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兵王"!一级军士长竟像熊猫一样稀缺_北京时间

真正的

真正的"兵王"!一级军士长竟像熊猫一样稀缺,兵王,军士长,熊猫,一级,稀缺

真正的

不管是当过兵还是没有当过兵,对班长的形象肯定都有自己的印象。相信没有人不对解放军里的老班长肃然起敬的,一声老班长,包含了无限的崇敬之情。而一级军士长堪称老班长的老班长,甚至师长军长都曾是他手下的兵。一级军士长是部队各个领域的翘楚,掌握一门或多门精妙的技术,是中国军队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人才。 士官曾因为服役性质被称为志愿兵。1999年6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14号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第二次修订发布,对士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士官的使用范围、数量比例、激励机制、服役期限、生活待遇、安置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此后,我军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志愿兵”只在涉及兵役性质时使用。根据此条例的规定,全军和武警部队士兵新式军衔(警衔)标志于1999年12月1日起正式启用,至12月底,1988年设置的士兵军衔等级和义务兵军衔中的军士、士官军衔中的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2009年,我国士官军衔由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称谓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士官实行分级服役制,同时减少士官数量,增加士官长数量。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位一级军士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兵王”! 赵宗刚,原济南军区“猛虎师”某装甲团一级军士长,能维修15种战车。山东莱西人,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90年3月入党,现任某装甲团修理连一班班长,一级军士长军衔。入伍以来,赵宗刚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次,被集团军评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岗位成才先进个人”,2005年12月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士官”,2006年3月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008年1月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标兵”,2008年12月被总部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2009年8月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士官”。 王忠心,原第二炮兵96213部队70分队班长、一级军士长,安徽休宁人,1968年9月出生,1986年12月入伍,第二炮兵96213部队技术营测试一连控制技师,一级军士长。入伍27年来,王忠心心系使命、安心本职、扎根岗位、爱军精武,参加了多次实弹发射任务,参与完成了某型号导弹移交和某新型导弹武器的接受检测,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00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旅技术骨干”,2次被评为“基地技术尖子”。2005年、2006年,连续2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010年,被评为“基地军事训练标兵”、“二炮十大优秀士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昌来,1978年入伍,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一级军士长,旁边的年轻军官为其儿子。王昌来已在潜艇上工作了36年,是个超期服役的老兵,人称“鱼雷王”,被支队聘为教练室鱼水雷专业教练员。小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学历、有冲劲、有闯劲。在训练场上,父子俩有时互相“较劲”。小的时候,儿子王晨淘气不听话,爸爸王昌来狠狠地收拾了他。不懂事的王晨哭着说:“等着,我长大了当军官,让你这个兵给我敬礼!”2008年6月,儿子王晨从潜艇学院毕业,和爸爸王昌来成了潜艇“同行”。2011年6月,儿子王晨作为新装备人才,被调到爸爸王昌来所在的潜艇支队任鱼水雷部门长,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儿子王晨刚上艇那天,爸爸王昌来麻利地给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下,弄得小王脸通红。休息间隙,小王和老王商量说:“爸,咱下回别搞这么正式,好不?”没想到,老王严肃地回答:“必须的,我是在执行条令,在艇上我是你部下,不是你老子。” 