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更老的世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5%。与此同时, 一些养老问题、消费陷阱也在搅扰着他们的晚年生活。值此重阳节之际,“问北京”聚焦三类老年朋友遇到的糟心事,一起寻找破解之策,提醒更多老年朋友远离陷阱,也祝愿每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更老的世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5%。与此同时, 一些养老问题、消费陷阱也在搅扰着他们的晚年生活。值此重阳节之际,“问北京”聚焦三类老年朋友遇到的糟心事,一起寻找破解之策,提醒更多老年朋友远离陷阱,也祝愿每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九旬高龄古文献学者被住家护工窃走百万家当!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赵女士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她通过入驻某知名电商平台的“一号护工旗舰店”,聘请了一名男护工照顾自己的父亲,不料两个多月时间里,这名护工竟陆续偷走家里的现金、金饰等价值约百万元的财物。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名护工有犯罪前科,却通过了平台审核上岗。
护工伪装贴心盗走百万财物
赵女士:血压多少?心率多少?
护工刘大姐(化姓):124/56……57……
赵女士:行!吃药吧……
下午4点,定时响起的闹钟提醒赵女士与护工配合,为92岁的老父亲测量血压、心率,吃过药后,她从隔壁房屋过来送水果、陪老人聊天。透过这套流畅的照护流程,外人很难想象,这个家庭刚刚经历了一场盗窃风波。
 
老人在护工照料下坐上轮椅看电视/记者 摄
赵女士告诉“问北京”记者,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她在十年前租下了自己隔壁的房子,与父亲做起了邻居。“我们家人少,就我一个女儿,他又不乐意去养老院。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必须24小时有人看着,因为他老是按自己的本能要动,我们怕他一动万一摔了……”
 
截图自《赵诚先生从事古文献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
赵女士的父亲——赵诚先生,是我国古文献研究与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重要学者,著有《中国古代韵书》《甲骨文简明词典》等书,如今,他只能依靠轮椅行动。更令人痛心的是,此前照护他生活的护工王某(化姓)在两个多月里盗走家中价值约百万元的财物,包括老人的纪念章和积蓄。
时间倒回到今年5月,一天夜里忽然摔倒后,那个年轻时曾当过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父亲,变成了严重失能老人。赵女士随即在自己经常购物的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护工信息,并搜到了专门提供照护服务的“一号护工旗舰店”,咨询后,经由店内顾问李女士(化姓)介绍,以每月6800元的价格聘请王某照顾父亲。
赵女士说,“当时他们推荐,说他(王某)这个人细心照顾,基本护理都会,说有五年经验,来了之后也比较机灵,活干得还是可以的,也跟我爸开玩笑什么的,提供情绪价值。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就是老请假”。
 
赵女士收到的护工王某信息/受访者 供
赵女士回忆,王某今年6月15日上岗后,共有三次请假外出,包括请假回山西老家,后来警方推测,王某可能是回去销赃,“刚来了三天,他就说要请假,要去通州,说他在通州租了个房;后来他说,他朋友出车祸死了要回老家几天;还有一次,突然有一天紧急地跟我说他要马上走,他母亲脑梗,这个理由有点让我不好意思拒绝,这一次去了18天没回来。我说我就得等他回来,当时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王某8月13日回到北京赵女士家,到8月24日案发,期间还曾以自己13岁的大儿子要到县城上学需要陪伴一周为由,向赵女士请假,但这次赵女士没有同意。
案发前一天,赵女士无意间发现自己在家存放的现金和老人存放在她这里的多年积蓄不翼而飞,她果断报警。8月24日,民警提前在赵女士家中布防,待王某推着老人遛弯回家后,一场人赃并获的抓捕大戏直接上演。
赵女士回忆,“我们喊他过来我的房子,他刚走进来,布防的警察就从旁边出来,先把门关了,把他控制住,他说‘你为什么要弄我’,人家说‘他们家丢钱了’,然后他说‘他们家丢钱跟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证据’,警察说‘没证据我们到这来么’……反正就这个过程我真的是佩服极了,不知道怎么,他就撂了。然后,一个警察就跑去搜他的包,从钱包里搜出我的项链了。警察还搜出来,第一他有案底,判过刑,另一个他手机里有好多笔转账,时间和我们出去的时间对上”。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显示,警方当天就对这起盗窃案进行了立案。
 
警方的立案告知书/受访者 供
赵女士粗略估计,家里损失的现金、财物价值约百万,“后来我们往回一看我父亲房间里的监控录像,发现他每次偷,都找我们出去的时候,他每次都会去拿我们家放在我爸那儿的备用钥匙。他已经到了多次入室的程度,被抓(前)的这一个月,只要我们不在的日子,一天就能过来4、5次。老爷子那个抗美援朝的纪念章不见了,一些旧钱币他也偷了,老爷子的现金偷了有小30万,我以前买的金条、首饰,还有我妈留下来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他都给偷了”。
 
