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0年证监会拉长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监管范围从本人扩大至亲属_北京时间

最高10年证监会拉长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监管范围从本人扩大至亲属

9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离职人员监管规定》),从拉长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提出更高核查要求等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措施。

最高10年证监会拉长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监管范围从本人扩大至亲属

9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离职人员监管规定》),从拉长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提出更高核查要求等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措施。

具体来看,《离职人员监管规定》吸纳了《2号指引》的主要内容,并新增三方面规定:

一是拉长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将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从3年延长至5年,处级以下离职人员从2年延长至4年。

二是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

三是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要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制度执行中,证券交易所向拟上市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等工作。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从严从紧完善离职人员管理”相关要求,继续严把入口关,并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坚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监管秩序。

专家认为,上述三方面举措将大幅削减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职务身份价值”,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同时,这也为拟上市公司营造了公开公平竞争的空间,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拟上市企业角度来看,这些举措可以直接杜绝一些试图利用离职人员股东身份影响、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闯关A股,进而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证监会官网、证券日报)

最高10年证监会拉长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监管范围从本人扩大至亲属

9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离职人员监管规定》),从拉长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提出更高核查要求等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措施。

最高10年证监会拉长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监管范围从本人扩大至亲属

9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离职人员监管规定》),从拉长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提出更高核查要求等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措施。

具体来看,《离职人员监管规定》吸纳了《2号指引》的主要内容,并新增三方面规定:

一是拉长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将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从3年延长至5年,处级以下离职人员从2年延长至4年。

二是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

三是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要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制度执行中,证券交易所向拟上市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等工作。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从严从紧完善离职人员管理”相关要求,继续严把入口关,并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坚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监管秩序。

专家认为,上述三方面举措将大幅削减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职务身份价值”,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同时,这也为拟上市公司营造了公开公平竞争的空间,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拟上市企业角度来看,这些举措可以直接杜绝一些试图利用离职人员股东身份影响、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闯关A股,进而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证监会官网、证券日报)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