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研事业 心系教书育人_北京时间

为了让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后继有人,戴永年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建立和发展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

走进戴永年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他题写的条幅:"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这不仅是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团队文化,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88岁高龄的他每天依旧坚持往实验室跑,为学生们解疑答惑,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戴永年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的云南人,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真空冶金领域里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探索"真空冶金之梦"的先驱者,在全国首次成功研制出"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解决了分离铅锡合金高耗能、高污染、低回收的难题 ,他研制出的"卧式真空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满腔热情投身真空冶金

1943年春天,初中毕业的戴永年跟随父亲来到昆明读高中。那时昆明的民主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开展,闻一多、李公朴等民主革命人士经常在云南大学致公堂举办报告会,经常到云南大学听报告的他开始对在云南这片土地上蕴藏的铅、锌、锗、铟、银这些神奇的金属产生了兴趣。1947年,18岁的他选择报考云南大学矿冶系,从此与有色金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国主要采用"氯化物电解法"处理铅锡合金,这种冶炼方法虽然可以分开铅和锡,但是存在流程长、耗能高、污染大等缺点。如何高效率地将铅和锡分开,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也正是为解决这个科研难题,戴永年的研究从锡冶金开始向真空冶金转变。

1958年,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几位老师牵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真空冶金实验小组,从此开始了对真空冶金的探索。当时昆明工学院从本来就很拮据的经费里挤出700元钱支持他们搞研究,团队用这笔钱在工厂老同学、老朋友的帮助下制成了真空炉的外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以及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1979年,戴永年研制的第一台真空炉问世。这台看似简陋的真空设备立刻显现出了巨大的技术优越性,它的占地面积、建设投资和人工耗费只是常规设备的七分之一。

传道授业解惑60余载

" 真、正、实"这3个字凝结了戴永年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盼,"真"是要说真话,做真事;"正"是为人正直,正派;"实"是说实话,做实事。为了让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后继有人,戴永年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建立和发展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戴永年从不吝惜自己这些年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本领传授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他鼓励年轻人要敢想敢做,当有学生提出好的想法和大胆的猜测时,他会尽力支持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应用于实验室的具体操作中,尝试将大胆的创意转化为现实。他定期邀请业界有名的教授以学术报告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课。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他又给大家鼓劲,让学生做到不轻言放弃。

" 矿冶专业实操性很强,一定要结合实际教学。"一生没有离开过讲台的戴永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生经历感染着学生,为了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及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他不顾自己日渐年迈的身体,坚持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讨论问题。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课题组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难关。而他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生毕业后几乎都继续从事冶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许多已成为技术骨干。

本报记者 陈怡希

为了让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后继有人,戴永年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建立和发展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

走进戴永年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他题写的条幅:"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这不仅是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团队文化,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88岁高龄的他每天依旧坚持往实验室跑,为学生们解疑答惑,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戴永年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的云南人,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真空冶金领域里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探索"真空冶金之梦"的先驱者,在全国首次成功研制出"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解决了分离铅锡合金高耗能、高污染、低回收的难题 ,他研制出的"卧式真空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满腔热情投身真空冶金

1943年春天,初中毕业的戴永年跟随父亲来到昆明读高中。那时昆明的民主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开展,闻一多、李公朴等民主革命人士经常在云南大学致公堂举办报告会,经常到云南大学听报告的他开始对在云南这片土地上蕴藏的铅、锌、锗、铟、银这些神奇的金属产生了兴趣。1947年,18岁的他选择报考云南大学矿冶系,从此与有色金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国主要采用"氯化物电解法"处理铅锡合金,这种冶炼方法虽然可以分开铅和锡,但是存在流程长、耗能高、污染大等缺点。如何高效率地将铅和锡分开,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也正是为解决这个科研难题,戴永年的研究从锡冶金开始向真空冶金转变。

1958年,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几位老师牵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真空冶金实验小组,从此开始了对真空冶金的探索。当时昆明工学院从本来就很拮据的经费里挤出700元钱支持他们搞研究,团队用这笔钱在工厂老同学、老朋友的帮助下制成了真空炉的外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以及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1979年,戴永年研制的第一台真空炉问世。这台看似简陋的真空设备立刻显现出了巨大的技术优越性,它的占地面积、建设投资和人工耗费只是常规设备的七分之一。

传道授业解惑60余载

" 真、正、实"这3个字凝结了戴永年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盼,"真"是要说真话,做真事;"正"是为人正直,正派;"实"是说实话,做实事。为了让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后继有人,戴永年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建立和发展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戴永年从不吝惜自己这些年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本领传授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他鼓励年轻人要敢想敢做,当有学生提出好的想法和大胆的猜测时,他会尽力支持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应用于实验室的具体操作中,尝试将大胆的创意转化为现实。他定期邀请业界有名的教授以学术报告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课。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他又给大家鼓劲,让学生做到不轻言放弃。

" 矿冶专业实操性很强,一定要结合实际教学。"一生没有离开过讲台的戴永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生经历感染着学生,为了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及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他不顾自己日渐年迈的身体,坚持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讨论问题。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课题组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难关。而他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生毕业后几乎都继续从事冶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许多已成为技术骨干。

本报记者 陈怡希

北京时间客户端