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抖”出花!大牌主播为何出镜让网友“点点关注”?_北京时间

新闻联播“抖”出花!大牌主播为何出镜让网友“点点关注”?

在首条抖音短视频中,康辉坐在主播台上说:“《新闻联播》值得您期待,这里有足够的理智与情感,有分明的事实和言论,这里有真正的中国。

新闻联播“抖”出花!大牌主播为何出镜让网友“点点关注”?

【编辑/谢小丹统筹/刘姝蓉】8月24日,《新闻联播》入驻快手和抖音两平台。大白新闻注意到,当天,在两大平台上都发布了首条短视频,两名主播出镜为《新闻联播》“求关注”。这个夏天,《新闻联播》频上热搜,还开通了官方微信账号,从形式到内容上不断求变,一跃成为新晋“网红”。

新闻联播资料图(图片来源网络)

《新闻联播》玩起了短视频

8月24日,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宣布《新闻联播》正式开设抖音号,入驻抖音,同日这一消息在新开通不久的《新闻联播》公众号中也做了预告。

在首条抖音短视频中,康辉坐在主播台上说:“《新闻联播》值得您期待,这里有足够的理智与情感,有分明的事实和言论,这里有真正的中国。在这,你能看到真正追求进步与美好的中国人。关注联播的抖音号,我们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

(截图自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号)

截至发稿,《新闻联播》的官方抖音上已经发布了四条短视频。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解释说,“为什么把抖音作为主平台?我们有两个考虑,一是抖音是个巨大的短视频流量池,是生产视频的;一个是央视新闻抖音号运营了9个月,已经是媒体抖音号总排名的第二,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们也逐渐完成了长视频改短视频、横屏改竖屏的转化,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新闻表达向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转变。”

在《新闻联播》开“抖”当天,这档节目也入驻了快手平台,并由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进行了宣布。

(截图自新闻联播官方快手号)

主播李梓萌在《新闻联播》的首条快手短视频中出镜呼唤老铁。她说,“《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经41年了,可能比很多老铁的年龄还要大。我知道,快手的Slogan是‘记录世界记录你’,新闻联播每天都在记录中国,记录真正追求幸福与进步的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希望通过快手平台,让新闻联播能与世界的每一个用户连接、互动。”

截至目前,《新闻联播》在两大平台上都收获了上千万粉丝。

开公号、上热搜

大白新闻注意到,就在一周多前,8月16日,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推送了第一篇推文——《主播说联播| 康辉说国泰航空“no zuo no die”欧阳夏丹又问了国泰一个问题》,也宣告着《新闻联播》微信公号正式上线。

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下设两个栏目,“联播划重点”主要解读当期新闻联播的重大事件;“主播说联播”则是结合《新闻联播》当天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由康辉、欧阳夏丹等主播用年轻人喜爱的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中还会发布些《新闻联播》台前幕后的小秘密。比如开通后不久,康辉和欧阳夏丹就出镜揭露了主播们播完新闻之后整理稿子的样子。据康辉介绍,《新闻联播》的稿子一行九个字,字体比较大,符合提示器的要求。

这个夏天,这一开播了41年的节目已频频引起关注,进阶为备受年轻网友喜爱的新晋“网红”。

7月25日,《新闻联播》播报了一篇题为《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的国际锐评。锐评中主播使用了一句相当接地气的语言——“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这句话迅速燃爆全网、登上热搜,相关话题达到6.8亿的阅读量。

之后,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三天刊播国际锐评栏目重磅评论,为此也连续第三天登上热搜,微博话题#今天追新闻联播了吗#也成为热门。

对此,主播康辉表示,很多人感叹《新闻联播》好像不是过去那个《新闻联播》了,其实《新闻联播》还是那个《新闻联播》,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

创办41年求变

据主播们在短视频中介绍,《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有41年。资料显示,《新闻联播》创办于1978年元旦,是中国电视新闻史的开篇之作。1982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新闻首先由《新闻联播》发布,国家权威新闻发布平台的地位由此奠定。《新闻联播》在长期的带状播出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内容构成、编排形式以及主持人风格,央视以及《新闻联播》也深刻影响了国内其他不同电视平台的整体风格和状态。

不过近年来,《新闻联播》也在寻求变化。2006年,主播康辉与其他几位同事一同作为新鲜血液首次亮相节目时,就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公众注意到,新主播带来了更年轻的精神风貌、更丰富的表情神态甚至更多彩的服饰装扮。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不断更新,只是这档最具权威的新闻节目不断求变的一个缩影。在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前提下,不断求新求变的不仅是主播的面孔,更是从严肃的表情、固定的发式到开始可以轻松起来的神态,以及更贴近日常口语表达的播音方式。《新闻联播》此番“国际锐评”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在公众看来并不显得突兀,反倒得到不少网友追捧,正是因为这档节目正在参与和见证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成长与变化,更因其仍继续承担着“中国社会晴雨表”的角色与使命。【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央视新闻、红网、上观新闻、南方都市报》等】

新闻联播“抖”出花!大牌主播为何出镜让网友“点点关注”?

