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租车发展回眸:从黄"面的"到网约车_北京时间

中国出租车发展回眸:从黄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除对传统出租车管理运营进行改革之外,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得以确定。

中国出租车发展回眸:从黄

这是北京长安街上的“面的”(1993年摄)。“面的”是黄色微型面包出租车的简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面的”到如今的各种车型,从路上招手打车到手机软件叫车,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专车、顺风车等新型出租车出行模式。 2000年7月9日,北京五大出租车公司订购3000辆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后,首批300辆“捷达”驶向北京街头。 这是一汽第一轿车厂为深圳生产的红旗出租车(2003年7月13日摄)。 2004年1月22日,上海大众交通集团从国外引进的50辆薄荷青色的“奔驰E200”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上海大众交通集团的女司机罗本翠在精心装扮自己的“奔驰”出租车,准备上街接运乘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位市民在雨中招手打车(2012年4月9日摄)。 2013年3月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迎来暴雪天气,准备“拼车”的市民询问出租车司机是否顺路。 2014年2月18日,记者在北京使用手机软件叫车。 7月28日,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车辆停靠在北京东三环一小区外等候顾客上车。 7月28日,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车辆停靠在北京东三环一小区外等候顾客上车。 这是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北京授权线下服务点(7月28日摄)。 1992年起,北京市提出“一招手能停5辆出租车”的奋斗目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一大批私企加入,司机找出租车公司购车、一切经营费用都由司机自己打理,按月上交800——1500元的管理费,“份儿钱”由此而生。图为1992年天安门前“黄面的”车流。

中国出租车发展回眸:从黄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除对传统出租车管理运营进行改革之外,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得以确定。

中国出租车发展回眸:从黄

这是北京长安街上的“面的”(1993年摄)。“面的”是黄色微型面包出租车的简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面的”到如今的各种车型,从路上招手打车到手机软件叫车,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专车、顺风车等新型出租车出行模式。 2000年7月9日,北京五大出租车公司订购3000辆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后,首批300辆“捷达”驶向北京街头。 这是一汽第一轿车厂为深圳生产的红旗出租车(2003年7月13日摄)。 2004年1月22日,上海大众交通集团从国外引进的50辆薄荷青色的“奔驰E200”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上海大众交通集团的女司机罗本翠在精心装扮自己的“奔驰”出租车,准备上街接运乘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位市民在雨中招手打车(2012年4月9日摄)。 2013年3月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迎来暴雪天气,准备“拼车”的市民询问出租车司机是否顺路。 2014年2月18日,记者在北京使用手机软件叫车。 7月28日,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车辆停靠在北京东三环一小区外等候顾客上车。 7月28日,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车辆停靠在北京东三环一小区外等候顾客上车。 这是一家网络约车公司的北京授权线下服务点(7月28日摄)。 1992年起,北京市提出“一招手能停5辆出租车”的奋斗目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一大批私企加入,司机找出租车公司购车、一切经营费用都由司机自己打理,按月上交800——1500元的管理费,“份儿钱”由此而生。图为1992年天安门前“黄面的”车流。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