谢世海,1982年入伍,海军潜艇部队一级军士长,已累计出海超2000天,相当于在水下生活了五年。潜艇里,各种指示灯宛如繁星,线路密如蛛网,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在谢世海眼中,却是井然有序。用战友的话说:“‘谢爷’对潜艇的了解,比对自己的身体还清楚。”每次出海远航,谢世海都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大伙儿都说:“同他一起出海,特有安全感,潜艇上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没有他处理不了的。” 马西强,山东滕州人,1972年10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穆永厚,山西朔州人,1972年5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被上级表彰为陆航部队“机务标兵”“装备保障标兵”,被国家林业部表彰为“林业部先进个人”,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项有余,山东微山人,1972年4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三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被原总参陆航部表彰为“机务优秀标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杨金秀,山东莱州人,1972年9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蒋其常,山东平邑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电子对抗团修理连电源技师。先后5次参加全军电子对抗装备维修技能比武,夺得两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5次荣立三等功。 杨立功,河南省太康县人,1974年11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0月入党,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无人机大队飞行控制技师。先后在“尖刀-2003”、原济南军区“2004装备展示”“铁拳-2004”“前卫-2009”“跨越-2014朱日和C”等40多次大项演习中圆满完成飞行保障任务,4次荣立三等功。 毛云强,河南南阳人,1971年8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0月入党,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无人机大队机务保障技师。先后参加“利剑-98”“联合-99”“确山-206A”“莱州-206B”“前卫-211演习”“联合-2013D”“联合-2014G”“确山-2015”等各种演习,2次荣立三等功。 芮银超,原陆军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一级军士长芮银超。芮银超被飞行人员称为“定海神针”,为了留住他,总部机关曾两次开会专题研究,一改再改特设专业高级士官编制。“部队因我改变特设专业编制,我就要为部队奉献全部青春。”芮银超感激地说,为战友生命安全保险,为战斗力生成保险,为能打胜仗保险,他愿做一根永不断电的“保险丝”。 尹聚鸣,北空某场站一级军士长尹聚鸣,24年坚守三尺灶台。24年寒来暑往,他坚守三尺灶台,任两鬓悄悄染霜,从烧火做饭到电脑保障,样样了如指掌,被官兵尊称“灶王”;24年岁月沧桑,吃过他饭的数不清多少师长团长,他肩上的军衔也换成了三粗一细四道杠——这个士兵的最高荣誉谁不敬仰?24年时代变迁,他带出的20多个徒弟都已挑起大梁,“薪火相传是本分,”他说,“走前一定要传好空勤保障的接力棒!” 董井泉,某旅一级军士长,拥有电工、焊工等10多个专业的高级技工证书。战友们都说:“只要他出手,装备再大的毛病也不愁。”在高原,装备和人一样,因海拔和气压变化,不同程度会出现“高原反应”。2011年12月,高原气温降至-20℃。该旅通信营接上级命令使用某型通信车进行联络。没想到,通信车因低温“罢工”了。情况紧急,董井泉知道后,拿着两根导线飞奔过来。一番尝试后,董井泉肯定地指出:“天气太冷,蓄电池电容量比常温时低得多,导致电压不够。”他从旁边一台装备车蓄电池上接导线到通信车蓄电池上,再试,车辆发动着了。为了不让高寒缺氧影响装备车辆性能发挥,董井泉带着攻关小组反复试验,总结出装备车辆进入高原实时测胎压、油机进气口处供氧、选用低温性能好的润滑机油等提升装备性能的措施。 杨启银,坚守大山26年的一级军士长。 第一次走进大山,杨启银是青涩满唇的小伙子。如今,他已是满脸沧桑的中年汉子。21年,他就像千年不化的岩石,把一名士兵的忠诚融入大山;21年,他用无言的坚守,描绘着军人别样的人生!他宣言:“既然选择了大山,就要把根深深扎下”“既然当不上军官,就要把兵当出个样来”“既然难以为家尽责,就要在本职岗位尽职”。 关红云,某巡逻大队“韶关”舰一级军士长关红云。图为他向新兵介绍自己的事迹,鼓励战士们扎根岗位,奉献海疆。 赵子国,武警重庆总队修理所班长,一级警士长,四川广元人。赵子国1969年10月生,1987年10月入伍,1990年7月入党,本科学历,一级警士长,现为武警重庆市总队后勤基地修理所班长。入伍25年来,他热爱本职,忠于使命,先后两次被表彰为“武警部队优秀士官”,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5次被评为“修理技术能手”,所带班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一级军士长竟像熊猫一样稀缺,让我们向这些“兵王”致敬!

