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精神巨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9岁仍服役_北京时间

苏联的精神巨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9岁仍服役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苏联的精神巨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9岁仍服役

2016年7月16日,2014年9月返厂维修的传奇巡洋舰“阿芙乐尔”号重返位于圣彼得堡的永久锚地。按照计划,7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海军节当天,巡洋舰上将举行隆重的博物馆重新开展仪式。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00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1903年建成服役。舰长124米,舰宽17米,排水量6730吨,航速20节,装备152毫米炮8门,75毫米炮24门,37毫米炮8门,鱼雷发射管2具,舰员578名。“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图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下水前夕。 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所著《论人民民主专政》,里面有句话也在中国家喻户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的十月,说的是1917年俄历11月7日,列宁领导发动的十月武装暴动;而“一声炮响”,指的就是当天夜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那一声历史性炮响。 1917年2月28日(俄历3月13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水兵与工厂工人一起参加了起义,打死了当时的舰长,并成为第一艘升起象征革命的红旗的俄罗斯海军舰只。随后,“阿芙乐尔”号宣布组建船员委员会。 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现为圣彼得堡)的工人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中展开广泛的革命宣传和鼓动工作,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3月,别雷舍夫等3名“阿芙乐尔”号下级军官和水兵加入到布尔什维克的行列。随后,布尔什维克党支部开始在舰上展开活动,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到武装起义前的10月,党支部的成员扩大到42人。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市苏维埃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船员委员会发来紧急指示说:形势万分危急,反革命分子今天凌晨企图从市郊调集军队进入彼得格勒。奉命要求你舰所部做好战斗准备,等待进一步指示。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即任命他为“阿芙乐尔”号革命委员会政委,并命令他率领巡洋舰开赴连接瓦西里岛与冬宫之间的桥梁———尼古拉耶夫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横空出现在彼得格勒市中心的涅瓦河上,就像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钢刀,对临时政府和反动武装形成巨大的威慑。 因为他们知道,“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配备有14门152毫米口径的远射程大炮,战斗力强大,是一座水上浮动堡垒,在当时的彼得格勒市内,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之抗衡。 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甲板的前部,至今仍摆放着一门152毫米口径的大炮,引来许多游人合影留念。 走近炮身,可以看到,有一块用铜板制作的牌匾钉在炮身上,上面用俄文书写着:1917年10月25日(俄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用这门152毫米口径的炮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 1941年9月30日,阿芙乐尔号因无力抵挡德军的轰炸在港口自沉。 1945年至1947年,经过全面的修理,阿芙乐尔被永久停泊在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上,以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在1957年被改为博物馆以后,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观、缅怀的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年超过100万人次。在1987年到1990年期间,参观人数近200万人次,其中有50万人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图为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人们在登舰梯上络绎不绝。 1968年2月22日,她被授予十月革命勋章 ——以她自己为主题的勋章。 2014年9月21日,参与十月革命的传奇巡洋舰,117岁的阿芙乐尔号离开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停靠地。被拖往海军部造船厂(1897年该舰的建造地),进行维护和修理,为2017年的十月革命100周年庆典做准备。图为阿芙乐尔号离开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停靠地。 2016年7月16日,2014年9月返厂维修的传奇巡洋舰“阿芙乐尔”号重返位于圣彼得堡的永久锚地。按照计划,7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海军节当天,巡洋舰上将举行隆重的博物馆重新开展仪式。8月3日,巡洋舰将正式向游客开放。图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通过涅瓦河上的开合桥。 时至今日,苏联早已经不复存在。但阿芙乐尔号在下水百年后,却仍倔强的矗立在涅瓦河上。每年的“十月革命节”,或许我们还会想起她——她如同一种信仰,永不磨灭! 然而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战争后期,阿芙乐尔被特意打捞出水并进行了修复。要知道,世界上极少有被击沉后再打捞修复的军舰。这充分体现了阿芙乐尔在苏联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法西斯的围困,阿芙乐尔的9门火炮被拆下,用以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他们被部署在列宁格勒城郊抵抗德军的进攻。

