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关于长城的秘密看这里!_北京时间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关于长城的秘密看这里!

之八,关城横跨关沟两边的山崖,东面翠屏山和西面金柜山的山峦上都有城垣环围,中为居庸关云台,围城共有7公里,关内外有大小城楼、敌楼等建筑。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关于长城的秘密看这里!

它是有史以来最为久远和昂贵的工事

无论你爬得多高,看得多远

无论你的望远镜有多厉害

都无法将其一览无遗

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出现在各种场合

全世界都认得它

这就是长城

但我们真的了解长城吗?

它是怎么建成的?

是用来抵挡谁的?

长城到底有多长?

......

今天丹丹要为你讲述

“你从未见过的长城”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

长城到底有多长?有人说长城只有几百公里,有人说长城有5万公里。5万公里是什么概念?比赤道一圈还要长1万公里,这实在有点夸张。实际上,全面、精确的长城测量工作一直没有人去做,这些数据都是不可信的,都是出于推测。

在2012年之前,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人知道长城究竟有多长,而2012年公布的长城的数据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万里”概念,而是采用科技的测绘方法将总长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较为精准地掌握这个数据,统计数据显示长城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明长城墙体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这就是长城的总长度,没有5万公里,但是有2万多公里,相当于从北极到南极的距离。

长城分布于北方15个省、97个地市、404个县,沿途分布有墙体、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和相关遗存等共计43721处。

长城北京段主要分布在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昌平区和门头沟区等6个区县,包括北齐、明等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长约600公里。这其中就有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和居庸关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都城北京的重要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长城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三渡河乡,东邻莲花池关,西接箭扣长城,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关城横跨关沟两边的山崖,东面翠屏山和西面金柜山的山峦上都有城垣环围,中为居庸关云台,围城共有7公里,关内外有大小城楼、敌楼等建筑。

下面这个建筑真的叫烽火台吗

No!No!No!

真正的烽火台是这个样子的

而咱们爬长城时经常见到的这个????应该叫敌台

所谓敌台,即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为城墙向外凸出墙体部分用以三面防敌的建筑,是在城墙全线防御的基础上构筑的重点防御设施。敌台按结构可分为“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种。

明初时,敌台为砖石小台,“与墙各峙”。嘉靖时建附墙台,台、墙相联。隆庆时,创建“空心敌台”,骑墙而筑。

敌台有多厉害呢?我们以金山岭长城的敌台为例。

我们从侧视图可以看出,空心敌楼的设防别具匠心。

再凑近看看射击孔,你有发现左右两边的不同吗?左边为仰视的普通射击孔,右边是可以射击墙脚的射孔。右边这个悬眼的上下面都经过凹凸处理,以便获得向下射击的能力。

敌台是在实战中逐步改进和完善的,提高了长城的整体防御能力。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行。

可这要放在几千年前,就太不容易了,这时我们的烽火台就要出场了!

烽火台也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传递军情的设施,它构成了传递军情的古代通讯网络。

自汉、唐到明代,烽火制度不断完善。如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烽”,白天燃放烟叫“燧”,所以烽火台在那时也叫“烽燧”,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慕田峪长城段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烽火台位于慕字14号敌楼的外侧,与主长城遥相呼应,未经任何修复,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它的形态,向广大游人朋友述说着历史的巨变与沧桑。

长城的功能只限于屏障和防御吗?

防御扰掠,这是长城的主要任务。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的是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

二是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并且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这种屯田和移民开发荒僻边远地区的措施,以后一直延续了下来。

图为长城所承载的各类功能体系包括屯兵系统、烽传系统、驿传系统、军需屯田系统、马市贸易系统等

三是保护通讯和商旅往还。秦始皇时在北部地区都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联系,沿着长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传递文书,商旅往还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燧正是保证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在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节来往,商旅往还都是走这条大道。

长城寓意着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冷兵器时代中它是国家的一道重要防线,是保护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长城意味着保护,而这种保护体现着爱国,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历朝历代无数勇士喋血长城,马革裹尸,虽在一定意义上是为统治者效力,但他们对祖国和家园的热爱才是他们奋不顾身的原动力。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行走长城,穿越崇山峻岭,看宛若巨龙的长城在中华大地上起舞,领略的不只是长城所蕴含的深厚美学和艺术魅力,还有它的精神感染力;回望历史,长城是同一疆域内各民族血缘与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精神、爱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之一。

编辑:小晖 Haku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二维码”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关于长城的秘密看这里!

