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育桃李 昌平一中助力学子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昌平一中教育集团,秉军都之灵秀,承温榆之浩荡,它是莘莘学子求学上进的港湾,是哺育学子茁壮成长的家园,是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的殿堂……多年来,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助力学子茁壮成长。

黑板变成投影,粉笔变成电脑,学生也不再只是课堂的“听众”,教师也从课堂的“主讲人”变成“引导者”,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教室也得到了自己的“成长”。
在昌平一中,记者看到,教室内黑板的左侧镶嵌了一块A4纸大小的屏幕,天花板上则安装了收音设备,老师通过触屏就可以操作切换教室功能,选择授课或听课模式,在授课教室的讲课实况、板书和PPT可以同步传递到听课教室,实现同步学习和互动。
“‘双师’共享课挑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昌平一中数学教师何苗说道。

不仅如此,400米标准跑道的全塑胶操场、室内篮球场、多功能阶梯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放大倍率达300多倍的天文望远镜……昌平一中优美的校园环境、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据昌平一中副校长侯金亮介绍,一中本部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32100平方米。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学校内各类教育的硬件设施。在2019年扩建了致远楼高三学部;2022年,翻建了全塑胶操场;2023年,更新所有教室黑板讲台触碰一体机等教学设备;今年,还打造了全新的学苑餐厅……这一切都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据了解,2019年8月随着集团化办学改革,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化办学以来,昌平三中、中滩中学先后并入一中集团,集团本着文化共融、管理共通、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治理原则,在资源统筹、师资调配、教师培训、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绩效奖励、管理机制七个领域实施一体化办学。5年来,以一中集团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一核四址”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西关校区和中滩校区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集团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体现了一中速度。
“学校由完全中学成为十二年一贯制集团校以后,本着平等尊重、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在集团内着力构建跨学科、跨学段、跨校区的‘三三五’一体化贯通培养高质量育人体系,即以尊重生命、贴近生活、促进生长为‘三生’课程观,以培养思维能力、形成学科思想、融入课程思政为‘三思’教学观,积极探索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高中和大学衔接的贯通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模式,拓宽育人路径,全面落实‘五育’并举,集团在‘三三五’一体化贯通培养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中彰显出一中特色。”昌平一中副校长魏婷说。
目前,集团共建共享一体化贯通课程有经典阅读、学科拓展、科技创新、运动健康等八大类涉及校本课程80余门,其中人工智能、生命工程、京剧、舞蹈等课程已成为集团一体化贯通培养的特色和精品课程。
2023年,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在昌平区率先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学院,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搭建一中集团科学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落实科创培优项目、北京市翱翔计划项目等,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西关校区执行校长、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创新人才培养学院院长张玮告诉记者,集团将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进行跨学科融合教育,将学习、实践和创造三体合一。在语文、数学、劳动等学科中将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采用探究学习方式、STEM课程体系进行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锻炼科学技能,提升科学素养,打造集团化特色课程群。
据悉,自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昌平一中近百名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共计三百余项,国家级冠军47项,亚军64项,国家级一等奖106项,国家级二三等奖142项;市级一等奖301项,市二等奖368项,区一等奖1022项,其他奖项若干。
今天的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正进行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迭代升级,全体集团人将继续本着自强不息、守正致忠的一中精神,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夯实教育强国基点,为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中智慧和一中力量。
记者手记: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沧桑,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在几代人的辛勤浇灌下,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项项喜人的殊荣。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同样享受阳光的温暖。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一直在努力。正如毕业典礼上学生的深情致辞,充分表达了对初中母校的无限感激,也正如家长所言,庆幸为孩子选择了一中,老师们辛勤教导、无私付出,圆了孩子的升学梦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代,国家需要高质量人才,人民渴望高质量教育,民之所呼,我之所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图文/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