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阳:建议把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教材_北京时间

黄信阳表示,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是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作品,而《游天台山日记》则是其开篇之作,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

黄信阳表示,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是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作品,而《游天台山日记》则是其开篇之作,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

黄信阳:建议把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教材

A- A+ 2018-03-01 14:00:25  北京时间  402次浏览 

(北京时间记者 黄海东 报道)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今年他的提案之一是建议把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教材。

黄信阳表示,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是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作品,而《游天台山日记》则是其开篇之作,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中国旅游日”就以《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第一个日子5月19日而确定的,因此《游天台山日记》进中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黄信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目前还没有选用《徐霞客游记》中的文章,这是一大遗憾。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被尊称为“游圣”。他经30年考察,撰写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质地貌和风景资源的地理名著,又是文字优美引人入胜的文学佳作,堪称“千古奇书”。徐霞客不迷信前人旧说,善于独立思考,如徐霞客游天台山时“六观石梁”,不同于一般游玩,而是“科考游”,注重考察实证,勇于探索求真。

《游天台山日记》进中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这些珍贵的历史,记住徐霞客这一历史人物和《徐霞客游记》这部历史佳作。通过学习,也会在学生们的心灵播下热爱旅行、勇于探索的种子,有利于弘扬徐霞客文化(即“徐学”文化)。

黄信阳说,《游天台山日记》完全符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游天台山日记》语言表达精炼、准确,文风朴实。如写赤城山,既写出“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之特色美景,又写出“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之不足和遗憾。观察描写细致,如对石梁,既有仰视,又有俯瞰;既有眼观,又有耳听;既有远望,又有近看。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既有直抒胸臆,如“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又有借物抒情,如“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若将此文编入中学或者小学高年级教材,对已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中小学生来说,是难易适度的。

黄信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代代学生必读的,一篇教材可以让所有学生终生难忘,若能将《游天台山日记》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则是弘扬徐霞客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

查看原文
责任编辑:苗苗(FN008)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