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历经十年研究发现,地球上分布最北的食叶疣猴——秦岭金丝猴,会在夏秋两季策略性地选择“贴膘增肥”,以顺利度过冬季严寒带来的食物危机。

日前,我国科学家发表在生态学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开了秦岭金丝猴的过冬“秘笈”。以树叶为主食的秦岭金丝猴在冬季会面临长达数月的无叶期,此时它们的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存在能量亏损。秦岭金丝猴如何解决能量亏空难题,保持身体健康呢?自2011年起,我国科学家在秦岭北坡开始了长期野外跟踪式研究。

历经十年的量化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冬季漫长的食物危机,秦岭金丝猴会提前备战,在夏秋两季“贴膘增肥”。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博士侯荣介绍,每年夏秋两季,秦岭金丝猴会加食很多高脂肪、高淀粉食物,以脂肪组织形式存储,供机体在漫长的冬季利用,秋季是秦岭金丝猴“贴膘增肥”的高峰期,能量摄入为全年最多,每年秋末,它们的体重达到全年最高,冬季过后体重下降14%。金丝猴整个冬季每天的能量赤字是102千焦,它体重下降供给的能量,每天是101千焦,所以我们认为它脂肪的存储,有效地弥补了能量的亏损。


秦岭金丝猴还采取减少移动时间、增加休息及取食时间、降低皮肤温度等策略,减少能量散失。综合施策下,它们逐渐适应了秦岭冬季低温及粮食奇缺的双重困境,保证了种群的稳定延续。
(来源:新华社 编辑:高飞 责编:段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