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农商对接”机制保障农产品直达百姓“菜篮子”_北京时间

顺义区“农商对接”机制保障农产品直达百姓“菜篮子”

近日,秋冬季蔬菜大量上市。顺义区统筹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供应,全力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产销服务,并建立“农商对接”机制,打通市场销售渠道,使菜农、菜企农产品快速、平稳直达百姓“菜篮子”。
北务镇于地村大棚内种植的生菜。
顺义区各蔬菜生产基地和园区实行“家庭-菜田”两点一线式生产,并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农业生产和稳产保供工作。
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园区的黄瓜进入成熟期。
在北务镇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园区,记者看到露天种植的大白菜翠绿而壮硕,蔬菜暖棚内的黄瓜、茄子也已进入成熟期,园区内一派丰收景象。在该公司蔬菜加工车间,白萝卜、芹菜、茄子等蔬菜码放整齐,工人们正忙着择菜、分拣、装箱。“我们园区共种植蔬菜90余亩,每天有黄瓜、茄子、白菜等40余种蔬菜、共3000余公斤供应市场。这些散装蔬菜主要供应京客隆、华联、超市发、鑫海韵通等北京各大商超。”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瑛介绍。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深入菜田查看白菜长势。
为保障蔬菜生产供应,顺义区建立了“农商对接”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及时统计各镇蔬菜品类、面积、产量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建立产销信息台账,并积极与区商务局、区供销社、顺鑫控股集团对接,帮助菜农、菜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在北务镇于地村,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北务镇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菜田,了解蔬菜生产情况。“您家种了哪些蔬菜,现在销售情况怎么样?”工作人员向种植户米秀梅详细介绍顺义区“农商对接”机制,并对其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指导。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了解米秀梅生菜种植情况。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张跃超说:“在帮助菜农搭建市场销售对接平台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菜田补贴、绿色防控、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民政策,并会同区农服中心加强农业技术指导,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夯实农产品品质基础。”
目前,顺义区蔬菜生产平稳有序,在产设施大棚面积2万余亩,种植品种近百个,日供应量约1000吨,全力保障首都蔬菜市场稳定供应。

顺义区“农商对接”机制保障农产品直达百姓“菜篮子”

近日,秋冬季蔬菜大量上市。顺义区统筹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供应,全力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产销服务,并建立“农商对接”机制,打通市场销售渠道,使菜农、菜企农产品快速、平稳直达百姓“菜篮子”。
北务镇于地村大棚内种植的生菜。
顺义区各蔬菜生产基地和园区实行“家庭-菜田”两点一线式生产,并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农业生产和稳产保供工作。
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园区的黄瓜进入成熟期。
在北务镇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园区,记者看到露天种植的大白菜翠绿而壮硕,蔬菜暖棚内的黄瓜、茄子也已进入成熟期,园区内一派丰收景象。在该公司蔬菜加工车间,白萝卜、芹菜、茄子等蔬菜码放整齐,工人们正忙着择菜、分拣、装箱。“我们园区共种植蔬菜90余亩,每天有黄瓜、茄子、白菜等40余种蔬菜、共3000余公斤供应市场。这些散装蔬菜主要供应京客隆、华联、超市发、鑫海韵通等北京各大商超。”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瑛介绍。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深入菜田查看白菜长势。
为保障蔬菜生产供应,顺义区建立了“农商对接”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及时统计各镇蔬菜品类、面积、产量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建立产销信息台账,并积极与区商务局、区供销社、顺鑫控股集团对接,帮助菜农、菜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在北务镇于地村,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北务镇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菜田,了解蔬菜生产情况。“您家种了哪些蔬菜,现在销售情况怎么样?”工作人员向种植户米秀梅详细介绍顺义区“农商对接”机制,并对其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指导。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了解米秀梅生菜种植情况。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张跃超说:“在帮助菜农搭建市场销售对接平台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菜田补贴、绿色防控、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民政策,并会同区农服中心加强农业技术指导,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夯实农产品品质基础。”
目前,顺义区蔬菜生产平稳有序,在产设施大棚面积2万余亩,种植品种近百个,日供应量约1000吨,全力保障首都蔬菜市场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