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大多是民资_北京时间

盘点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大多是民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盘点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大多是民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引导民企进入武器科研生产,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其实,自2000年以来,国家已逐步推动民营企业进入军品供应体系,但总体而言,目前民营企业在军工体系中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主要限于零部件、次要分系统以及次要的主系统,总体上扮演拾遗补缺的作用。 联想到之前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下称“中国航发”)的成立,中国的军工体制改革或将会迎来大动作。中国航发的成立为中国军工体制的改革开辟了道路。放眼全球,中国的军工实力至少到目前为止和发达国家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今天就聊聊全球著名的民资军工。图为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模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作为世界几大军火公司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简称洛马)目前是美国第一大国防承包商,其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这两家老牌军火企业于1995年3月合并而成。五角大楼每年采购预算三分之一的订货都由洛马负责,目前洛马销售的防务产品占据着世界防务市场的40%,其产品不仅范围涵盖军用飞机(战斗机、运输机等)、直升机、水面舰艇、弹道导弹、反导系统、雷达、卫星、载人飞船、精确制导武器等多个领域,而且均处于各个领域的最前沿水平。图为美军火巨头洛马公司内部 F-22是世界第一种投入批量生产、服役且经历过实战的第四代战斗机,率先确立了四代机的“5S”(隐身、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超机动、超强态势感知能力)衡量标准。 图为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A(第195架,F-22共制造了8架原型机和187架量产作战型)出厂,这之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宣布停止采购F-22,洛马关闭了该型机的生产线。2016年4月21日,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美国国会已正式要求空军在2017年1月1日前,就重启F-22生产线提交研究报告,目的是为对抗中俄隐身战机,初步计划增购194架F-22。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最庞大的战斗机研发计划,已有11个国家订购,潜在订单超过3000架。2014年11月3日,F-35C首次完成航母着舰科目。2015年7月,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支F-35B战机中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美空军也已接收多架F-35A,预计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具备实战能力,截至2016年3月,洛马已制造171架F-35系列战机。 提起洛马,大家通常会联想到著名的“臭鼬工厂”。这个名称实际是洛马 “先进武器研发项目” 团队的官方绰号。其典故是因最初的工厂毗邻一家散发恶臭的塑料厂,使员工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工作。员工们为表达不满,出于自嘲用臭鼬命名。工厂最早由两大传奇人物和凯利•约翰逊(P-38、U-2、SR-71等机型的设计师)和本•利奇(F-117A之父)于1943年6月在加州伯班克联合创立,现厂址位于加州帕姆戴尔。 图为臭鼬工厂的几大“杰作”合影,包括F-80(P-80)亚音速喷气战斗机、F-104超音速战机、U-2高空侦察机、SR-71战略侦察机和F-117隐身攻击机。 图为今日臭鼬工厂的大门,可以看到门前摆放着2架该工厂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P-80流星(美军第一种量产的喷气战斗机)和 F-117A(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隐身战机)的模型,都分别是两个时代时的划时代技术象征。 美国波音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5日创立,是美国几大航空先驱企业之一。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它享誉全球的波音系列客机。但实际上,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5年3月报道,波音的军火收入已超900亿美元,已超洛马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企业.此外,波音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并且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其产品范围涵盖多个领域,从民用客机到军用战机、洲际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卫星、空天飞机等应有尽有。 F-15系列战机也是原麦道公司的经典作品之一,波音在接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后来还发展出了F-15SE隐身改进型,继续延长该系列战机的寿命。由于F-22装备数量有限,F-15在近期内仍将与F-22搭配作战。 F-15系列战机也是原麦道公司的经典作品之一,波音在接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后来还发展出了F-15SE隐身改进型,继续延长该系列战机的寿命。由于F-22装备数量有限,F-15在近期内仍将与F-22搭配作战。 