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_北京时间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7月24日台风格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彻底解决了自己的消化不良问题,7月24日凌晨起格美猛烈爆发,一跃成为超强台风,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超强台风。卫星云图可见,格美有一个非常细小但清晰的台风眼,高耸的眼墙围绕台风眼疯狂旋转,眼墙上不断有对流爆发。

雷达图可见,格美有一个比云图表现更好的正圆形台风眼,风眼直径约15公里,眼壁对流回波呈现深红色。根据石垣岛雷达以及周边的浮标实测分析,7月24日上午格美达到了其巅峰状态,在眼墙外的一个浮标气象站测到了949百帕的气压,换算后中心最低气压900百帕左右。

雷达数据显示格美的台风眼墙上存在极端大风,1900米高处风速86米/秒左右,折算成地面风速约75米/秒(一分钟平均),两分钟平均为62米/秒,17级以上。这说明,格美不仅已是2024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还很有可能超过了北大西洋飓风贝丽尔,成为暂时的全球风王。由于卫星云图定强方法的局限性,各大气象机构并未给格美太高强度,其中我国中央气象台给的最高,认为最大风力达到了17级,已经基本接近事实。格美在登陆前的最后爆发,说明海洋变暖、极端暖水区的巨大威力。

格美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登陆我国台湾前,突然掉头向南,再拐弯向东。对此不少朋友感到困惑,甚至害怕。有人说格美要掉头去日本韩国了,不会再登陆我国了;还有人说,格美要绕开台湾,直接一手登陆福建了。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首先我们都知道,台湾有高耸的山脉: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海拔在3000米以上。

因此,每当台风来时,这些山脉就会扰乱台风环流,在四周形成多个小涡旋,让台风在山前打转,这是正常的。2005年台风海棠,2007年台风罗莎等,都在台湾以东打转过。第二,虽然高山会造成台风路径上的一些小波动,但不会改变台风大方向,在打转完成后,格美最终仍会在7月24日深夜登陆台湾,7月25日二手登陆福建,随后深入内陆,这一点已经高度确定。

正因为此,关于格美的判断不会变:虽然它的强度非常厉害,但是它会经过护国神山-中央山脉的大幅削弱,大风虽然也会比较厉害,但总体而言大风是次要的,暴雨是主要的。正如我们上期节目所说,格美的有一大三高,也就是范围大海温高气温高大气能量高,它的暴雨潜力,可能会超过1996年的9608号台风贺伯,略小于2009年台风莫拉克。

当年,贺伯登陆台湾前后,阿里山24小时雨量达1748毫米,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24小时暴雨纪录;而2009年莫拉克登陆台湾并滞留,导致局部一星期雨量3000毫米以上,同样也是我国一星期雨量纪录。而在格美登陆福建前后,福建、浙江南部的暴雨也将开始,也有出现极端特大暴雨的可能性。

在格美核心区靠近台湾、福建的同时,它庞大的风场东侧一刻也没闲着,已经开始向华东、华北、东北输出水汽;与此同时,它也在向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抛出下沉气流。在格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作用下,7月24日我国极度湿热的范围达到最大。其中,湖北江西湖南闽南广东广西出现酷热高温,湖南道县、邵东、蓝山出现观测史上首个40度,长沙40.4度打破7月纪录;厦门39度打破7月下旬纪录;广东韶关城区局部也超过了40度。

而副高北侧的四川西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辽宁等地,湿热程度超过江南,四川都江堰出现特大暴雨,河南辉县有32度的温度+100%相对湿度的组合,北京、天津等也出现了36度+57%相对湿度的极端桑拿天组合,随后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在全国大部极度湿热的情况下,格美的西进和深入内陆,值得最高度的重视,最谨慎的防灾减灾安排。目前来看,7月25日格美登陆福建后,将用三天时间跨过福建、江西、湖北或湖南北部,随后它到底是西行还是北上,消散还是变性,此外,格美后可能还有新台风生成,它到底会不会接力送水,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请大家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焦虑,格美在内陆的暴雨到底怎样,7月26日前后会见分晓。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极端特大暴雨来了:超强台风格美突然拐弯,极度湿热范围达到最大