真正的

真正的"兵王"!一级军士长竟像熊猫一样稀缺,兵王,军士长,熊猫,一级,稀缺

真正的

不管是当过兵还是没有当过兵,对班长的形象肯定都有自己的印象。相信没有人不对解放军里的老班长肃然起敬的,一声老班长,包含了无限的崇敬之情。而一级军士长堪称老班长的老班长,甚至师长军长都曾是他手下的兵。一级军士长是部队各个领域的翘楚,掌握一门或多门精妙的技术,是中国军队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人才。 士官曾因为服役性质被称为志愿兵。1999年6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14号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第二次修订发布,对士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士官的使用范围、数量比例、激励机制、服役期限、生活待遇、安置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此后,我军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志愿兵”只在涉及兵役性质时使用。根据此条例的规定,全军和武警部队士兵新式军衔(警衔)标志于1999年12月1日起正式启用,至12月底,1988年设置的士兵军衔等级和义务兵军衔中的军士、士官军衔中的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2009年,我国士官军衔由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称谓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士官实行分级服役制,同时减少士官数量,增加士官长数量。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位一级军士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兵王”! 赵宗刚,原济南军区“猛虎师”某装甲团一级军士长,能维修15种战车。山东莱西人,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90年3月入党,现任某装甲团修理连一班班长,一级军士长军衔。入伍以来,赵宗刚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次,被集团军评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岗位成才先进个人”,2005年12月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士官”,2006年3月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008年1月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标兵”,2008年12月被总部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2009年8月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士官”。 王忠心,原第二炮兵96213部队70分队班长、一级军士长,安徽休宁人,1968年9月出生,1986年12月入伍,第二炮兵96213部队技术营测试一连控制技师,一级军士长。入伍27年来,王忠心心系使命、安心本职、扎根岗位、爱军精武,参加了多次实弹发射任务,参与完成了某型号导弹移交和某新型导弹武器的接受检测,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00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旅技术骨干”,2次被评为“基地技术尖子”。2005年、2006年,连续2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010年,被评为“基地军事训练标兵”、“二炮十大优秀士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昌来,1978年入伍,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一级军士长,旁边的年轻军官为其儿子。王昌来已在潜艇上工作了36年,是个超期服役的老兵,人称“鱼雷王”,被支队聘为教练室鱼水雷专业教练员。小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学历、有冲劲、有闯劲。在训练场上,父子俩有时互相“较劲”。小的时候,儿子王晨淘气不听话,爸爸王昌来狠狠地收拾了他。不懂事的王晨哭着说:“等着,我长大了当军官,让你这个兵给我敬礼!”2008年6月,儿子王晨从潜艇学院毕业,和爸爸王昌来成了潜艇“同行”。2011年6月,儿子王晨作为新装备人才,被调到爸爸王昌来所在的潜艇支队任鱼水雷部门长,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儿子王晨刚上艇那天,爸爸王昌来麻利地给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下,弄得小王脸通红。休息间隙,小王和老王商量说:“爸,咱下回别搞这么正式,好不?”没想到,老王严肃地回答:“必须的,我是在执行条令,在艇上我是你部下,不是你老子。” 谢世海,1982年入伍,海军潜艇部队一级军士长,已累计出海超2000天,相当于在水下生活了五年。潜艇里,各种指示灯宛如繁星,线路密如蛛网,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在谢世海眼中,却是井然有序。用战友的话说:“‘谢爷’对潜艇的了解,比对自己的身体还清楚。”