作为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体系的重要一环,450枚“民兵III”洲际导弹构成了美国陆基(井射)战略核打击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民兵III是美国第三代战略核导弹(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种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洲际导弹。而这种战略重锤也是出自波音公司旗下。图为美军发射民兵3洲际导弹检验精确度可靠性 BAE系统公司(英国),代表产品台风战斗机。BAE系统公司是1999年11月由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和马可尼电子系统公司合并而成的。英国BAE系统公司虽位列全球军工排行第三名,但论其涵盖的军工产品范围,在一些方面(例如核潜艇和航母)甚至还要超过前两名,是真正的海陆空三栖“制霸者”,同时其也是美国防部的五大军火供应商之一。图为图为BAE地面系统分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Sterling Heights的新总部大楼 BAE公司水面舰艇分部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畔拥有两家历史悠久的造船厂,斯考斯图恩船厂和高文船厂,两家船厂的造船史都可追溯到1834年。高文船厂从1834年至今共建造了约3000艘舰艇,近年来建造的有名舰艇包括6艘45型驱逐舰,图为45型钻石号驱逐舰在高文船厂建造时的资料图。 除水面舰艇外,BAE公司潜艇分部的巴罗•弗内斯船厂拥有一座全欧洲最大的封闭式潜艇建造船坞,名为德文郡大型船坞,内部总面积达2.5万平米,可同时建造3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图为船坞内部,正在同时建造的3艘机敏级核潜艇(3号至5号艇)。 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 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 通用动力公司(美国):提起通用动力,马上想到的关键词会是M1坦克、核潜艇、F-16战斗机等。尽管位列2014全球军工排行第6位,通用动力在地面武器和海军核潜艇方面享有绝对领先优势,其同时也是美国防部的主要军火供应商之一 。图为通用动力公司总部。 通用动力电船公司(简称EB),现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格罗顿,为美海军建造潜艇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最初由德裔美国著名富商、发明家伊萨克•赖斯于1899年在新泽西州伊丽莎白港附近创建,最初主要是为了将约翰•霍兰的潜艇设计实用化而建立。(小图为伊萨克•赖斯) 时至今日,通用电船仍是美海军最新潜艇的摇篮。图为最新服役的一艘弗吉尼亚级北达科他号(SSN-784,弗吉尼亚级11号艇)潜艇刚从通用电船船厂推出时的图片,右侧可看到通用电船公司(EB)的标志,摄于2013年11月。 M1主战坦克,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经典武器,这种以二战时美军著名将领克莱顿•艾布拉姆斯将军命名的坦克,自1980年服役至今一直是美国陆军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M1系列坦克仍将作为主力活跃在前线。 除建造战舰潜艇这种“大件装备”外,通用动力还曾研发过多种导弹,例如美海军第一种舰对空导弹,RIM-24鞑靼人(1962年服役) 就是通用动力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图为美军伯克利号驱逐舰发射鞑靼人导弹,摄于1970年。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美国):提起诺斯罗普•格鲁曼,大家通常会想到的几个关键词是F-14战斗机、B-2隐身轰炸机和尼米兹级核航母等,实际这些只是诺格旗下产品的一小部分。除战机外,自1886年创立至今,诺格旗下的纽波特纽斯船厂已建造各类舰艇800多艘,其中包括9级32艘航母,美海军历史上的绝大多数航母都是在这里建造的,因此纽厂是名副其实的美军 “航母摇篮” 作为美海军的现役核心主力舰,尼米兹级核航母自服役以来,一直征战在最前线。近年来,每当世界上的某个热点地区发生冲突,美国总统问起 我们最近的航母编队在哪里 时,几乎都是尼米兹级最先做出反应。首舰尼米兹号或于2016年9月后(另说2017年)被福特号所替换。2016年6月18日,2艘尼米兹级航母在中国南海附近举行军演。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里根号 B-2能“解锁”历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飞翼隐身轰炸机的“成就”,对于“飞翼控”诺斯罗普本人来说也算是圆了毕生梦想。但由于造价过于昂贵(单价24亿美元),B-2的作战效费比实际十分有限,未来将由更廉价的B-21取代。 X-47B是全球第一种能在航母上完成弹射升空和阻拦降落的隐身无人战机,可称得上是诺格自B-2之后的又一种划时代的飞翼布局战机。2015年4月,X-47B完成了历史上首次无人机空中加油试验,标志着美军无人机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6年2月,美海军提出计划将X-47B改为舰载无人加油技术验证机,未来或将担任为美军舰载机群进行战区空中加油任务。图为X-47B完成首次空中加油测试资料图。 莱茵金属(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初由德国工程师海因里希•勒哈尔德于1889年创办,最初的名称是莱茵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莱茵金属公司曾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经过两次大规模重组。在二战结束后的那次重组后,抓住了“冷战”时的发展机遇期,逐渐显露头角。 1990年莱茵金属公司成功收购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公司60%股份,至此完全压倒一直以来的老对手,一跃成为德国陆战兵器军工界的“老大”。1997年莱茵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升格为莱茵金属工业集团。 2011年时,莱茵金属集团成为欧洲第10大防务承包商。图为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展出的先进步兵战车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加剧,莱茵金属公司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得到西德政府允许,再度回归重型武器制造领域。