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的生产过程_北京时间

探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的生产过程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针灸车间内机器绕柄)近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了“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

探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的生产过程

2017年5月6日,江苏盐城,一家医疗器械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加工针灸。记者了解到,针灸针生产工序,主要包括不锈钢钢丝原材料的加工、钢丝磨尖成型、半成品针坯、绕柄、半成品针灸针、成品针灸针、检验、包装、消毒等环节。工厂负责人提到,现在国内大厂都是半机器化作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中国针灸针制造大国的地位正在被韩国取代。

(图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

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

据了解,近300年来,尤其是1950年以来,针灸学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有了广泛的进步。而作为针灸行业医者的“兵器”,针灸针也在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石制针灸针,到现在的不锈钢针灸针。

(图 工程师在检查针盒)

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图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

(图 针灸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针)

记者了解到,全世界生产的针灸器材从10年前几乎全部由中国制造逐渐降低到了中国制造不足全球的三分之一,我国针灸制造大国的地位正在丢失。据悉,随着一次性针灸针的推广使用,其在临床上的用量迅速扩大。据2013年不完全统计,全球针灸针每年的需求量仅仅中国生产量就达到50亿支以上,并且每年仍然以10-20%的速度递增,在这50亿支针灸针份额中,约有25亿支为韩资企业生产,占了中国内地和出口市场的50%以上;加上日本、德国和越南等国家在本土生产的针灸针,我国针灸针制造已不足全球的三分之一,其生产能力已经明显落后韩国。

(图 针灸车间内机器绕柄)

近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了“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医专家就如何提升针灸针质量、确保我国针灸针生产大国地位建言献策。(北京时间实习记者 祝天一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探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的生产过程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针灸车间内机器绕柄)近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了“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

探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的生产过程

2017年5月6日,江苏盐城,一家医疗器械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加工针灸。记者了解到,针灸针生产工序,主要包括不锈钢钢丝原材料的加工、钢丝磨尖成型、半成品针坯、绕柄、半成品针灸针、成品针灸针、检验、包装、消毒等环节。工厂负责人提到,现在国内大厂都是半机器化作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中国针灸针制造大国的地位正在被韩国取代。

(图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

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

据了解,近300年来,尤其是1950年以来,针灸学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有了广泛的进步。而作为针灸行业医者的“兵器”,针灸针也在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石制针灸针,到现在的不锈钢针灸针。

(图 工程师在检查针盒)

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图 检验师在检验室对针灸针初检)

(图 针灸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针)

记者了解到,全世界生产的针灸器材从10年前几乎全部由中国制造逐渐降低到了中国制造不足全球的三分之一,我国针灸制造大国的地位正在丢失。据悉,随着一次性针灸针的推广使用,其在临床上的用量迅速扩大。据2013年不完全统计,全球针灸针每年的需求量仅仅中国生产量就达到50亿支以上,并且每年仍然以10-20%的速度递增,在这50亿支针灸针份额中,约有25亿支为韩资企业生产,占了中国内地和出口市场的50%以上;加上日本、德国和越南等国家在本土生产的针灸针,我国针灸针制造已不足全球的三分之一,其生产能力已经明显落后韩国。

(图 针灸车间内机器绕柄)

近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了“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医专家就如何提升针灸针质量、确保我国针灸针生产大国地位建言献策。(北京时间实习记者 祝天一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