在首条抖音短视频中,康辉坐在主播台上说:“《新闻联播》值得您期待,这里有足够的理智与情感,有分明的事实和言论,这里有真正的中国。

新闻联播“抖”出花!大牌主播为何出镜让网友“点点关注”?

【编辑/谢小丹统筹/刘姝蓉】8月24日,《新闻联播》入驻快手和抖音两平台。大白新闻注意到,当天,在两大平台上都发布了首条短视频,两名主播出镜为《新闻联播》“求关注”。这个夏天,《新闻联播》频上热搜,还开通了官方微信账号,从形式到内容上不断求变,一跃成为新晋“网红”。

新闻联播资料图(图片来源网络)

《新闻联播》玩起了短视频

8月24日,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宣布《新闻联播》正式开设抖音号,入驻抖音,同日这一消息在新开通不久的《新闻联播》公众号中也做了预告。

在首条抖音短视频中,康辉坐在主播台上说:“《新闻联播》值得您期待,这里有足够的理智与情感,有分明的事实和言论,这里有真正的中国。在这,你能看到真正追求进步与美好的中国人。关注联播的抖音号,我们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

(截图自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号)

截至发稿,《新闻联播》的官方抖音上已经发布了四条短视频。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解释说,“为什么把抖音作为主平台?我们有两个考虑,一是抖音是个巨大的短视频流量池,是生产视频的;一个是央视新闻抖音号运营了9个月,已经是媒体抖音号总排名的第二,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们也逐渐完成了长视频改短视频、横屏改竖屏的转化,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新闻表达向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转变。”

在《新闻联播》开“抖”当天,这档节目也入驻了快手平台,并由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进行了宣布。

(截图自新闻联播官方快手号)

主播李梓萌在《新闻联播》的首条快手短视频中出镜呼唤老铁。她说,“《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经41年了,可能比很多老铁的年龄还要大。我知道,快手的Slogan是‘记录世界记录你’,新闻联播每天都在记录中国,记录真正追求幸福与进步的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希望通过快手平台,让新闻联播能与世界的每一个用户连接、互动。”

截至目前,《新闻联播》在两大平台上都收获了上千万粉丝。

开公号、上热搜

大白新闻注意到,就在一周多前,8月16日,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推送了第一篇推文——《主播说联播| 康辉说国泰航空“no zuo no die”欧阳夏丹又问了国泰一个问题》,也宣告着《新闻联播》微信公号正式上线。

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下设两个栏目,“联播划重点”主要解读当期新闻联播的重大事件;“主播说联播”则是结合《新闻联播》当天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由康辉、欧阳夏丹等主播用年轻人喜爱的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中还会发布些《新闻联播》台前幕后的小秘密。比如开通后不久,康辉和欧阳夏丹就出镜揭露了主播们播完新闻之后整理稿子的样子。据康辉介绍,《新闻联播》的稿子一行九个字,字体比较大,符合提示器的要求。

这个夏天,这一开播了41年的节目已频频引起关注,进阶为备受年轻网友喜爱的新晋“网红”。

7月25日,《新闻联播》播报了一篇题为《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的国际锐评。锐评中主播使用了一句相当接地气的语言——“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这句话迅速燃爆全网、登上热搜,相关话题达到6.8亿的阅读量。

之后,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三天刊播国际锐评栏目重磅评论,为此也连续第三天登上热搜,微博话题#今天追新闻联播了吗#也成为热门。

对此,主播康辉表示,很多人感叹《新闻联播》好像不是过去那个《新闻联播》了,其实《新闻联播》还是那个《新闻联播》,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

创办41年求变

据主播们在短视频中介绍,《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有41年。资料显示,《新闻联播》创办于1978年元旦,是中国电视新闻史的开篇之作。1982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新闻首先由《新闻联播》发布,国家权威新闻发布平台的地位由此奠定。《新闻联播》在长期的带状播出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内容构成、编排形式以及主持人风格,央视以及《新闻联播》也深刻影响了国内其他不同电视平台的整体风格和状态。

不过近年来,《新闻联播》也在寻求变化。2006年,主播康辉与其他几位同事一同作为新鲜血液首次亮相节目时,就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公众注意到,新主播带来了更年轻的精神风貌、更丰富的表情神态甚至更多彩的服饰装扮。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不断更新,只是这档最具权威的新闻节目不断求变的一个缩影。在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前提下,不断求新求变的不仅是主播的面孔,更是从严肃的表情、固定的发式到开始可以轻松起来的神态,以及更贴近日常口语表达的播音方式。《新闻联播》此番“国际锐评”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在公众看来并不显得突兀,反倒得到不少网友追捧,正是因为这档节目正在参与和见证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成长与变化,更因其仍继续承担着“中国社会晴雨表”的角色与使命。【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央视新闻、红网、上观新闻、南方都市报》等】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