这之后,莱茵金属推出了多种享誉世界的著名产品,例如图中的MK20 Rh202型车载机关炮就是莱茵金属“重出江湖”后,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第一种重武器,专为“黄鼠狼”1型步兵战车研发。 大名鼎鼎的Rh-120系列滑膛炮更是战后莱茵金属的众多杰作之一。 Rh-120系列滑膛炮自20世纪79年代服役来,已参加过多次实战,仅美军M1坦克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使用M256(Rh120美军编号)主炮击毁了至少200辆伊拉克坦克,战果颇丰。 莱茵金属还于1999年收购了瑞士著名的高炮公司-厄利孔公司,该公司研制的35毫米“千年炮”自然归入了莱茵防空分部旗下。图中的 “天盾”(Skyshield) 反迫击炮及火箭弹近防系统 (C-RAM)由莱茵金属瑞士厄利孔分公司于21世纪初研发,主要用于近程防空。 进入21世纪后,莱茵金属除了继续在传统火炮上保持优势外,也在高能激光武器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2011年11月,由该公司研发的10千瓦级防空激光炮成功在瑞士某地成功击落一架无人靶机。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简称OAK,在2006年由俄罗斯最主要的几家航空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的超大型军工企业,包括米高扬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伊留申设计局、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等。该集团远期目标为2025年前产值达到两千五百亿美元,居全球市场第三位。图为珠海航展: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展台 米格-35战斗机,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4.5代战斗机,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29M2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 俄罗斯苏-35战斗机是第4.5代重型战机,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一种号称第4++代的多用途战斗机。它由两台117发动机提供矢量推力,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够发射制导导弹、非制导炸弹和其他武器系统,同时打击多个空中目标。俄罗斯空军将在2015年前列装该战机。 图波列夫图-160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北约赋予的代号为海盗旗,同时其优雅的外形和俄罗斯空军的白色涂装使其也被赋予“白天鹅”的美称。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同时也装备着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图-160旨在替换图-22M轰炸机,并与美国空军的B-1轰炸机相抗衡,后起之秀的图-160速度比美国B-1轰炸机快80%,比B-1轰炸机大将近35%。图-160的航程比B-1轰炸机多出将近45%。 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提起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一些读者也许会感到陌生,但说到“白杨-M”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连一些非军事爱好者都觉得如雷贯耳。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正是这两款著名弹道导弹产品的设计研制单位。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西方国家将其编号为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21世纪俄罗斯 战略核力量的支柱装备。白杨-M导弹是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弹道导弹。该导弹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长22.7米,弹体直径1.95米,发射重量47.2吨,战斗部重1.2吨,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它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抗干扰能力强, 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完全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10000公里。“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它是俄罗斯现在组成二次核打击能力和核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 红宝石中央船舶工程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总部位于圣彼得堡。在苏联(现俄罗斯)三大潜艇设计局中,红宝石设计局是设计潜艇级别最多、建造数量最多和历史最久的设计局。三分之二的苏俄核潜艇由该设计局设计。 941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台风级;英语Typhoon class nuclear submarine.,苏联代号:941,苏俄名称:Akula)是前苏联最大的弹道导弹潜艇。941型战略核潜艇在1976-1989年间共建成6艘,是目前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纪录保持者,是典型的冷战产物。三艘已经被拆除。另外三艘中,只有一艘仍处于运行状态。 俄罗斯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原本计划建造20艘,最终仅完工13艘,3艘未完工,4艘取消建造。这种潜艇曾经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即世界上最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该型核潜艇配备有24枚P-700型反舰巡航导弹。P-700型导弹低空航速为1.6马赫,高空航速超过2.5马赫,既可以配备750千克的常规战斗部,也可以配备TNT当量为50万吨的核战斗部。

