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部署萨德成定数 解放军能否击穿美军盾牌_北京时间

在韩部署萨德成定数 解放军能否击穿美军盾牌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7月8日消息,韩美最终决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有望本月发表萨德部署地点。

在韩部署萨德成定数 解放军能否击穿美军盾牌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7月8日消息,韩美最终决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有望本月发表萨德部署地点。
韩国国防部部长韩民求6月28日曾表示,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将于今年内得出结论。这也是韩民求首次提及萨德系统部署的时间。 其间,韩民求关于萨德部署的时期只表示“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韩民求在参加第15届亚洲安全峰会时表示,“萨德军事效用很大。我们对部署萨德拥有坚决的意志”,之后一直在推动萨德部署相关事宜。 韩民求24日还曾表示,用萨德可拦截朝鲜“舞水端”导弹。萨德是应对朝核与导弹威胁的国防和安保层面问题,如果部署,将有助于提高应对朝鲜导弹能力。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对韩国部署“萨德”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 萨德其实和爱国者关系还蛮紧密的,他们同属战区反导系统,也就是著名的TMD。萨德主要的目标是大气层外目标和近大气层目标(射高150km以下),爱国者PAC-3主要是对付大气层内目标,包括1000km(实际不止)射程以内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无人机及有人机,双方以40km射高为非严格分界,但两个系统具备信息互联能力。 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erminal High Altitude Air Defense,缩写: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一般简称为萨德反导系统。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前身是历经多次失败而告终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美国陆军于2004年对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并重新命名为现名,类似于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由指管通情指挥系统,拦截系统,发射系统和雷达及其支援设备组成。2007年10月,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在美国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完成大气层外的拦截试验。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作为专门用于对付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的防御系统,其独特优势是在防御大规模导弹威胁的同时, 为作战部队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选择。其目的不是取代而是补充MIM-104防空导弹以及海军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和美国在世界各地部署的预警雷达与传感器,从而使美军具备多层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由携带8枚拦截弹的发射装置、AN/TPY-2X波段雷达、火控通信系统(TFCC) 及作战管理系统组成。 洛克希德·马丁空间防务(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卡特彼勒防务(Caterpillar Defense )和喷气飞机公司(Aerojet)是该系统发射装置及拦截弹的主承包商,雷声公司(Raytheon)是AN/TPY-2雷达的主承包商,波音、霍尼韦尔(Honeywell)和洛克达电子(Rocketdyne)则作为管理与指挥系统的承包商。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八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安装在一辆奥什科什公司(Oshkosh)的10×10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上,该车装有自动装弹系统。 虽然该系统的很多组件都可以用一架C-130运输机空运, 但是其发射装置却需要使用C-17运输机或C-5运输机空运。该系统的拦截弹由一级固体助推火箭和作为弹头的KKV(动能杀伤飞行器)组成。全弹长6.17米,起飞重量约 600公斤。KKV主要由用于捕获和跟踪目标的中波红外导引头、信号处理机、数字处理机、采用激光陀螺的惯性测量装置和用于机动飞行的轨控与姿控推进系统等组成。红外导引头通过向弹载计算机传输目标导弹战斗部的红外成像进行制导。整个KKV(包括保护罩)长2.325米,底部直径370毫米,重量约60公斤,飞行速度为2000米/秒。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标准雷达配置是一台AN/TPY-2 X波段固体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性能最强的陆基机动反导探测雷达之一。