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底世界“美人鱼”:旺季一天演45场_北京时间

探秘海底世界“美人鱼”:旺季一天演45场

今年2月,周星驰导演电影作品《美人鱼》全国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一只“美人鱼”因为家园遭到人类破坏而“复仇”的故事,引发人们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尤其对海洋生物的关注。

探秘海底世界“美人鱼”:旺季一天演45场

或许,“美人鱼”只是一个传说,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但是她们却是海洋生物中美丽的代表。其实“美人鱼”在现实中也存在,她们在公园或游乐场工作,与各种海洋生物一起在水底畅游,展现给观众美丽的“美人鱼”形象。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却只有她们自己知道。齐鲁网记者 张伟|摄 张帅|文 7月8日,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由6个姑娘进行的美人鱼表演正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跟着美妙的音乐,6条美人鱼在水中自由翻飞,曼妙的身姿,完成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在观众的惊叹中,她们如精灵一般,与海底瑰丽神秘的环境融为一体。 今年20岁的陈文娜就是其中一条“美人鱼”。这位来自河南洛阳的女孩,2012年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美人鱼”,当时看到漂亮的大姐姐穿上美人鱼服装,在海底畅游表演,彻底震撼了她。从那时起,陈文娜就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条美丽的“美人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水底表演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美人鱼加水底芭蕾表演,动作有数十种,其中不少动作都需要6人协同完成。对于水下表演而言,最难的可能并不是学会所有动作,除了动作标准,还需要互相之间的默契配合。“方向、力度、速度,只要有一个人在表演中不到位,整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陈文娜说。 令人想不到的是,立志成为“美人鱼”的陈文娜在最开始的时候居然是一名“旱鸭子”,并不会游泳。依靠着对“美人鱼”表演这份工作的热爱,陈文娜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游泳。 学会游泳后,陈文娜跟随前辈学习水下表演动作。前辈表演的时候,她就在一边认真的观摩学习,前辈不表演的时候,她就下水自己练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练习,陈文娜也成为一条美丽的“美人鱼”。 在水下表演有着很多不确定性,表演时身边会不时游来不同种类或不同体型的海洋生物,一不小心就会和它们发生摩擦或碰撞。“即使和它们发生碰撞,也要坚持完成表演动作。”陈文娜告诉记者,面对水底突如其来的状况,她们必须坚持完成表演动作才能返回水面。 美人鱼在水中翩跹起舞看似轻松自然,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水中不光浮力大,压强也大,尤其是进入表演时需要深入水底五六米。 一副防水镜,一个鼻夹,一套演出服,就是陈文娜和姐妹们表演时的全部装备。 “美人鱼”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在平时,陈文娜和其她的“美人鱼”姐妹们,每天有六场演出,而到了旅游旺季游客增多的时候,表演的场次就不确定,需要根据客流量决定。陈文娜告诉记者,高频度表演成为她们工作的常态,她曾一天参加过35场演出,最多的时候高达45场。“游客多的时候,只要下面坐满,我们就下去表演。” “最忙的时候,从早上八点半上班,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半,之间都没有休息过,吃中午饭都是在水边吃的,啃两口包子就下水了。”陈文娜回忆。有时,为了补充体力,姑娘们还会啃面包巧克力。 现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美人鱼馆共有13人,6条美人鱼。陈文娜说,其实在水上感觉不到累,但是在水底就不一样,在水下要憋气,还要完成各种动作,再加上浮力和压强的影响,久了会感觉到累。而在日常的表演中,每场表演10分钟。 表演结束,陈文娜和姐妹一起冲澡。因为海底世界的水和海水成分一样,每次表演结束都要冲个澡洗干净。 休息间隙,“美人鱼”姑娘们在镜子前练习舞蹈动作。 水下表演非常耗费体力,但是陈文娜的饭量却很小。上午表演结束,陈文娜到食堂打饭,她只要了一份菜。 陈文娜和姐妹们一起吃午饭。十二点二十还有一场表演,她们需要尽快吃完午饭,准备下一场表演。 在海底世界,姑娘们是“美人鱼”姐妹,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是彼此的“闺蜜”好朋友。休息间隙,姑娘们坐在一起聊天。 对于“美人鱼”姑娘们来说,她们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往往越是假期的时候,游客越多。因此,只有在来例假的时候,她们才能好好的休息几天。“过几天父母就要来看我了”,陈文娜开心的告诉记者,工作这么久以来,这也是父母第一次来看望陈文娜。

