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宣布,在最新的对抗儿童色情暴力视频的战斗中取得阶段性胜利,删除了超过15万个视频但不幸的是,这些视频早在2016年就悄悄流向国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传播曾一度让国外舆论哗然的儿童邪典片并未在国内家长和相...
编者按
家长总是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外界影响,不受外界伤害:给手机电脑上密码锁、把刀等尖锐物体放到孩子拿不到的高处、包裹桌椅的边边角角……可是,危险依旧会发生。
1月2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官方发布微博称:针对利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传播涉暴力、恐怖、残酷、色情等妨碍未成人健康成长的有害视频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部署开展深入监测和清查。”
全国“扫黄打非”办还表示将对此事持续关注,对不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造成有害视频及信息传播的企业,一经查实,必予严惩。
被称作“儿童邪典片”的视频

不得不承认,“扫黄打非办”的这条微博在提醒家长:孩子最喜欢的儿童频道或者动画世界,出现了大量以卡通或儿童剧形式呈现,却表现大量色情、血腥暴力、虐待等等儿童不宜情节的视频。这些视频,被称作“儿童邪典片”。
据澎湃新闻1月21日报道,这类视频在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等视频网站上,都能轻而易举地搜索到,而且点击量居高不下。

儿童邪典片是些什么样的内容?
邪典片,指题材诡异,风格异常,但在小圈子里深受推崇的的电影。一般来说,邪典片大多是一些少儿不宜的限制级影片。
乍一看,视频中是孩子或家长熟悉的米老鼠、小猪佩奇、爱莎公主,殊不知这些动漫人物经二次加工正上演着一幕幕少儿不宜的刺激戏码,画面充满血腥、虐待与色情。
谁能想到,当小孩抱着父母的手机或iPad津津有味地观看卡通视频时,他们正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不良信息的诱导。
小编之前在百度视频搜索迪士尼“爱莎公主”的名字,可以轻松得到含有暴力和软色情的短视频。

更有甚者制作中国版“儿童邪典片”,优酷视频的“广之潮--亲子互动”频道就播放过系列疑似视频,视频挂着“亲子互动”的羊头却卖着“邪典片”的狗肉,一旦小朋友观看完几部该系列的短片后,根据记录和数据,平台会自动推荐相关视频,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小编了解到,此类“儿童邪典片”最开始是在国外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上广泛传播:米奇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在路口,血流一地;由《冰雪奇缘》改编而成的泥塑动画片中,蜘蛛侠对着爱莎公主掏出了生殖器,并尿在她身上;动漫人物接受各种开喉咙、开颅手术。

随着有家长反映举报,YouTube才开始大规模下线视频、封锁账号。2017年 11 月,YouTube宣布,在最新的对抗儿童色情暴力视频的战斗中取得“阶段性胜利”,删除了超过15万个视频。
但不幸的是,这些视频早在2016年就悄悄流向国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传播。曾一度让国外舆论哗然的“儿童邪典片”并未在国内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间引起足够重视。
家长有责,平台也缺少把关
移动设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2017年11月27日, Common Sense发布了“0-8岁儿童媒体使用情况”新报告,从整体上看,0-8岁儿童平均每天花48分钟使用移动设备。2-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花58分钟使用移动设备,5-8岁的儿童移动设备日常访问时间则增长至1小时2分钟。
在儿童媒体接触方面,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最大。家庭收入越低,孩子们呆在屏幕前的时间越长。

家长在没有确定视频内容是否适合孩子观看的情况下就放任孩子观看,难免有失责之嫌。有些家长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的确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但这时候也可以采取其他途径保护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玩耍。
比如,小朋友要观看某部动画片,做父母的可以先花些时间看看内容简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用画画、运动等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填补孩子课后的时间空缺;减少孩子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或者选择在自己空闲的时间与孩子一同观看;和孩子及时沟通,了解他最近的活动,询问他喜欢的角色有什么特点,从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作为家长可以做的是深度陪伴,给孩子关心做好引导,那么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的责任又是什么,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引进视频的时候严格把关,审核哪些视频可看或不可看,及时删除涉及不良信息的视频,封杀发布这些视频的账号。
法律怎样保护孩子远离网络的不良影响?
小编了解到,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已将大部分“儿童邪典片”扫地出门,但小编担心制作视频的人会给邪典片换身行套又卷土重来。
邪典片隐藏的潜在威胁贻害无穷,它可能诱导儿童模仿视频中出现的桥段。因此,小编认为,关爱儿童成长,不仅要让家长负责,让视频网站履行好“把关人”角色,相应的法律监管也必须跟上。
早在5年前,媒体就曾报道过一起因小朋友模仿动画片烧伤同伴的新闻。
2013年4月6日,江苏省8岁儿童李浩冉和其5岁的弟弟李浩与8岁的邻居李某在村边树林里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绑架烤羊”的剧情,李某把李浩弟兄俩绑在村东头的树上,随后点燃了树下的树叶。
由于当天风大,火势失去控制,导致小冉和小浩被严重烧伤。幸遇村民施救,小冉和小浩才捡回自己性命,但恶果已无法挽回,经诊断,小冉全身烧伤面积达到40%,而小浩全身烧伤面积更是达80%。
事发后,李浩冉、李浩将同伴李某和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认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传播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制作发行方除应遵守《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受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主动严格审查、过滤未成年人不宜的情节和画面,并负有提示风险、警戒模仿的义务。而其在制作、发行的涉案音像制品中,仍存在捆羊、用火煮羊等暴力情节和画面,对本案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产生了不良影响,误导本案未成年人模仿其情节,导致小冉、小浩被烧伤的严重后果。最终,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的监护人需承担60%的责任,《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公司承担原告损失的15%。
从法理上看,动画制作方没有直接损害责任,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出版、制作和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内容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等规定,动画制作方仍然背离法律条文,理应承担责任。

除了上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并要求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以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

可以看到,我国法律法规中虽然有保护儿童权益的制度和政策,但仍有动画制作者和发布者敢踩着法律的底线,游走于灰色地带,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弹性较大,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造成了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威信。
若孩子监护人、视频平台和法律三者对“儿童邪典片”形成围剿之势,网络必定会少一些淤泥纳垢,让未成年人呼吸着清新空气茁壮成长。
(立法网新媒体中心 郑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