苏联的精神巨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9岁仍服役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苏联的精神巨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9岁仍服役

2016年7月16日,2014年9月返厂维修的传奇巡洋舰“阿芙乐尔”号重返位于圣彼得堡的永久锚地。按照计划,7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海军节当天,巡洋舰上将举行隆重的博物馆重新开展仪式。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00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1903年建成服役。舰长124米,舰宽17米,排水量6730吨,航速20节,装备152毫米炮8门,75毫米炮24门,37毫米炮8门,鱼雷发射管2具,舰员578名。“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图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下水前夕。 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所著《论人民民主专政》,里面有句话也在中国家喻户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的十月,说的是1917年俄历11月7日,列宁领导发动的十月武装暴动;而“一声炮响”,指的就是当天夜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那一声历史性炮响。 1917年2月28日(俄历3月13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水兵与工厂工人一起参加了起义,打死了当时的舰长,并成为第一艘升起象征革命的红旗的俄罗斯海军舰只。随后,“阿芙乐尔”号宣布组建船员委员会。 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现为圣彼得堡)的工人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中展开广泛的革命宣传和鼓动工作,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3月,别雷舍夫等3名“阿芙乐尔”号下级军官和水兵加入到布尔什维克的行列。随后,布尔什维克党支部开始在舰上展开活动,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到武装起义前的10月,党支部的成员扩大到42人。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市苏维埃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船员委员会发来紧急指示说:形势万分危急,反革命分子今天凌晨企图从市郊调集军队进入彼得格勒。奉命要求你舰所部做好战斗准备,等待进一步指示。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即任命他为“阿芙乐尔”号革命委员会政委,并命令他率领巡洋舰开赴连接瓦西里岛与冬宫之间的桥梁———尼古拉耶夫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横空出现在彼得格勒市中心的涅瓦河上,就像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钢刀,对临时政府和反动武装形成巨大的威慑。 因为他们知道,“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配备有14门152毫米口径的远射程大炮,战斗力强大,是一座水上浮动堡垒,在当时的彼得格勒市内,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之抗衡。 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甲板的前部,至今仍摆放着一门152毫米口径的大炮,引来许多游人合影留念。 走近炮身,可以看到,有一块用铜板制作的牌匾钉在炮身上,上面用俄文书写着:1917年10月25日(俄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用这门152毫米口径的炮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 1941年9月30日,阿芙乐尔号因无力抵挡德军的轰炸在港口自沉。 1945年至1947年,经过全面的修理,阿芙乐尔被永久停泊在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上,以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在1957年被改为博物馆以后,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观、缅怀的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年超过100万人次。在1987年到1990年期间,参观人数近200万人次,其中有50万人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图为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人们在登舰梯上络绎不绝。 1968年2月22日,她被授予十月革命勋章 ——以她自己为主题的勋章。 2014年9月21日,参与十月革命的传奇巡洋舰,117岁的阿芙乐尔号离开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停靠地。被拖往海军部造船厂(1897年该舰的建造地),进行维护和修理,为2017年的十月革命100周年庆典做准备。图为阿芙乐尔号离开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停靠地。 2016年7月16日,2014年9月返厂维修的传奇巡洋舰“阿芙乐尔”号重返位于圣彼得堡的永久锚地。按照计划,7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海军节当天,巡洋舰上将举行隆重的博物馆重新开展仪式。8月3日,巡洋舰将正式向游客开放。图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通过涅瓦河上的开合桥。 时至今日,苏联早已经不复存在。但阿芙乐尔号在下水百年后,却仍倔强的矗立在涅瓦河上。每年的“十月革命节”,或许我们还会想起她——她如同一种信仰,永不磨灭! 然而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战争后期,阿芙乐尔被特意打捞出水并进行了修复。要知道,世界上极少有被击沉后再打捞修复的军舰。这充分体现了阿芙乐尔在苏联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法西斯的围困,阿芙乐尔的9门火炮被拆下,用以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他们被部署在列宁格勒城郊抵抗德军的进攻。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