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网传的“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的消息震惊金融圈。
11月14日,网传的“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的消息震惊金融圈。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深陷诈骗风波的显然不止华软新动力一家私募机构,多家信托公司也卷入其中。其中,国通信托旗下产品涉及规模或达30亿元;云南信托则涉及10亿级别规模。
有知情人士透露,华软新动力上周开始向投资人进行了风险披露,并着手采取法律手段,也因此率先曝出“踩雷”,预计其他机构后续也会陆续向投资人进行披露,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损失。

作为管理规模超过220亿的国内最大私募FOF机构,事件爆发后,这一负面事件也影响了华软新动力正常运营的产品,包括山东、福建等多地国资企业进行了产品的赎回。
对于外界担心的挤兑问题,有业内人士称,投资者因担忧赎回是正常心理,从网传踩雷产品规模来看,约为17亿。正常来讲,华软新动力还有超过九成产品还在正常经营。此外,监管持续在向华软新动力了解情况。
事实上,围绕着华软新动力踩雷产品的相关涉事私募,汇盛投资、瑜瑶投资以及磐京股权投资,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除了云南信托、国通信托,还有多少机构深陷其中,“苦主”还有待于进一步浮出水面。
受此影响,众多高净值投资者纷纷紧急要求私募证券FOF机构核查底层资产真实性。
15日早,一位私募证券FOF机构负责人直言,过去两天他已接到10余位高净值投资者的电话,均要求他们对所有底层资产再做一次全面核查,确保所有底层资产(子基金)都在正常投资且投资业绩真实可靠,不存在所谓的“机构跑路风险”。
“我们内部也在迅速撰写FOF产品投资报告,将每家子基金的最新业务发展状况与投前尽职调查结果汇总,力争尽早发给高净值投资者(LP),尽可能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他透露。
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产品总监透露,受华软新动力深陷量化私募跑路风波影响,近期他们将不再向高净值投资者代销私募证券FOF产品。
“即便私募证券FOF机构对子基金的净值调查工作做得再严谨细致,在当前环境下,高净值投资者仍然心有余悸,宁可选择用脚投票。”他直言。
高净值投资者对FOF底层资产真实性的担忧,还波及私募股权投资类FOF机构。
一位私募股权投资FOF基金合伙人表示,受华软新动力深陷量化私募跑路风波影响,高净值投资者要重拾对FOF策略产品的投资信心,仍需时日。目前,他们正与众多高净值投资者LP加强沟通,向他们解释私募股权FOF产品与私募证券FOF产品的投前尽职调查流程不一,希望私募股权FOF产品不被“误伤”。
(来源:财联社、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