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绿_北京时间

郑柏峪在这里插队13年,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查干诺尔时的震撼。“草原上有一个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查干诺尔湖,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还有天鹅、大雁……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郑柏峪在这里插队13年,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查干诺尔时的震撼。“草原上有一个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查干诺尔湖,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还有天鹅、大雁……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还绿

A- A+ 2018-05-21 10:50:54  北京日报  1.1万次浏览 

本报记者 任珊

郑柏峪,总是在梦里回到查干诺尔。那里有美丽的湖水,美丽的花朵,还有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查干诺尔,位于锡林郭勒草原中部,是草原和“沙窝子”(浑善达克沙地)交界的地方。郑柏峪在这里插队13年,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查干诺尔时的震撼。“草原上有一个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查干诺尔湖,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还有天鹅、大雁……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1981年,郑柏峪回到北京,依然牵挂着查干诺尔,经常回去看看。

郑柏峪悲伤地发现,“世外桃源”正一年年的消失,大海一样的查干诺尔湖正在干涸,红柳林大片大片地枯死,漫山遍野的沙地柏也连不成片了,山丹花、黄花几乎绝迹,就连兔子、黄羊、狐狸也少多了……

郑柏峪心很痛,他发誓一定要为查干诺尔做点儿什么。

1998年底国务院机构改革,担任原轻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处长的郑柏峪申请提前退休,他要回到查干诺尔,治沙还绿。

重新回到草原,郑柏峪发现,情况远比他见到的严重。

一天上午,郑柏峪和志愿者正在试种新植被,干涸的湖盆里一股白色的烟柱突然腾空而起,像原子弹爆炸一样,不断扩大上升,直冲千米高空。几分钟之后,这股飓风在湖盆中卷起大片白色烟尘,呼啸着扑了过来……三天以后,这场风才停了下来。

“这是咸水湖,全是盐碱面,风一刮就把尘土刮跑了,沙子留在原地,如果长期这样,这里会变成沙漠”,郑柏峪不敢往下想……

2000年,郑柏峪争取到某国外企业生态保护项目27万元资助,他欣喜若狂,带领牧民用两年时间搞了四个苗圃,种植了10万株小叶杨。但小叶杨全枯死了。

郑柏峪又尝试抢救沙地柏,同样难活。他四处查资料,走访专家,终于弄清了原因。原来,查干诺尔水源匮乏、土壤严重盐碱化,植树造林进行防风固沙的方法很难奏效。

郑柏峪没有放弃,越挫越勇。2002年和2003年,他自掏腰包,请专家去考察,“种植碱蓬等耐盐碱植物,防碱固尘,恢复植被。”一名内蒙古的生物教授支招。郑柏峪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决定试一试。

查看原文
责任编辑:李拉迪(FZ040)
评论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