该雷达警戒距离远,兼顾战略与战术,天线阵面积为9.2平方米,安装有30464个天线单元,方位角机械转动范围-178°~+178°,俯仰角机械转动范围0°~90°,但天线的电扫范围,俯仰角及方位角均为0°~50°。该雷达对反射面积(RCS)为1平方米(典型弹道导弹弹头的反射面积)的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约1200千米。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很强的地面机动性,可采用舰船、火车或拖车进行点对点运输,还可根据作战需要由C-5或C-17运输机空运至指定地点。图为AN/TPY-2雷达系统组成。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BM/C3I)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一个发射车控制站组成。发射车控制站也即通信中继车。为确保与陆军和联合部队相互配合作战的能力,BM/C3I系统能够支持各类通信协议。BM/C3I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主要通信线路是“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在这个网络上,探测器与BM/C3I系统各组成部分能够相互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关键的战场信息,也能向其它防空系统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重要的战场信息。其负责全面的任务规划,协调并执行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并与其它防空系统接口,以便实施联合作战。 由于朝鲜具备较强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打击能力,因此韩国想要获得属于符合韩国国家战略环境的反导系统,而且规格要比朝鲜高,就需要建立多层反导拦截体系,不仅可拦截“大浦洞”-2这一级别的远程弹道导弹,也可以对“飞毛腿”这样的中近程弹道导弹目标实施打击。 韩国国防部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体系是可拦截低空、中空、高空的多层防御系统,目的是保卫美国本土和周边地区,而韩国正在构建的韩国版的反导系统(KAMD)是以防御中近程弹道导弹为主的系统,研制过程中韩方要起到主导作用。 韩国的远程打击、防御武器系统的发展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即可以胜任打击和拦截朝鲜的各类目标,鉴于朝鲜拥有诸如“大浦洞”-2这样的远程弹道导弹,因此韩国对本国导弹防御有着明确的规划,即形成远程、中程和末端反导三层拦截体系,但是韩国显然没有这样的实力去构建自研的多层反导体系,因此购买成了现阶段的惟一途径。 目前韩国装备了美制的“爱国者”PAC-2拦截弹,耗资1万亿韩元以上,同时还在引进拦截能力更强的“爱国者”PAC-3,初步构成了韩国反导系统的框架,但还缺少拦截高度更大、射程更远的远程拦截系统,韩国计划通过自研把这个缺口补齐,而美军希望韩国能购买THAAD系统。美制THAAD系统属于末段高空区域拦截体系,也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典型的动能杀伤反导系统。THAAD系统的特点在于其使用了能量管理机动,其最大的作用在可控制拦截弹的飞行速度,高速飞行时可拦截大气层外的弹道类目标,高度在80~100公里以上,而使用了能量管理机动就以极大拓展拦截弹的弹道。 不过,一些学者认为,使用THAAD系统防御朝鲜导弹对韩国来说战略意义大于实际作战效果,是一步政治牌,因为部署THAAD直接受益方是日本和美国,因为THAAD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对朝鲜。问题的关键在于THAAD所采用的火控雷达TPY-2,这一雷达也可以单独部署,即前沿部署X波段雷达(FBX-T)。 美军已经在日本北部的青森县部署了一部FBX-T雷达,即将在日本京都部署第二部。本文假定TPY-2雷达对弹道导弹弹头的探测距离为1200公里。 根据笔者的计算,韩国TPY-2雷达可以看到黄海和渤海发射的中国潜射导弹,探测范围覆盖导弹的部分主动段以及弹头和诱饵的释放过程(约在主动段结束后几分钟)。 另外,韩国TPY-2雷达也可在和平时期监测中国于渤海、黄海进行的潜射导弹试验(落点在中国西部),为导弹防御积累目标特征数据。导弹防御效能一直是导弹防御辩论的焦点之一,其核心是中段目标识别问题。为了提高突防概率,进攻导弹除真实弹头外,还会释放诱饵、箔条等突防辅助措施。 由于弹道导弹中段是在大气层外飞行,较轻的气球诱饵和较重的弹头具有相同的飞行轨迹,从弹道轨迹上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此外,进攻方还可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诱饵具有和弹头类似的雷达和红外特征,加大中段目标识别的难度。由于诱饵很轻、很便宜,可以大量装备,因此如果防御方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即使拦截弹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到达目标导弹弹道上合适的位置,打击到真弹头的概率也将会非常低。美国官方也承认中段目标识别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但是其弱点是其X波段雷达,由于采用固定发射阵地,比较容易遭到锁定,干扰和打击。中国在黑龙江部署的天波大型预警雷达从尺寸和发射功率上均比美国的AN/TPY-2雷达强大,中国充分吸收了前苏联被美国拖入军备竞赛后的凄惨下场。 此外,针对萨德系统只能固定作战的弱点,使用机动灵活的东风-11A,东风-15B和东风-21D系列中近程高精度弹道导弹确保对其第一时间实施消灭!你有长矛,我有短剑,抵近作战是美军最不擅长的,而解放军偏偏要把你拉近了打。面对萨德,我们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有多种方法可将其制服,尤其是和俄罗斯联手的话,用强大攻击能力即可击穿美国的盾牌。