盘点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大多是民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盘点世界著名的军火公司:大多是民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引导民企进入武器科研生产,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其实,自2000年以来,国家已逐步推动民营企业进入军品供应体系,但总体而言,目前民营企业在军工体系中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主要限于零部件、次要分系统以及次要的主系统,总体上扮演拾遗补缺的作用。 联想到之前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下称“中国航发”)的成立,中国的军工体制改革或将会迎来大动作。中国航发的成立为中国军工体制的改革开辟了道路。放眼全球,中国的军工实力至少到目前为止和发达国家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今天就聊聊全球著名的民资军工。图为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模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作为世界几大军火公司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简称洛马)目前是美国第一大国防承包商,其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这两家老牌军火企业于1995年3月合并而成。五角大楼每年采购预算三分之一的订货都由洛马负责,目前洛马销售的防务产品占据着世界防务市场的40%,其产品不仅范围涵盖军用飞机(战斗机、运输机等)、直升机、水面舰艇、弹道导弹、反导系统、雷达、卫星、载人飞船、精确制导武器等多个领域,而且均处于各个领域的最前沿水平。图为美军火巨头洛马公司内部 F-22是世界第一种投入批量生产、服役且经历过实战的第四代战斗机,率先确立了四代机的“5S”(隐身、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超机动、超强态势感知能力)衡量标准。 图为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A(第195架,F-22共制造了8架原型机和187架量产作战型)出厂,这之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宣布停止采购F-22,洛马关闭了该型机的生产线。2016年4月21日,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美国国会已正式要求空军在2017年1月1日前,就重启F-22生产线提交研究报告,目的是为对抗中俄隐身战机,初步计划增购194架F-22。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最庞大的战斗机研发计划,已有11个国家订购,潜在订单超过3000架。2014年11月3日,F-35C首次完成航母着舰科目。2015年7月,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支F-35B战机中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美空军也已接收多架F-35A,预计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具备实战能力,截至2016年3月,洛马已制造171架F-35系列战机。 提起洛马,大家通常会联想到著名的“臭鼬工厂”。这个名称实际是洛马 “先进武器研发项目” 团队的官方绰号。其典故是因最初的工厂毗邻一家散发恶臭的塑料厂,使员工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工作。员工们为表达不满,出于自嘲用臭鼬命名。工厂最早由两大传奇人物和凯利•约翰逊(P-38、U-2、SR-71等机型的设计师)和本•利奇(F-117A之父)于1943年6月在加州伯班克联合创立,现厂址位于加州帕姆戴尔。 图为臭鼬工厂的几大“杰作”合影,包括F-80(P-80)亚音速喷气战斗机、F-104超音速战机、U-2高空侦察机、SR-71战略侦察机和F-117隐身攻击机。 图为今日臭鼬工厂的大门,可以看到门前摆放着2架该工厂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P-80流星(美军第一种量产的喷气战斗机)和 F-117A(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隐身战机)的模型,都分别是两个时代时的划时代技术象征。 美国波音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5日创立,是美国几大航空先驱企业之一。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它享誉全球的波音系列客机。但实际上,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5年3月报道,波音的军火收入已超900亿美元,已超洛马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企业.此外,波音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并且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其产品范围涵盖多个领域,从民用客机到军用战机、洲际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卫星、空天飞机等应有尽有。 F-15系列战机也是原麦道公司的经典作品之一,波音在接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后来还发展出了F-15SE隐身改进型,继续延长该系列战机的寿命。由于F-22装备数量有限,F-15在近期内仍将与F-22搭配作战。 F-15系列战机也是原麦道公司的经典作品之一,波音在接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后来还发展出了F-15SE隐身改进型,继续延长该系列战机的寿命。由于F-22装备数量有限,F-15在近期内仍将与F-22搭配作战。 作为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体系的重要一环,450枚“民兵III”洲际导弹构成了美国陆基(井射)战略核打击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民兵III是美国第三代战略核导弹(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种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洲际导弹。