探秘海底世界“美人鱼”:旺季一天演45场

今年2月,周星驰导演电影作品《美人鱼》全国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一只“美人鱼”因为家园遭到人类破坏而“复仇”的故事,引发人们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尤其对海洋生物的关注。

探秘海底世界“美人鱼”:旺季一天演45场

或许,“美人鱼”只是一个传说,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但是她们却是海洋生物中美丽的代表。其实“美人鱼”在现实中也存在,她们在公园或游乐场工作,与各种海洋生物一起在水底畅游,展现给观众美丽的“美人鱼”形象。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却只有她们自己知道。齐鲁网记者 张伟|摄 张帅|文 7月8日,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由6个姑娘进行的美人鱼表演正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跟着美妙的音乐,6条美人鱼在水中自由翻飞,曼妙的身姿,完成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在观众的惊叹中,她们如精灵一般,与海底瑰丽神秘的环境融为一体。 今年20岁的陈文娜就是其中一条“美人鱼”。这位来自河南洛阳的女孩,2012年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美人鱼”,当时看到漂亮的大姐姐穿上美人鱼服装,在海底畅游表演,彻底震撼了她。从那时起,陈文娜就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条美丽的“美人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水底表演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美人鱼加水底芭蕾表演,动作有数十种,其中不少动作都需要6人协同完成。对于水下表演而言,最难的可能并不是学会所有动作,除了动作标准,还需要互相之间的默契配合。“方向、力度、速度,只要有一个人在表演中不到位,整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陈文娜说。 令人想不到的是,立志成为“美人鱼”的陈文娜在最开始的时候居然是一名“旱鸭子”,并不会游泳。依靠着对“美人鱼”表演这份工作的热爱,陈文娜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游泳。 学会游泳后,陈文娜跟随前辈学习水下表演动作。前辈表演的时候,她就在一边认真的观摩学习,前辈不表演的时候,她就下水自己练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练习,陈文娜也成为一条美丽的“美人鱼”。 在水下表演有着很多不确定性,表演时身边会不时游来不同种类或不同体型的海洋生物,一不小心就会和它们发生摩擦或碰撞。“即使和它们发生碰撞,也要坚持完成表演动作。”陈文娜告诉记者,面对水底突如其来的状况,她们必须坚持完成表演动作才能返回水面。 美人鱼在水中翩跹起舞看似轻松自然,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水中不光浮力大,压强也大,尤其是进入表演时需要深入水底五六米。 一副防水镜,一个鼻夹,一套演出服,就是陈文娜和姐妹们表演时的全部装备。 “美人鱼”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在平时,陈文娜和其她的“美人鱼”姐妹们,每天有六场演出,而到了旅游旺季游客增多的时候,表演的场次就不确定,需要根据客流量决定。陈文娜告诉记者,高频度表演成为她们工作的常态,她曾一天参加过35场演出,最多的时候高达45场。“游客多的时候,只要下面坐满,我们就下去表演。” “最忙的时候,从早上八点半上班,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半,之间都没有休息过,吃中午饭都是在水边吃的,啃两口包子就下水了。”陈文娜回忆。有时,为了补充体力,姑娘们还会啃面包巧克力。 现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美人鱼馆共有13人,6条美人鱼。陈文娜说,其实在水上感觉不到累,但是在水底就不一样,在水下要憋气,还要完成各种动作,再加上浮力和压强的影响,久了会感觉到累。而在日常的表演中,每场表演10分钟。 表演结束,陈文娜和姐妹一起冲澡。因为海底世界的水和海水成分一样,每次表演结束都要冲个澡洗干净。 休息间隙,“美人鱼”姑娘们在镜子前练习舞蹈动作。 水下表演非常耗费体力,但是陈文娜的饭量却很小。上午表演结束,陈文娜到食堂打饭,她只要了一份菜。 陈文娜和姐妹们一起吃午饭。十二点二十还有一场表演,她们需要尽快吃完午饭,准备下一场表演。 在海底世界,姑娘们是“美人鱼”姐妹,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是彼此的“闺蜜”好朋友。休息间隙,姑娘们坐在一起聊天。 对于“美人鱼”姑娘们来说,她们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往往越是假期的时候,游客越多。因此,只有在来例假的时候,她们才能好好的休息几天。“过几天父母就要来看我了”,陈文娜开心的告诉记者,工作这么久以来,这也是父母第一次来看望陈文娜。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