在韩部署萨德成定数 解放军能否击穿美军盾牌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7月8日消息,韩美最终决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有望本月发表萨德部署地点。

在韩部署萨德成定数 解放军能否击穿美军盾牌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7月8日消息,韩美最终决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有望本月发表萨德部署地点。
韩国国防部部长韩民求6月28日曾表示,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将于今年内得出结论。这也是韩民求首次提及萨德系统部署的时间。 其间,韩民求关于萨德部署的时期只表示“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韩民求在参加第15届亚洲安全峰会时表示,“萨德军事效用很大。我们对部署萨德拥有坚决的意志”,之后一直在推动萨德部署相关事宜。 韩民求24日还曾表示,用萨德可拦截朝鲜“舞水端”导弹。萨德是应对朝核与导弹威胁的国防和安保层面问题,如果部署,将有助于提高应对朝鲜导弹能力。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对韩国部署“萨德”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 萨德其实和爱国者关系还蛮紧密的,他们同属战区反导系统,也就是著名的TMD。萨德主要的目标是大气层外目标和近大气层目标(射高150km以下),爱国者PAC-3主要是对付大气层内目标,包括1000km(实际不止)射程以内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无人机及有人机,双方以40km射高为非严格分界,但两个系统具备信息互联能力。 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erminal High Altitude Air Defense,缩写: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一般简称为萨德反导系统。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前身是历经多次失败而告终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美国陆军于2004年对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并重新命名为现名,类似于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由指管通情指挥系统,拦截系统,发射系统和雷达及其支援设备组成。2007年10月,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在美国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完成大气层外的拦截试验。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作为专门用于对付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的防御系统,其独特优势是在防御大规模导弹威胁的同时, 为作战部队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选择。其目的不是取代而是补充MIM-104防空导弹以及海军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和美国在世界各地部署的预警雷达与传感器,从而使美军具备多层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由携带8枚拦截弹的发射装置、AN/TPY-2X波段雷达、火控通信系统(TFCC) 及作战管理系统组成。 洛克希德·马丁空间防务(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卡特彼勒防务(Caterpillar Defense )和喷气飞机公司(Aerojet)是该系统发射装置及拦截弹的主承包商,雷声公司(Raytheon)是AN/TPY-2雷达的主承包商,波音、霍尼韦尔(Honeywell)和洛克达电子(Rocketdyne)则作为管理与指挥系统的承包商。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八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安装在一辆奥什科什公司(Oshkosh)的10×10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上,该车装有自动装弹系统。 虽然该系统的很多组件都可以用一架C-130运输机空运, 但是其发射装置却需要使用C-17运输机或C-5运输机空运。该系统的拦截弹由一级固体助推火箭和作为弹头的KKV(动能杀伤飞行器)组成。全弹长6.17米,起飞重量约 600公斤。KKV主要由用于捕获和跟踪目标的中波红外导引头、信号处理机、数字处理机、采用激光陀螺的惯性测量装置和用于机动飞行的轨控与姿控推进系统等组成。红外导引头通过向弹载计算机传输目标导弹战斗部的红外成像进行制导。整个KKV(包括保护罩)长2.325米,底部直径370毫米,重量约60公斤,飞行速度为2000米/秒。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标准雷达配置是一台AN/TPY-2 X波段固体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性能最强的陆基机动反导探测雷达之一。