赵女士家的备用钥匙/受访者 供
平台与护工机构双重失职?
随着调查深入,让赵女士没想到的是,自己当初谨慎地选择交易平台,跟着护工机构一步步操作,从选择护工,到签订服务合同、交费,最终竟被引导到脱离平台的“体外交易”。赵女士告诉记者,“一号护工旗舰店客服说,您关注我司公众号也一样的,我当时说了不脱离平台,但后来他们带着护工到家里面试,交费时给我一个二维码,他说这是合法的”。
 
赵女士咨询时的聊天记录/受访者 供
案发后,电商平台对一号护工旗舰店进行下架处理。但赵女士认为,这起盗窃案暴露了平台与护工机构的双重失职。据“一号护工旗舰店”顾问李女士(化姓)透露,旗舰店和平台存在“战略合作”关系。
李女士:好多商户或者公司都入驻这个平台,平台就会挣商户的钱。比如说,商户想要获得客户、流量,就给平台每年要交流量费、推广费,然后每成一笔交易,平台要扣一个点。如果有一些出了问题的商户或者问题的话,人家也可以介入。
记者:你们提供服务的护工还需要在平台上备案吗?
李女士:不需要。
“一号护工”微信小程序显示,该品牌成立于2015年,2017年到2018年成为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主要服务商,开展北京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业务。这样一家看似优质的企业,对护工有没有尽到审核责任呢?相关负责人刘先生(化姓)就此回应称,他们调取后台历史服务记录订单发现,王某2020年注册成为护工,当时背调没有犯罪记录。
刘先生:我们这边看确实不知道,他可能中间出了问题,2020年到2024年这段时间,是空了三年多时间,他是没在我们这边上过工或者是上过订单的。
记者:多年后重新上工不用再背调审核?
刘先生:就是他有个历史的(信息),就用历史的了……
 
“一号护工”小程序上的护工招聘和护工入驻截图
“问北京”记者在“一号护工”微信小程序护工招募页面看到,进行报名时,《一号护工护理员入驻协议》要求护理员“无犯罪记录”。
同时,“问北京”记者发现,立案近半个月后,护工王某的信息仍在“一号护工”微信小程序展示,直至近期才下架。
 
9月11日,立案后近半月,“一号护工”小程序上仍有护工王某的信息/小程序截图
找护工“都靠缘分”?
“问北京”记者实际体验后了解到,通过电商平台寻找护工服务一般流程涵盖线上下单、联系客服在线筛选、上门/视频面试、签订服务。记者随机咨询了一家评分4.8分的陪护专营店,客服介绍,护工信息页面很难做到实时更新,很多优秀护工很早就会被预定出去,客户能否找到合适优质的护工,一方面因为是双向选择,“一切都靠缘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遇到的派单老师(即顾问)是否具有精准匹配护工和客户需求的专业能力。
 
记者随机咨询一家评分4.8分的陪护专营店
“问北京”记者注意到,该店铺宣传中写有该店护工会通过四大认证、岗前培训、员工考核,店铺会层层把关、严格考验、全方位排查个人信息、服务全程指导。对此,记者进一步咨询了解到,“四大认证”包括护工的身份证、健康证、护工证、上岗证。对于特别提出需求的客户,店铺也可以出示护工的征信查询信息,甚至可以与客户线下当面查验,查验范围包括老赖信息、限制高消费人员信息、不良犯罪数据等。但这名客服表示,实践中,并非所有的客户都会要求查,也并不是所有的护工服务机构都具有提供查询的能力。
 
记者随机咨询一家评分4.8分的陪护专营店
专家:需及时纳入有效监管
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百姓刚需,而通过电商平台寻找护工的新模式,正面临着监管与安全的双重考验。
“问北京”记者电话咨询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养老领域相关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如果通过电商平台寻找护工发生纠纷,需要明确具体纠纷内容,建议先找平台,也可以向平台注册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大部分涉及养老机构的问题,可能也需要向民政部门反映。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上门入户这些特殊的服务,身份、是不是有犯罪记录这些情况,直接地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要履行更高的审核的义务。如果机构对人员资质等内部管理不利,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那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平台对入驻的商家没有履行资质审核的义务,它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也觉得,针对这样一些新的业态,有关部门要及时地去研究,及时地把它纳入有效的监管。”
目前,护工盗窃案仍在办理中,赵女士说出了高龄家庭的心声,“我们是属于照顾老人非常到位的,眼皮子底下都这样,我觉得特遗憾。养老这块,大家都觉得是个蛋糕,但感觉看不到有力的监管,只看到在疯狂的发展。还是呼吁社会重视养老服务的安全有效,不要让老年人变成被薅的草”。
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欢迎广大网友持续为“问北京”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报料
小 问 说
养老服务已成为百姓刚需
通过电商平台寻找护工等新模式
面临监管与安全的双重考验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于十一 编辑丨于十一
值班主编丨紫苏 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