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古代媒婆这个行业。
在古代女性能从事的行业为:三姑六婆。“三姑”说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说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今天,我们聊聊古代媒婆这个行业。

媒婆行业可是在《诗经》中都有记载的!《卫风 氓》中写道:“非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在思想保守的古代,男女之间的交往不如现在自由,自古以来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儒学经典《礼记》中规定未婚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不共井、不通乞假、非丧非祭,不相授器。”要求相当严格。因此,古代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夫妻相当稀少,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媒婆介绍,若是没有媒婆帮忙,嫁娶之事就不成了,香火也难以延续。

中国古时候,媒人也算是相当神圣的行业。在商、周以前,婚姻媒介乃是由神来见证的,也就是负责婚姻和传延子嗣之事的神祇“高禖[méi]”。古人于社中祭祀高禖,祈求婚姻良缘、子孙绵长。
周代以后,“高禖”的任务开始由女性代理,因此转而为“媒”字。据周代的官制书籍《周礼》记载,“媒氏”之官在每年仲春月份时会集年轻男女,主持其选择伴侣的大会。在周朝法律里规定“男子三十必须成亲,女子二十必须嫁人”。当时对女子的名声要求又甚是封建,不能自己去找对象,这时媒婆的作用自然就显得格外重要。
媒婆要负责打听男女双方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否健康、妯娌间关系是不是和睦,打听好开始介绍,又要两头跑,传达两边的意思。如此可确保每一家皆有嫁娶,对人口管理也有相当影响,其责任之重大可见一斑。

媒人也是分种类的,分为“官媒婆”和“私媒婆”。“官媒婆”在周朝的时候,是能领国家俸禄,执行公务的。到了元明时期,官媒则是指在衙门中登记认可的媒婆,其身份同衙役一样,不仅负责管理女犯人的婚配,也要负责婚姻纠纷,在堂上发落婚配等等。
而“私媒”则存在于民间,在乡里乡间、村头村尾做保媒拉纤的事。这种“私媒”我们也更为熟悉。做“私媒收入来源于做成媒的两家,给些中间的介绍费和辛苦费。至于给多给少就全凭两家心意了。俗话说:“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可见私媒婆的收入情况还是不错的。

现如今,媒人这个行业依旧存在,变成了婚姻介绍所,或者相亲平台。而且,我们的青年男女们都可以大大方方的相处,提倡自由恋爱了。那么,在恋爱中的男女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的笑动剧场栏目,看看钱琦、李善鹏合说的相声《恋爱时代》吧!这对男女搭档的相声演员,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爆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