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_北京时间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将帅,功绩,解放军,永世长存,盘点,开国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

本文系北京时间军事建军9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七:今天带大家领略开国将帅的风采。(开国元帅、大将资料:http://item.btime.com/30jrp8m662e8biqbnr8igtqb5rd#0) 上将:
王平(1907—1998)湖北阳新县人
原名王惟允,参加红军后曾三度改名,刚参加红军时,连长是广东人,点名叫王平时常喊成“王翁翁”,所以改名为“王明”。延安时期,批判王明路线,又改名“王平”。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震(1908 -1993)湖南浏阳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曾获三等红星奖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中战役,参与组织指挥扶眉战役,率部进军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兼军区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人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方面军10师师长,第4军军长和政委,直属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副司令员、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乌兰夫(1906—1988)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1925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南部地区阻击日军进犯。后转战于陕北神木、府谷地区,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奉命进驻伊克昭盟,堵截日伪军南渡黄河。同时积极组建武工队、宣传队,深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调至延安,任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央民族学院院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大学校长、自治区政协主席。1977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建安(1907-1980)湖北黄安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纪委常委。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新亭(1908-1984) 湖北孝感市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政治部秘书长、三十团政治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386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韦国清(1913--1989)广西东兰县人
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邓华(1910-1980)湖南郴县人
原名多华,字实秋。祖辈三代书香,幼好古学。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叶飞(1914-1999)福建南安市人
是中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甘泗淇(1903 -1964)湖南宁乡人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历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零师、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改名为甘泗淇。4年后,甘泗淇学成回国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1师党代表。1955年9月,同妻子李贞一起被授衔,甘泗淇为上将,妻子李贞为少将,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对将军夫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吕正操(1904-2009)辽宁海城县人
1937年5月,吕正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同志率部奔赴抗战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同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西满分局常委,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员,西满(辽热)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同志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同志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县人
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七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震(1915-1992)湖北孝感人
1932年任鄂东北道委特务大队特务员。1950年11月,刘震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他指挥空战,屡战屡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亚楼(1910—1965)福建武平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许世友(1905-1985)河南信阳人
原名许仕有,后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改名为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苏振华(1912—1979)湖南平江人
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海军第一政委,海军党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达(1905—1993)陕西眉县人
本名李德三,1926年考入甘肃平凉国民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冯玉祥部先后任排长、连长和少校参谋。1931年12月,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涛(1905-1970)湖南汝城人
李涛于湖南省立郴州第7联合中学毕业。1925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师政委,红1方面军对敌工作部部长,红9军才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以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名义来往于东北军、西北军和一部分川军中,积极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李涛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历任军委作战部部长、中央军委技术部长。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天佑(1914 -1970)广西临桂人
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连长,参加开辟和保卫右江苏区的斗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第四野战军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34年荣获三等红星奖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志民(1906-1987)湖南浏阳县人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大第5队队长兼政治教员、组织科和干部科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中军区野战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冬兼任陕西军区政治委员,组织领导部队剿匪和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及屯田垦荒。1951年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战。1957年回国后,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致力于军队院校教育事业。197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任军委顾问。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人
李克农,又名漫梓,其他曾用名和化名很多。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少年时代在芜湖长大,上安徽公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成为当地的学生领袖。在北伐战争的洪流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克农在上海与同乡好友、著名艺术家阿英一起在春野书店做文化工作,后任沪中区委宣传委员。1929年冬,周恩来让他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入敌特内部。从此为中国革命获取大量的情报。在很难看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他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却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1955年,这位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聚奎(1904-1995)湖南安化县人
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7团当排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随部在太行山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干部队到承德,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1月指挥冀晋纵队取得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参与组织实施海南岛战役。1952年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任院长。1955年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7年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杨勇(1913-1983)湖南浏阳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间,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参加了在全县、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的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将帅,功绩,解放军,永世长存,盘点,开国

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盘点解放军开国将帅(二)

本文系北京时间军事建军9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七:今天带大家领略开国将帅的风采。(开国元帅、大将资料:http://item.btime.com/30jrp8m662e8biqbnr8igtqb5rd#0) 上将:
王平(1907—1998)湖北阳新县人
原名王惟允,参加红军后曾三度改名,刚参加红军时,连长是广东人,点名叫王平时常喊成“王翁翁”,所以改名为“王明”。延安时期,批判王明路线,又改名“王平”。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震(1908 -1993)湖南浏阳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曾获三等红星奖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中战役,参与组织指挥扶眉战役,率部进军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兼军区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人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方面军10师师长,第4军军长和政委,直属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副司令员、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乌兰夫(1906—1988)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1925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南部地区阻击日军进犯。后转战于陕北神木、府谷地区,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奉命进驻伊克昭盟,堵截日伪军南渡黄河。同时积极组建武工队、宣传队,深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调至延安,任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央民族学院院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大学校长、自治区政协主席。1977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建安(1907-1980)湖北黄安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纪委常委。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新亭(1908-1984) 湖北孝感市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政治部秘书长、三十团政治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386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韦国清(1913--1989)广西东兰县人
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邓华(1910-1980)湖南郴县人
原名多华,字实秋。祖辈三代书香,幼好古学。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叶飞(1914-1999)福建南安市人
是中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甘泗淇(1903 -1964)湖南宁乡人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历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零师、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改名为甘泗淇。4年后,甘泗淇学成回国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1师党代表。1955年9月,同妻子李贞一起被授衔,甘泗淇为上将,妻子李贞为少将,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对将军夫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吕正操(1904-2009)辽宁海城县人
1937年5月,吕正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同志率部奔赴抗战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同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西满分局常委,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员,西满(辽热)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同志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同志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县人
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七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震(1915-1992)湖北孝感人
1932年任鄂东北道委特务大队特务员。1950年11月,刘震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他指挥空战,屡战屡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亚楼(1910—1965)福建武平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许世友(1905-1985)河南信阳人
原名许仕有,后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改名为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苏振华(1912—1979)湖南平江人
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海军第一政委,海军党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达(1905—1993)陕西眉县人
本名李德三,1926年考入甘肃平凉国民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冯玉祥部先后任排长、连长和少校参谋。1931年12月,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涛(1905-1970)湖南汝城人
李涛于湖南省立郴州第7联合中学毕业。1925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师政委,红1方面军对敌工作部部长,红9军才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以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名义来往于东北军、西北军和一部分川军中,积极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李涛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历任军委作战部部长、中央军委技术部长。19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天佑(1914 -1970)广西临桂人
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连长,参加开辟和保卫右江苏区的斗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第四野战军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34年荣获三等红星奖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志民(1906-1987)湖南浏阳县人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大第5队队长兼政治教员、组织科和干部科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中军区野战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冬兼任陕西军区政治委员,组织领导部队剿匪和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及屯田垦荒。1951年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战。1957年回国后,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致力于军队院校教育事业。197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任军委顾问。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人
李克农,又名漫梓,其他曾用名和化名很多。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少年时代在芜湖长大,上安徽公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成为当地的学生领袖。在北伐战争的洪流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克农在上海与同乡好友、著名艺术家阿英一起在春野书店做文化工作,后任沪中区委宣传委员。1929年冬,周恩来让他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入敌特内部。从此为中国革命获取大量的情报。在很难看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他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却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1955年,这位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聚奎(1904-1995)湖南安化县人
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7团当排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随部在太行山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干部队到承德,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1月指挥冀晋纵队取得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参与组织实施海南岛战役。1952年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任院长。1955年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7年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杨勇(1913-1983)湖南浏阳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间,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参加了在全县、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的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