为“打点”。 现在法源寺东配殿还悬挂着一个“点”。
那么,为啥北京城里是九座城门八个点,只有一座城门撞钟呢?这源自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北京原是苦海幽州,被龙王、龙婆带着龙子龙孙占据着。朱棣迁都北京以后,等于占了人家的地盘儿。老龙王一气之下,想把北京城的甜水全部偷走,就让龙婆和龙女拿大篓子把甜水装着出了西直门。甜水全没了,老百姓怎么过啊?大将高亮拎上长枪就追出了西直门,到河边赶上了龙婆和龙女。高亮提枪便刺,把水篓扎漏,甜水倒是留下来了,可高亮却被水淹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西直门外修了座桥,叫高亮桥,后来改叫"高粱桥"了。

老龙王气愤难消,于是乎就来北京城大闹。皇帝派刘伯温前去降服龙王。老龙王与刘伯温斗法,结果还是刘伯温技高一筹,降服了龙王,并把它镇在了崇文门下面的海眼里。
老龙王问刘伯温:“你不能镇我一辈子吧?什么时候我能出来呢?”刘伯温答道:“什么时候你听见崇文门城楼上打点,就是你出头之日!”老龙王一想,每天城门楼子上都会打点,那我到晚上就能被放出来了,这时间不长啊!于是就答应了刘伯温的要求。
但刘伯温为了不让龙王出来害人,便派人把崇文门上的云牌摘下,换成了钟。从此以后崇文门就不打点,只敲钟。这老龙王,也就永远不能出来祸害北京啦!

相声《老板与员工》
有关北京城的典故有很多,等以后小编慢慢给您讲。今天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的《笑动剧场》栏目中,将播出李伟建、武宾合说的相声《论捧逗》、《老板与员工》,钱琦、李善鹏合说的相声《恋爱的时代》,都是非常精彩的节目。您不要忘记每日18:00,与笑星们一起相约荧屏,欢乐笑不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