之八,关城横跨关沟两边的山崖,东面翠屏山和西面金柜山的山峦上都有城垣环围,中为居庸关云台,围城共有7公里,关内外有大小城楼、敌楼等建筑。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关于长城的秘密看这里!

它是有史以来最为久远和昂贵的工事

无论你爬得多高,看得多远

无论你的望远镜有多厉害

都无法将其一览无遗

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出现在各种场合

全世界都认得它

这就是长城

但我们真的了解长城吗?

它是怎么建成的?

是用来抵挡谁的?

长城到底有多长?

......

今天丹丹要为你讲述

“你从未见过的长城”

万里长城真的有万里吗?

长城到底有多长?有人说长城只有几百公里,有人说长城有5万公里。5万公里是什么概念?比赤道一圈还要长1万公里,这实在有点夸张。实际上,全面、精确的长城测量工作一直没有人去做,这些数据都是不可信的,都是出于推测。

在2012年之前,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人知道长城究竟有多长,而2012年公布的长城的数据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万里”概念,而是采用科技的测绘方法将总长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较为精准地掌握这个数据,统计数据显示长城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明长城墙体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这就是长城的总长度,没有5万公里,但是有2万多公里,相当于从北极到南极的距离。

长城分布于北方15个省、97个地市、404个县,沿途分布有墙体、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和相关遗存等共计43721处。

长城北京段主要分布在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昌平区和门头沟区等6个区县,包括北齐、明等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长约600公里。这其中就有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和居庸关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都城北京的重要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长城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三渡河乡,东邻莲花池关,西接箭扣长城,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关城横跨关沟两边的山崖,东面翠屏山和西面金柜山的山峦上都有城垣环围,中为居庸关云台,围城共有7公里,关内外有大小城楼、敌楼等建筑。

下面这个建筑真的叫烽火台吗

No!No!No!

真正的烽火台是这个样子的

而咱们爬长城时经常见到的这个????应该叫敌台

所谓敌台,即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为城墙向外凸出墙体部分用以三面防敌的建筑,是在城墙全线防御的基础上构筑的重点防御设施。敌台按结构可分为“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种。

明初时,敌台为砖石小台,“与墙各峙”。嘉靖时建附墙台,台、墙相联。隆庆时,创建“空心敌台”,骑墙而筑。

敌台有多厉害呢?我们以金山岭长城的敌台为例。

我们从侧视图可以看出,空心敌楼的设防别具匠心。

再凑近看看射击孔,你有发现左右两边的不同吗?左边为仰视的普通射击孔,右边是可以射击墙脚的射孔。右边这个悬眼的上下面都经过凹凸处理,以便获得向下射击的能力。

敌台是在实战中逐步改进和完善的,提高了长城的整体防御能力。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行。

可这要放在几千年前,就太不容易了,这时我们的烽火台就要出场了!

烽火台也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传递军情的设施,它构成了传递军情的古代通讯网络。

自汉、唐到明代,烽火制度不断完善。如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烽”,白天燃放烟叫“燧”,所以烽火台在那时也叫“烽燧”,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慕田峪长城段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烽火台位于慕字14号敌楼的外侧,与主长城遥相呼应,未经任何修复,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它的形态,向广大游人朋友述说着历史的巨变与沧桑。

长城的功能只限于屏障和防御吗?

防御扰掠,这是长城的主要任务。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的是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

二是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并且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这种屯田和移民开发荒僻边远地区的措施,以后一直延续了下来。

图为长城所承载的各类功能体系包括屯兵系统、烽传系统、驿传系统、军需屯田系统、马市贸易系统等

三是保护通讯和商旅往还。秦始皇时在北部地区都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联系,沿着长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传递文书,商旅往还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燧正是保证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在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节来往,商旅往还都是走这条大道。

长城寓意着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冷兵器时代中它是国家的一道重要防线,是保护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长城意味着保护,而这种保护体现着爱国,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历朝历代无数勇士喋血长城,马革裹尸,虽在一定意义上是为统治者效力,但他们对祖国和家园的热爱才是他们奋不顾身的原动力。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行走长城,穿越崇山峻岭,看宛若巨龙的长城在中华大地上起舞,领略的不只是长城所蕴含的深厚美学和艺术魅力,还有它的精神感染力;回望历史,长城是同一疆域内各民族血缘与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精神、爱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之一。

编辑:小晖 Haku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二维码”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