而这种战略重锤也是出自波音公司旗下。图为美军发射民兵3洲际导弹检验精确度可靠性 BAE系统公司(英国),代表产品台风战斗机。BAE系统公司是1999年11月由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和马可尼电子系统公司合并而成的。英国BAE系统公司虽位列全球军工排行第三名,但论其涵盖的军工产品范围,在一些方面(例如核潜艇和航母)甚至还要超过前两名,是真正的海陆空三栖“制霸者”,同时其也是美国防部的五大军火供应商之一。图为图为BAE地面系统分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Sterling Heights的新总部大楼 BAE公司水面舰艇分部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畔拥有两家历史悠久的造船厂,斯考斯图恩船厂和高文船厂,两家船厂的造船史都可追溯到1834年。高文船厂从1834年至今共建造了约3000艘舰艇,近年来建造的有名舰艇包括6艘45型驱逐舰,图为45型钻石号驱逐舰在高文船厂建造时的资料图。 除水面舰艇外,BAE公司潜艇分部的巴罗•弗内斯船厂拥有一座全欧洲最大的封闭式潜艇建造船坞,名为德文郡大型船坞,内部总面积达2.5万平米,可同时建造3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图为船坞内部,正在同时建造的3艘机敏级核潜艇(3号至5号艇)。 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 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BAE持有欧洲战斗机集团33%的股份,MAI则负责英国和沙特所有的232架台风战机的制造工作,同时还负责制造所有欧洲台风战机的前机身。图为沃顿工厂内部的台风战斗机生产线。 通用动力公司(美国):提起通用动力,马上想到的关键词会是M1坦克、核潜艇、F-16战斗机等。尽管位列2014全球军工排行第6位,通用动力在地面武器和海军核潜艇方面享有绝对领先优势,其同时也是美国防部的主要军火供应商之一 。图为通用动力公司总部。 通用动力电船公司(简称EB),现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格罗顿,为美海军建造潜艇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最初由德裔美国著名富商、发明家伊萨克•赖斯于1899年在新泽西州伊丽莎白港附近创建,最初主要是为了将约翰•霍兰的潜艇设计实用化而建立。(小图为伊萨克•赖斯) 时至今日,通用电船仍是美海军最新潜艇的摇篮。图为最新服役的一艘弗吉尼亚级北达科他号(SSN-784,弗吉尼亚级11号艇)潜艇刚从通用电船船厂推出时的图片,右侧可看到通用电船公司(EB)的标志,摄于2013年11月。 M1主战坦克,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经典武器,这种以二战时美军著名将领克莱顿•艾布拉姆斯将军命名的坦克,自1980年服役至今一直是美国陆军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M1系列坦克仍将作为主力活跃在前线。 除建造战舰潜艇这种“大件装备”外,通用动力还曾研发过多种导弹,例如美海军第一种舰对空导弹,RIM-24鞑靼人(1962年服役) 就是通用动力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图为美军伯克利号驱逐舰发射鞑靼人导弹,摄于1970年。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美国):提起诺斯罗普•格鲁曼,大家通常会想到的几个关键词是F-14战斗机、B-2隐身轰炸机和尼米兹级核航母等,实际这些只是诺格旗下产品的一小部分。除战机外,自1886年创立至今,诺格旗下的纽波特纽斯船厂已建造各类舰艇800多艘,其中包括9级32艘航母,美海军历史上的绝大多数航母都是在这里建造的,因此纽厂是名副其实的美军 “航母摇篮” 作为美海军的现役核心主力舰,尼米兹级核航母自服役以来,一直征战在最前线。近年来,每当世界上的某个热点地区发生冲突,美国总统问起 我们最近的航母编队在哪里 时,几乎都是尼米兹级最先做出反应。首舰尼米兹号或于2016年9月后(另说2017年)被福特号所替换。2016年6月18日,2艘尼米兹级航母在中国南海附近举行军演。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里根号 B-2能“解锁”历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飞翼隐身轰炸机的“成就”,对于“飞翼控”诺斯罗普本人来说也算是圆了毕生梦想。但由于造价过于昂贵(单价24亿美元),B-2的作战效费比实际十分有限,未来将由更廉价的B-21取代。 X-47B是全球第一种能在航母上完成弹射升空和阻拦降落的隐身无人战机,可称得上是诺格自B-2之后的又一种划时代的飞翼布局战机。2015年4月,X-47B完成了历史上首次无人机空中加油试验,标志着美军无人机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6年2月,美海军提出计划将X-47B改为舰载无人加油技术验证机,未来或将担任为美军舰载机群进行战区空中加油任务。图为X-47B完成首次空中加油测试资料图。 莱茵金属(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初由德国工程师海因里希•勒哈尔德于1889年创办,最初的名称是莱茵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莱茵金属公司曾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经过两次大规模重组。在二战结束后的那次重组后,抓住了“冷战”时的发展机遇期,逐渐显露头角。 1990年莱茵金属公司成功收购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公司60%股份,至此完全压倒一直以来的老对手,一跃成为德国陆战兵器军工界的“老大”。1997年莱茵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升格为莱茵金属工业集团。 2011年时,莱茵金属集团成为欧洲第10大防务承包商。图为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展出的先进步兵战车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加剧,莱茵金属公司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得到西德政府允许,再度回归重型武器制造领域。