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味料理一锅容天下美味
本期主荐
——活油烙锅——
黔味料理一锅容天下
黔烙莊·贵州特色烙锅(北京首店)
店铺地址:三里屯SOHO3号商场下沉广场外围B1331
说起贵州风味,往往局限于酸辣之中,比如常见的酸汤鱼。这在贵州人胡一楠的心里,是一个心结,也是他投身餐饮行业的动力。因此,原本以跳舞为业的胡一楠,在潮流扎堆儿的三里屯,开了一家贵州特色烙锅店——黔烙庄。

胡一楠
在贵州,大街小巷有很多家烙锅店。胡一楠觉得,烙锅是最能代表贵州夜生活和夜宵的一道美食。烙锅,是在土砂锅或铁锅上将食物烙熟,可以理解为“贵州版”的铁板烧。但锅的中间凸起,使得油脂可以顺势流下。所以,用它烙出的食物,既不会像烧烤那样容易过火,又不会像油炸那样容易油量超标。而且不拘于食材的种类,想烙什么就烙什么。

贵州烙锅有个响亮的口号:“一锅容天下,万物皆可烙”。冒着热气的砂锅,摆满了耙糯的手撕豆腐、焦香的五花肉、爽弹筋道的烤小肠、还有贵州特色酸渣肉等菜品,食材挤在一起慢慢升温,伴随着“呲啦啦”的声响,香气四溢。

烙锅也分为很多流派,胡一楠做的是他最爱吃的活油烙锅,风味的来源,关键在锅顶上的这一碗活油蘸水。下面的火力将热力传导到装蘸水的碗上,蘸水就会冒泡泡,就像会动一样,所以叫活油烙锅。

活油蘸水必须使用猪油,这是为了保证蘸水的油脂香气,再配上折耳根、辣椒等这些贵州人习惯的配料,放在锅顶部,边吃边咕嘟,为烙熟的食材赋予独属于贵州的口味。烙锅有三种吃法,蘸活油,这是一种吃法;蘸完活油蘸干辣椒碟又是一种吃法;也可以只蘸辣椒。

不论哪种吃法,吃烙锅,贵州当地人必点的一定是洋芋粑粑。洋芋,即土豆。这种由土豆泥做成的粑粑在烙锅上烙得两面焦黄,口感细软绵糯。

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土豆蒸熟,这特殊的蒸制工具“甑子”,是胡一楠特地从老家带过来的。这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炊具。将土豆切成薄片放入甑子中蒸熟,就被赋予了一层格外的木质清香。

蒸熟的土豆碾成泥状,加入淀粉和糯米粉捏成小饼,放入油锅中煎制成型,煎成两面金黄时,达到表皮酥脆、内里软糯的境界。再放到烙锅上这么一烙,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可糯可脆,风味十足。

假如再搭配上店里的贵州特色凉米皮、糟辣椒蛋炒饭、水果冰粉,边吃边聊,就仿佛置身于贵州的夜市街头。

贵州菜擅长用辣,厨师对辣椒最大的尊重,就是将各种品类的辣椒运用到极致。贵州特色辣子鸡是贵州十大名菜之一,独特的香辣口感和鲜美的鸡肉,令人回味无穷,它与川菜辣子鸡,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贵州辣子鸡需要使用大量的糍粑辣椒来炒制。糍粑辣椒油润红亮、辣中带香。

将煸干水分的鸡块倒入锅中,鸡肉上裹满红亮的辣椒,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再加入啤酒去腥、增香,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味觉提升。皮糯肉酥、汁水丰富的辣子鸡又香又辣,回味绵长,它和烙锅一起组成贵州人的乡愁味道。

制作贵州辣子鸡,胡一楠选用的是华都冷鲜鸡肉。谷饲养殖,所以肉质更加细嫩,滋味鲜美,没有腥味。鸡肉颜色鲜亮,白里透红;表面光滑有弹性。同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保证肉质新鲜。

本期掌门
——胡一楠——
让更多人了解贵州
95后大男孩胡一楠来自贵州遵义,他有两大爱好:跳舞和旅游。在旅游途中遍尝各地美食是他最大的乐趣,然而他发现走南闯北的驴友们很少有人去过贵州,朋友们对贵州的美食也不怎么了解。这让胡一楠萌生了一个梦想:想要更多人了解贵州。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发展跳舞事业,稳定下来之后,胡一楠就打造了这个专做贵州风味的小店。这里是他推介家乡风情的窗口,碰到对贵州感兴趣的客人,胡一楠总忍不住多聊上几句。看到自己家乡民族的东西,被大家所观赏,胡一楠感到很自豪。

用现在的网络词汇来描述,胡一楠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跳得舞,做得菜。如今胡一楠潜下心来研究贵州菜,在向朋友们介绍家乡美食的同时,他对家乡的美食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

常学常新,胡一楠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回一趟贵州,他还在不断改进着店里的菜品。对于未来,胡一楠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希望将黔烙庄打造成为京城乃至全国知名的贵州美食品牌。胡一楠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总有一天自己会愿望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