7月24日台风格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彻底解决了自己的消化不良问题,7月24日凌晨起格美猛烈爆发,一跃成为超强台风,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超强台风。卫星云图可见,格美有一个非常细小但清晰的台风眼,高耸的眼墙围绕台风眼疯狂旋转,眼墙上不断有对流爆发。

雷达图可见,格美有一个比云图表现更好的正圆形台风眼,风眼直径约15公里,眼壁对流回波呈现深红色。根据石垣岛雷达以及周边的浮标实测分析,7月24日上午格美达到了其巅峰状态,在眼墙外的一个浮标气象站测到了949百帕的气压,换算后中心最低气压900百帕左右。

雷达数据显示格美的台风眼墙上存在极端大风,1900米高处风速86米/秒左右,折算成地面风速约75米/秒(一分钟平均),两分钟平均为62米/秒,17级以上。这说明,格美不仅已是2024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还很有可能超过了北大西洋飓风贝丽尔,成为暂时的全球风王。由于卫星云图定强方法的局限性,各大气象机构并未给格美太高强度,其中我国中央气象台给的最高,认为最大风力达到了17级,已经基本接近事实。格美在登陆前的最后爆发,说明海洋变暖、极端暖水区的巨大威力。

格美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登陆我国台湾前,突然掉头向南,再拐弯向东。对此不少朋友感到困惑,甚至害怕。有人说格美要掉头去日本韩国了,不会再登陆我国了;还有人说,格美要绕开台湾,直接一手登陆福建了。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首先我们都知道,台湾有高耸的山脉: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海拔在3000米以上。

因此,每当台风来时,这些山脉就会扰乱台风环流,在四周形成多个小涡旋,让台风在山前打转,这是正常的。2005年台风海棠,2007年台风罗莎等,都在台湾以东打转过。第二,虽然高山会造成台风路径上的一些小波动,但不会改变台风大方向,在打转完成后,格美最终仍会在7月24日深夜登陆台湾,7月25日二手登陆福建,随后深入内陆,这一点已经高度确定。

正因为此,关于格美的判断不会变:虽然它的强度非常厉害,但是它会经过护国神山-中央山脉的大幅削弱,大风虽然也会比较厉害,但总体而言大风是次要的,暴雨是主要的。正如我们上期节目所说,格美的有一大三高,也就是范围大海温高气温高大气能量高,它的暴雨潜力,可能会超过1996年的9608号台风贺伯,略小于2009年台风莫拉克。

当年,贺伯登陆台湾前后,阿里山24小时雨量达1748毫米,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24小时暴雨纪录;而2009年莫拉克登陆台湾并滞留,导致局部一星期雨量3000毫米以上,同样也是我国一星期雨量纪录。而在格美登陆福建前后,福建、浙江南部的暴雨也将开始,也有出现极端特大暴雨的可能性。

在格美核心区靠近台湾、福建的同时,它庞大的风场东侧一刻也没闲着,已经开始向华东、华北、东北输出水汽;与此同时,它也在向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抛出下沉气流。在格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作用下,7月24日我国极度湿热的范围达到最大。其中,湖北江西湖南闽南广东广西出现酷热高温,湖南道县、邵东、蓝山出现观测史上首个40度,长沙40.4度打破7月纪录;厦门39度打破7月下旬纪录;广东韶关城区局部也超过了40度。

而副高北侧的四川西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辽宁等地,湿热程度超过江南,四川都江堰出现特大暴雨,河南辉县有32度的温度+100%相对湿度的组合,北京、天津等也出现了36度+57%相对湿度的极端桑拿天组合,随后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在全国大部极度湿热的情况下,格美的西进和深入内陆,值得最高度的重视,最谨慎的防灾减灾安排。目前来看,7月25日格美登陆福建后,将用三天时间跨过福建、江西、湖北或湖南北部,随后它到底是西行还是北上,消散还是变性,此外,格美后可能还有新台风生成,它到底会不会接力送水,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请大家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焦虑,格美在内陆的暴雨到底怎样,7月26日前后会见分晓。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