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探索“AI大数据作业”教学,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教学研讨会在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隆重召开,师生们通过课堂展示,展现了学校一年来探索“AI大数据作业“的教学成果。在教学中,学生做完作业后将作业纸在机器上进行扫描,实现对作业数据的收集。客观题统一由机器判卷,主观题由教师进行批阅。
(记者崔倩)5月11日下午,“探索“AI大数据作业”教学,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教学研讨会在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隆重召开,师生们通过课堂展示,展现了学校一年来探索“AI大数据作业“的教学成果。
记者了解到,“AI大数据作业”是将大数据分析引入学生日常作业的一种创新实践。在教学中,学生做完作业后将作业纸在机器上进行扫描,实现对作业数据的收集。客观题统一由机器判卷,主观题由教师进行批阅。AI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算出全班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及每位同学的作答情况,这样再结合教学反馈,老师就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为每位同学制定靶向作业,实现个性化教学,精准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高学生课堂获得。

石景山区实验教育集团理事长、石景山区实验中学校长王英表示,自2022年2月起,学校使用“AI大数据作业”以来,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截至2023年5月6日统计数据,平台功能使用度为901,有17位老师应用平台进行备课,上课次数为692次,智能卡应用了186次。其中有的高频老师在一周内的功能使用度高达300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平台开展高效教学互动和精准教学实践,并且应用频度很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试点年级教师应用平台开展精准作业管理实践,提升作业管理效率,学生通过个性化习题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实现作业减负,“AI大数据”的规模效益初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项目团队教师代表徐玲老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AI大数据作业”平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进行学生数据分析增效减负的过程,并总结了AI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和有待改进的方面。初二6班裘子悦同学表示,利用“AI大数据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减轻学业负担,同时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