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儿童票越来越“靠谱”了!_北京时间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儿童票越来越“靠谱”了!

最近这几天,一则跟火车票有关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儿童票越来越“靠谱”了!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上热搜

眼瞅着,一年一度的春运马上就要到了,最近这几天,一则跟火车票有关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说的是,日前,国家铁路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指出,“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

那么,这和以前的规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查了一下,在1997年发布的目前仍在使用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九条中注明:“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也就是说,此次征求意见中增加了实名制车票条件下,儿童可以用年龄来享受优惠票的待遇,同时也保留了在未实行实名制车票时,依旧沿用身高作为判断儿童票的标准。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赢得了网上的一片掌声。很多网友都觉得,以前那种完全按身高购票的划分方式并不合理,比如这位就说了:“现在同龄的孩子身高都参差不齐,很多孩子都超过1米5了,我大侄子上初一,已经1米7多了,小侄子上小学五年级,也1米6多了。如果按身高购票,对这些个子高的孩子不太公平。”

以身高作为儿童票标准 争议已久

事实上,儿童票的优待标准,到底是应该按照年龄还是身高,这样的争议由来已久。我们知道,从法律上看,《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按照年龄标准来定义未成年人的,但长期以来,不仅是春运买票,在国内的很多景区、游乐园等地方,都是以身高为标准来决定儿童票优惠的。

可问题是,孩子们的身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条件越来越好,个子高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多了。疾控部门的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12岁未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已超过1.5米;而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我国6到17岁的男孩儿和女孩儿,身高又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显然,如果按照身高作为儿童票优待标准,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都已经被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了。此前,中国女排的前队长惠若琪就曾在社交平台上感慨说:她小时候就基本没享受过儿童票,因为她一出生就57厘米,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一米八几了。惠若琪还调侃说,在儿童票上,她输在了起跑线上。

说是调侃,但可以想象,对于个子比较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童年经历其实挺让人心酸的。举个例子,据新闻晨报报道,去年9月,上海遭遇台风天气,当时正准备从北京返回上海的郭女士一家,由于担心航班受台风影响无法起飞,临时将飞机票改为了高铁票。购买时,由于郭女士的孩子刚刚10岁,在输入孩子的身份证号后,票务网站默认为郭女士购买了一张儿童票。

然而,上了高铁之后,乘务员在查票过程中却告诉郭女士,孩子的身高超过1.5米,必须补缴成人票费用。没办法,郭女士为孩子补缴了299.5元的成人票差价。郭女士说,自己从没有想过逃票,孩子才10岁,就因为长得高要补成人票,这样的经历让她感到很郁闷。

像郭女士这样郁闷的家长肯定还有很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有一些人认为,按照身高来定是否免票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超过1.5米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占用的空间和成人没什么区别,所以就不该享受优惠。

这个理由有点站不住脚,大伙儿想啊,购买半价票的孩子也是买一张座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管身高多少,都并不侵占其他旅客的空间。要是按照他们这个理论,只考虑占用空间,而不考虑年龄,那个子小的成人买票是不是也该有优惠?个子大的成人买票,是不是就得花更多的钱呢?可放眼全世界,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卖票方式啊。

大多数国家都以年龄作为儿童票划分标准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年龄作为儿童免票或享受优惠的唯一标准的。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据新华社报道,在俄罗斯和新加坡,7岁以下的儿童可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和地铁系统);在法国,4岁以下儿童可免费乘坐各类列车,4至12岁儿童可以半价乘车;日本铁路系统则规定,12岁以上需购成人票,6至12岁可购买半价儿童票,6岁以下免车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国家都把年龄作为界定儿童票的唯一标准呢?对此,俄罗斯资深媒体人亚历山大认为,相较于身高,以年龄来衡量是对儿童更为有利的标准,许多儿童在10岁左右就已是成人身高,如果以身高作为标准未免“有失公平”;而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按年龄区分成人和儿童票,是日本铁路客运百年来的传统规矩,日本铁路运输业里不存在“高个儿占地儿要多付钱”的观念。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毕竟中国人多,如果按年龄划分,需要验票工作人员一一查验核对儿童的身份证等证件,这样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人群通行效率,容易造成拥堵。如果要保持以前的通行效率,则需要大量增加人手,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听着是有些道理,但大家仔细想想,其实按年龄购票只是多了一道手续,那就是备好有效的证件,如果处理的好,也不一定就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麻烦。对此,有专家就建议,可以借鉴老年卡的形式,在进行年龄核查后,为儿童办理“儿童卡”,未成年人凭儿童卡就能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些景区、铁路等部门也可以在网上或通过家长提供的相关电子证明,来查验儿童的年龄。

最关键的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儿童票优待政策体现的是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关爱,这次国家铁路局拟打破沿用二十多年的“身高论票价”制度,不仅是给家长一个标准答案,与此同时,所增添的人情味儿也让人感到暖心。其实,以身高为标准也好,以年龄为标准也罢,最关键的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属于孩子们的福利才能够真正地最大化实现。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儿童票越来越“靠谱”了!