该雷达警戒距离远,兼顾战略与战术,天线阵面积为9.2平方米,安装有30464个天线单元,方位角机械转动范围-178°~+178°,俯仰角机械转动范围0°~90°,但天线的电扫范围,俯仰角及方位角均为0°~50°。该雷达对反射面积(RCS)为1平方米(典型弹道导弹弹头的反射面积)的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约1200千米。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很强的地面机动性,可采用舰船、火车或拖车进行点对点运输,还可根据作战需要由C-5或C-17运输机空运至指定地点。图为AN/TPY-2雷达系统组成。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BM/C3I)系统由一个战术作战站和一个发射车控制站组成。发射车控制站也即通信中继车。为确保与陆军和联合部队相互配合作战的能力,BM/C3I系统能够支持各类通信协议。BM/C3I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主要通信线路是“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在这个网络上,探测器与BM/C3I系统各组成部分能够相互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关键的战场信息,也能向其它防空系统报告跟踪数据和其它重要的战场信息。其负责全面的任务规划,协调并执行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并与其它防空系统接口,以便实施联合作战。 由于朝鲜具备较强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打击能力,因此韩国想要获得属于符合韩国国家战略环境的反导系统,而且规格要比朝鲜高,就需要建立多层反导拦截体系,不仅可拦截“大浦洞”-2这一级别的远程弹道导弹,也可以对“飞毛腿”这样的中近程弹道导弹目标实施打击。 韩国国防部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体系是可拦截低空、中空、高空的多层防御系统,目的是保卫美国本土和周边地区,而韩国正在构建的韩国版的反导系统(KAMD)是以防御中近程弹道导弹为主的系统,研制过程中韩方要起到主导作用。 韩国的远程打击、防御武器系统的发展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即可以胜任打击和拦截朝鲜的各类目标,鉴于朝鲜拥有诸如“大浦洞”-2这样的远程弹道导弹,因此韩国对本国导弹防御有着明确的规划,即形成远程、中程和末端反导三层拦截体系,但是韩国显然没有这样的实力去构建自研的多层反导体系,因此购买成了现阶段的惟一途径。 目前韩国装备了美制的“爱国者”PAC-2拦截弹,耗资1万亿韩元以上,同时还在引进拦截能力更强的“爱国者”PAC-3,初步构成了韩国反导系统的框架,但还缺少拦截高度更大、射程更远的远程拦截系统,韩国计划通过自研把这个缺口补齐,而美军希望韩国能购买THAAD系统。美制THAAD系统属于末段高空区域拦截体系,也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典型的动能杀伤反导系统。THAAD系统的特点在于其使用了能量管理机动,其最大的作用在可控制拦截弹的飞行速度,高速飞行时可拦截大气层外的弹道类目标,高度在80~100公里以上,而使用了能量管理机动就以极大拓展拦截弹的弹道。 不过,一些学者认为,使用THAAD系统防御朝鲜导弹对韩国来说战略意义大于实际作战效果,是一步政治牌,因为部署THAAD直接受益方是日本和美国,因为THAAD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对朝鲜。问题的关键在于THAAD所采用的火控雷达TPY-2,这一雷达也可以单独部署,即前沿部署X波段雷达(FBX-T)。 美军已经在日本北部的青森县部署了一部FBX-T雷达,即将在日本京都部署第二部。本文假定TPY-2雷达对弹道导弹弹头的探测距离为1200公里。 根据笔者的计算,韩国TPY-2雷达可以看到黄海和渤海发射的中国潜射导弹,探测范围覆盖导弹的部分主动段以及弹头和诱饵的释放过程(约在主动段结束后几分钟)。 另外,韩国TPY-2雷达也可在和平时期监测中国于渤海、黄海进行的潜射导弹试验(落点在中国西部),为导弹防御积累目标特征数据。导弹防御效能一直是导弹防御辩论的焦点之一,其核心是中段目标识别问题。为了提高突防概率,进攻导弹除真实弹头外,还会释放诱饵、箔条等突防辅助措施。 由于弹道导弹中段是在大气层外飞行,较轻的气球诱饵和较重的弹头具有相同的飞行轨迹,从弹道轨迹上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此外,进攻方还可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诱饵具有和弹头类似的雷达和红外特征,加大中段目标识别的难度。由于诱饵很轻、很便宜,可以大量装备,因此如果防御方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即使拦截弹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到达目标导弹弹道上合适的位置,打击到真弹头的概率也将会非常低。美国官方也承认中段目标识别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但是其弱点是其X波段雷达,由于采用固定发射阵地,比较容易遭到锁定,干扰和打击。中国在黑龙江部署的天波大型预警雷达从尺寸和发射功率上均比美国的AN/TPY-2雷达强大,中国充分吸收了前苏联被美国拖入军备竞赛后的凄惨下场。 此外,针对萨德系统只能固定作战的弱点,使用机动灵活的东风-11A,东风-15B和东风-21D系列中近程高精度弹道导弹确保对其第一时间实施消灭!你有长矛,我有短剑,抵近作战是美军最不擅长的,而解放军偏偏要把你拉近了打。面对萨德,我们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有多种方法可将其制服,尤其是和俄罗斯联手的话,用强大攻击能力即可击穿美国的盾牌。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