每次出海远航,谢世海都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大伙儿都说:“同他一起出海,特有安全感,潜艇上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没有他处理不了的。” 马西强,山东滕州人,1972年10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穆永厚,山西朔州人,1972年5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被上级表彰为陆航部队“机务标兵”“装备保障标兵”,被国家林业部表彰为“林业部先进个人”,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项有余,山东微山人,1972年4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三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被原总参陆航部表彰为“机务优秀标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杨金秀,山东莱州人,1972年9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陆航团机务一中队空勤机械师。先后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青岛奥帆赛安保及航拍、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等10多次全军以上大项活动,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蒋其常,山东平邑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电子对抗团修理连电源技师。先后5次参加全军电子对抗装备维修技能比武,夺得两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5次荣立三等功。 杨立功,河南省太康县人,1974年11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0月入党,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无人机大队飞行控制技师。先后在“尖刀-2003”、原济南军区“2004装备展示”“铁拳-2004”“前卫-2009”“跨越-2014朱日和C”等40多次大项演习中圆满完成飞行保障任务,4次荣立三等功。 毛云强,河南南阳人,1971年8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0月入党,一级军士长,原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无人机大队机务保障技师。先后参加“利剑-98”“联合-99”“确山-206A”“莱州-206B”“前卫-211演习”“联合-2013D”“联合-2014G”“确山-2015”等各种演习,2次荣立三等功。 芮银超,原陆军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一级军士长芮银超。芮银超被飞行人员称为“定海神针”,为了留住他,总部机关曾两次开会专题研究,一改再改特设专业高级士官编制。“部队因我改变特设专业编制,我就要为部队奉献全部青春。”芮银超感激地说,为战友生命安全保险,为战斗力生成保险,为能打胜仗保险,他愿做一根永不断电的“保险丝”。 尹聚鸣,北空某场站一级军士长尹聚鸣,24年坚守三尺灶台。24年寒来暑往,他坚守三尺灶台,任两鬓悄悄染霜,从烧火做饭到电脑保障,样样了如指掌,被官兵尊称“灶王”;24年岁月沧桑,吃过他饭的数不清多少师长团长,他肩上的军衔也换成了三粗一细四道杠——这个士兵的最高荣誉谁不敬仰?24年时代变迁,他带出的20多个徒弟都已挑起大梁,“薪火相传是本分,”他说,“走前一定要传好空勤保障的接力棒!” 董井泉,某旅一级军士长,拥有电工、焊工等10多个专业的高级技工证书。战友们都说:“只要他出手,装备再大的毛病也不愁。”在高原,装备和人一样,因海拔和气压变化,不同程度会出现“高原反应”。2011年12月,高原气温降至-20℃。该旅通信营接上级命令使用某型通信车进行联络。没想到,通信车因低温“罢工”了。情况紧急,董井泉知道后,拿着两根导线飞奔过来。一番尝试后,董井泉肯定地指出:“天气太冷,蓄电池电容量比常温时低得多,导致电压不够。”他从旁边一台装备车蓄电池上接导线到通信车蓄电池上,再试,车辆发动着了。为了不让高寒缺氧影响装备车辆性能发挥,董井泉带着攻关小组反复试验,总结出装备车辆进入高原实时测胎压、油机进气口处供氧、选用低温性能好的润滑机油等提升装备性能的措施。 杨启银,坚守大山26年的一级军士长。 第一次走进大山,杨启银是青涩满唇的小伙子。如今,他已是满脸沧桑的中年汉子。21年,他就像千年不化的岩石,把一名士兵的忠诚融入大山;21年,他用无言的坚守,描绘着军人别样的人生!他宣言:“既然选择了大山,就要把根深深扎下”“既然当不上军官,就要把兵当出个样来”“既然难以为家尽责,就要在本职岗位尽职”。 关红云,某巡逻大队“韶关”舰一级军士长关红云。图为他向新兵介绍自己的事迹,鼓励战士们扎根岗位,奉献海疆。 赵子国,武警重庆总队修理所班长,一级警士长,四川广元人。赵子国1969年10月生,1987年10月入伍,1990年7月入党,本科学历,一级警士长,现为武警重庆市总队后勤基地修理所班长。入伍25年来,他热爱本职,忠于使命,先后两次被表彰为“武警部队优秀士官”,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5次被评为“修理技术能手”,所带班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一级军士长竟像熊猫一样稀缺,让我们向这些“兵王”致敬!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