最近这几天,一则跟火车票有关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儿童票越来越“靠谱”了!

国家铁路局拟修改火车儿童票优惠条件上热搜

眼瞅着,一年一度的春运马上就要到了,最近这几天,一则跟火车票有关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说的是,日前,国家铁路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指出,“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

那么,这和以前的规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查了一下,在1997年发布的目前仍在使用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九条中注明:“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也就是说,此次征求意见中增加了实名制车票条件下,儿童可以用年龄来享受优惠票的待遇,同时也保留了在未实行实名制车票时,依旧沿用身高作为判断儿童票的标准。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赢得了网上的一片掌声。很多网友都觉得,以前那种完全按身高购票的划分方式并不合理,比如这位就说了:“现在同龄的孩子身高都参差不齐,很多孩子都超过1米5了,我大侄子上初一,已经1米7多了,小侄子上小学五年级,也1米6多了。如果按身高购票,对这些个子高的孩子不太公平。”

以身高作为儿童票标准 争议已久

事实上,儿童票的优待标准,到底是应该按照年龄还是身高,这样的争议由来已久。我们知道,从法律上看,《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按照年龄标准来定义未成年人的,但长期以来,不仅是春运买票,在国内的很多景区、游乐园等地方,都是以身高为标准来决定儿童票优惠的。

可问题是,孩子们的身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条件越来越好,个子高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多了。疾控部门的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12岁未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已超过1.5米;而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我国6到17岁的男孩儿和女孩儿,身高又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显然,如果按照身高作为儿童票优待标准,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都已经被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了。此前,中国女排的前队长惠若琪就曾在社交平台上感慨说:她小时候就基本没享受过儿童票,因为她一出生就57厘米,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一米八几了。惠若琪还调侃说,在儿童票上,她输在了起跑线上。

说是调侃,但可以想象,对于个子比较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童年经历其实挺让人心酸的。举个例子,据新闻晨报报道,去年9月,上海遭遇台风天气,当时正准备从北京返回上海的郭女士一家,由于担心航班受台风影响无法起飞,临时将飞机票改为了高铁票。购买时,由于郭女士的孩子刚刚10岁,在输入孩子的身份证号后,票务网站默认为郭女士购买了一张儿童票。

然而,上了高铁之后,乘务员在查票过程中却告诉郭女士,孩子的身高超过1.5米,必须补缴成人票费用。没办法,郭女士为孩子补缴了299.5元的成人票差价。郭女士说,自己从没有想过逃票,孩子才10岁,就因为长得高要补成人票,这样的经历让她感到很郁闷。

像郭女士这样郁闷的家长肯定还有很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有一些人认为,按照身高来定是否免票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超过1.5米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占用的空间和成人没什么区别,所以就不该享受优惠。

这个理由有点站不住脚,大伙儿想啊,购买半价票的孩子也是买一张座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管身高多少,都并不侵占其他旅客的空间。要是按照他们这个理论,只考虑占用空间,而不考虑年龄,那个子小的成人买票是不是也该有优惠?个子大的成人买票,是不是就得花更多的钱呢?可放眼全世界,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卖票方式啊。

大多数国家都以年龄作为儿童票划分标准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年龄作为儿童免票或享受优惠的唯一标准的。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据新华社报道,在俄罗斯和新加坡,7岁以下的儿童可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和地铁系统);在法国,4岁以下儿童可免费乘坐各类列车,4至12岁儿童可以半价乘车;日本铁路系统则规定,12岁以上需购成人票,6至12岁可购买半价儿童票,6岁以下免车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国家都把年龄作为界定儿童票的唯一标准呢?对此,俄罗斯资深媒体人亚历山大认为,相较于身高,以年龄来衡量是对儿童更为有利的标准,许多儿童在10岁左右就已是成人身高,如果以身高作为标准未免“有失公平”;而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按年龄区分成人和儿童票,是日本铁路客运百年来的传统规矩,日本铁路运输业里不存在“高个儿占地儿要多付钱”的观念。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毕竟中国人多,如果按年龄划分,需要验票工作人员一一查验核对儿童的身份证等证件,这样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人群通行效率,容易造成拥堵。如果要保持以前的通行效率,则需要大量增加人手,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听着是有些道理,但大家仔细想想,其实按年龄购票只是多了一道手续,那就是备好有效的证件,如果处理的好,也不一定就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麻烦。对此,有专家就建议,可以借鉴老年卡的形式,在进行年龄核查后,为儿童办理“儿童卡”,未成年人凭儿童卡就能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些景区、铁路等部门也可以在网上或通过家长提供的相关电子证明,来查验儿童的年龄。

最关键的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儿童票优待政策体现的是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关爱,这次国家铁路局拟打破沿用二十多年的“身高论票价”制度,不仅是给家长一个标准答案,与此同时,所增添的人情味儿也让人感到暖心。其实,以身高为标准也好,以年龄为标准也罢,最关键的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属于孩子们的福利才能够真正地最大化实现。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