这之后,莱茵金属推出了多种享誉世界的著名产品,例如图中的MK20 Rh202型车载机关炮就是莱茵金属“重出江湖”后,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第一种重武器,专为“黄鼠狼”1型步兵战车研发。 大名鼎鼎的Rh-120系列滑膛炮更是战后莱茵金属的众多杰作之一。 Rh-120系列滑膛炮自20世纪79年代服役来,已参加过多次实战,仅美军M1坦克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使用M256(Rh120美军编号)主炮击毁了至少200辆伊拉克坦克,战果颇丰。 莱茵金属还于1999年收购了瑞士著名的高炮公司-厄利孔公司,该公司研制的35毫米“千年炮”自然归入了莱茵防空分部旗下。图中的 “天盾”(Skyshield) 反迫击炮及火箭弹近防系统 (C-RAM)由莱茵金属瑞士厄利孔分公司于21世纪初研发,主要用于近程防空。 进入21世纪后,莱茵金属除了继续在传统火炮上保持优势外,也在高能激光武器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2011年11月,由该公司研发的10千瓦级防空激光炮成功在瑞士某地成功击落一架无人靶机。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简称OAK,在2006年由俄罗斯最主要的几家航空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的超大型军工企业,包括米高扬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伊留申设计局、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等。该集团远期目标为2025年前产值达到两千五百亿美元,居全球市场第三位。图为珠海航展: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展台 米格-35战斗机,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4.5代战斗机,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29M2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 俄罗斯苏-35战斗机是第4.5代重型战机,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一种号称第4++代的多用途战斗机。它由两台117发动机提供矢量推力,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够发射制导导弹、非制导炸弹和其他武器系统,同时打击多个空中目标。俄罗斯空军将在2015年前列装该战机。 图波列夫图-160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北约赋予的代号为海盗旗,同时其优雅的外形和俄罗斯空军的白色涂装使其也被赋予“白天鹅”的美称。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同时也装备着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图-160旨在替换图-22M轰炸机,并与美国空军的B-1轰炸机相抗衡,后起之秀的图-160速度比美国B-1轰炸机快80%,比B-1轰炸机大将近35%。图-160的航程比B-1轰炸机多出将近45%。 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提起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一些读者也许会感到陌生,但说到“白杨-M”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连一些非军事爱好者都觉得如雷贯耳。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正是这两款著名弹道导弹产品的设计研制单位。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西方国家将其编号为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21世纪俄罗斯 战略核力量的支柱装备。白杨-M导弹是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弹道导弹。该导弹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长22.7米,弹体直径1.95米,发射重量47.2吨,战斗部重1.2吨,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它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抗干扰能力强, 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完全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10000公里。“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它是俄罗斯现在组成二次核打击能力和核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 红宝石中央船舶工程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总部位于圣彼得堡。在苏联(现俄罗斯)三大潜艇设计局中,红宝石设计局是设计潜艇级别最多、建造数量最多和历史最久的设计局。三分之二的苏俄核潜艇由该设计局设计。 941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台风级;英语Typhoon class nuclear submarine.,苏联代号:941,苏俄名称:Akula)是前苏联最大的弹道导弹潜艇。941型战略核潜艇在1976-1989年间共建成6艘,是目前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纪录保持者,是典型的冷战产物。三艘已经被拆除。另外三艘中,只有一艘仍处于运行状态。 俄罗斯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原本计划建造20艘,最终仅完工13艘,3艘未完工,4艘取消建造。这种潜艇曾经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即世界上最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该型核潜艇配备有24枚P-700型反舰巡航导弹。P-700型导弹低空航速为1.6马赫,高空航速超过2.5马赫,既可以配备750千克的常规战斗部,也可以配备TNT当量为50万吨的核战斗部。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