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法官陈昶屹:一锤定案背后 是守正义的赤子之心_北京时间

学者法官陈昶屹:一锤定案背后 是守正义的赤子之心

他,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博士后法官,却没有“居庙堂之高”,而是用12载的光阴扎根于基层的“泥土”之中;他,还是一名身怀正义、敬党爱民,一心为百姓排忧解难的的青年楷模。他,就是人民心中的好法官-----陈昶屹。

他,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博士后法官,却没有“居庙堂之高”,而是用12载的光阴扎根于基层的“泥土”之中;他,还是一名身怀正义、敬党爱民,一心为百姓排忧解难的的青年楷模。他,就是人民心中的好法官-----陈昶屹。

学者法官陈昶屹:一锤定案背后 是守正义的赤子之心

他,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博士后法官,却没有“居庙堂之高”,而是用12载的光阴扎根于基层的“泥土”之中;他,还是一名身怀正义、敬党爱民,一心为百姓排忧解难的的青年楷模。他,就是人民心中的好法官-----陈昶屹。

他,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博士后法官,却没有“居庙堂之高”,而是用12载的光阴扎根于基层的“泥土”之中;他,还是一名身怀正义、敬党爱民,一心为百姓排忧解难的的青年楷模。他,就是人民心中的好法官-----陈昶屹。

自动播放
接下来播放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 2x
    • 1.5x
    • 1x
    • 0.5x

    1x

    进入网页全屏 退出网页全屏
    加载中...
    重播 刷新试试

    点击按住视频可拖动x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观看

    141播放

    学者法官陈昶屹:一锤定案背后 是守正义的赤子之心

    视频简介 2017-10-21 12:33:39 时间新闻室

    ·人物介绍

    陈昶屹,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庭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2005年进入海淀法院工作,目前已审结民商事及知识产权案件共计3000余件,审理了全国首例被遗忘权案件,北京大学诉邹恒甫名誉权案等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十佳"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等荣誉,2015年被北京市法院系统选树为"新时期青年法官的楷模"先进典型人物。2017年9月当选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电影《烈火中永生》对陈昶屹的影响

    据陈昶屹回忆称,小时候看的红色经典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改编自一部名叫《红岩》的小说。在影片当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许云峰被关在地牢里,他用手抠出了一块石砖,本来他是自己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他却把这个机会留给了他的狱友,最后自己英勇就义。在屠杀之际响起了国际歌,江竹筠、许云峰他们依旧高喊着新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当时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自己热泪盈眶。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奉献生命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令陈昶屹无比敬佩与折服。

    所以也就是那个时候,陈昶屹告诉自己,人民的利益要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而这也是他选择学习法律的重要原因。在他心目当中,法律不仅可以捍卫老百姓的权利而且还能为他们指引明路。随着多年的学习与摸索,陈昶屹也逐渐的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启明灯,就是那盏可以为老百姓主持正义,撑起一片青天的启明灯-----法官。

    ·陈昶屹是如何看待法官这项职业呢?

    说到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陈昶屹则这样举例:在法律行业中,如果把律师比作是运动员,那么法官就是裁判员,他所作出的裁判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最终得分。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功底,而且看待问题更要做到绝对透彻与公正。

    ·陈昶屹心中的合格法官

    作为法官,不仅要对当事人的利益着想,更要对整个社会负责。所做的裁判结果,要经得起当事人的检验,更要经得起社会与历史的检验。所以从事法官职业多年的陈昶屹,也始终秉持着这种理念去审理每一起案件。

    ·让陈昶屹印象深刻的事

    据陈昶屹回忆称,曾经在复兴路法庭做审判员时期,会遇到一些不明事理的老百姓来闹访,比如说他们到了法庭直接就躺在地上,然后怎么劝说也不起来;又或者是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就会有当事人在外面踹门,高呼陈昶屹三个字。所以自己经常会为了安抚一些当事人加班到很晚。甚至还遇到过在大年三十,由于当事人对判决不理解,就守在法院不走,而自己就只能一边劝说一边安抚,到最后都没有回成家,只得在法院过了年。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那段日子非常不容易,但却成为了陈昶屹工作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正是一次次经历,让陈昶屹更加明白,作为法官,不光要会坐堂问案,更加要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他们。

    陈昶屹之所以能有这些傲人的成绩,与他在基层的磨炼是分不开的。我们也祝愿这位青年法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继续发挥他在法律专业与司法实践当中的优势,用智慧与才华去帮助更多的人,维护每个人的权益。

    责任编辑:李雯丽 (FV023)  
    扫码进入客户端
    更多精彩
    尽在北京时间APP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