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家乡特色在王府井突围

京城著名商圈王府井终日熙熙攘攘,四星望月酒楼味道掌门林杰在安静的验收食材,动作像战士在检查弹药箱:芹菜要折一下,闻一闻断面的香气:藠头青的部分不能太长;灰鹅要皮薄没有肥油的……“只有兴国水土养出的食材,才有家乡的气息。”这位52岁的退伍老兵说话时,后厨香气交错,蒸汽飘飘,如同千里之外家乡江西兴国村里的袅袅炊烟。

林杰
【四星传奇】
四星望月是林杰的招牌菜,这道菜是江西省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十大名菜之一,前身是蒸笼粉鱼。1929年4月,毛主席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抵达兴国县。当地的一位厨师,为主席烹制了赣南客家菜“蒸笼粉鱼”,并搭配了四道小菜,主席见桌上四碟小菜围绕蒸笼的样态,与“星星围绕着月亮”十分相似,便为这道菜命名“四星望月”。 鱼片色泽金黄,口感嫩滑,咸鲜香辣。建国后,主席历次回到江西,都会点“四星望月”,还把这道菜引入国宴,后来主菜“蒸笼粉鱼”也由鱼肉,发展为猪肉,鸡肉等各种食材。

林杰复刻这道红色经典时,“四星”搭配的花生米、小咸菜、酸豆角,泡藠头,“月”,他将主料升级为兴国散养土猪五花肉,而且切成8毫米厚片。“厚切才能锁住肉香,让米粉吸足油脂”,这是林杰理解的味道密码。这道被毛主席命名为"四星望月"的非遗菜,在他手中更有仪式感。

兴国辣椒酱是林杰的秘密武器,这种辣椒酱是将当地特产的鲜辣椒,与生姜、芝麻等捣成糊,再发酵而成,是赣南客家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调味灵魂。相较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香辣,兴国辣椒酱更凸显“鲜辣”与“咸香”的结合,且辣中还透着微甜。

拌上一点江西大米磨成的粉,让它吸收五花肉里的油,吃的时候,留香不油腻。垫一点菜叶子,把好味道统统留在食材里。上层铺满抓拌好的芋头块、萝卜块,最上层铺五花肉片,蒸制40分钟。米粉吸收五花肉透出的油脂,变得绵软细腻,芋头与萝卜也充分吸收脂香,辣椒酱辛香与咸鲜回甘的味道层层递进,辣而不燥,鲜中带醇。

【靠家乡特色在王府井突围】
林杰主理的餐厅如今已经是在京的江西老乡的聚点,也是许多赣菜拥趸的心头好。这里是一众江西特产的汇聚地,兴国地理标志的兴国灰鹅在这里红烧出地道的家乡味儿。将没有一点肥肉的鹅斩成小块用花生油煸炒。

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的压榨花生油,靠物理压榨直接将油脂从果实中压榨出来,安全,卫生,色泽清亮,口感浓香,更能激发出鹅肉特有的香气。

兴国辣椒酱为红烧鹅增添赣南地区独有的香辣风味,豆瓣酱提鲜是一绝。煸炒过的灰鹅肉经过高压炖制,酥烂脱骨,皮脂部分软糯不腻,汤汁浓郁裹挟着肉香,鲜辣中带有些许甘甜,十分下饭。

【铁汉柔肠】
1973年,林杰出生在兴国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打小喜欢写字画画。兴国县被誉为“红色故土”,这里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作为兴国人,成为一名军人是林杰的理想。1991年,他如愿入伍。1994年,林杰从部队专业,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贴补家用,他和两位战友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到广东打工。林杰的第一桶金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当广东的公司经理月薪800元的时候,林杰靠写字画画一个月能拿6000块钱。

后来,林杰在老家办过建材厂,在北京做过建材生意,最后为了一解北漂老乡们的思乡之苦,林杰夫妻俩做了一家江西风味的菜馆。尽管退伍多年,但是林杰还是一直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店后,随着对周边社区情况的了解,林杰特意在店里为周边社区的老人,提供10元一份的公益套餐。

北漂多年,林杰深知在北京奋斗、生活的不易,所以他的餐厅还是一个老乡抱团、共享信息、互相帮助的平台。四星望月的炊烟里,升腾着一个退伍军人的赤子之心——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四星望月·烤鸭(王府井步行街店)
店铺地址:柏树胡同30、32号一层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